2020年,致敬“不妥协”
选择做一个不妥协的人,继续热爱生活。
1906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完成了米开朗基罗的传记。在书中,米开朗基罗在战乱、贫困与孤独中创作,劳苦一生。
罗曼·罗兰在书中写道:“真正的英雄是明白世界的残酷,也遭受了社会带给他的苦难,他依然能用心地说,我热爱这个世界,我愿竭尽所能去为我的世界而好好战斗。”
回望2020年,这句话也是最理想的年终结语。
过去一年里,人们经受病毒的威胁,直面灾难的侵袭,亲历时代的交迭。每个人都能清晰感受到世界的残酷,在慌忙中与2020年作别。
但2020年的苦难不应被忘记。面对未知的2021年,我们更需要在苦难时积蓄下的力量,竭尽全力,迈向未来。
2020,身陷苦难
1月18日傍晚5点45分,G1022次列车驶离广州南站。
这一天,84岁的钟南山决定前往武汉,车程近五个小时,而他只买到一张无座车票。在铁路部门协助下,他在餐车车厢找到一处座位。没过多久,钟南山闭目思考的照片传遍网络。
留给钟南山休息的时间不多了。第二天,他开了8个小时的会,晚上乘机飞往北京。九点抵京后,钟南山直接参加国家卫健委的紧急会议,直到凌晨两点才回房休息。
2020年的开篇被疫情吞噬,危机瞬息而至。无数人生陷入停滞,转而向一条陌生轨道疾驰而去。
1月23日凌晨两点起,刚刚成立的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连发五道通告,第1号通告内容,是当日10时起关闭离汉通道,限制疫情蔓延范围。
夜晚的汉口火车站空无一人,反复播送着通告。人们涌入超市、药店和加油站,造成街道阻塞。在车流之中,加油站员工高举“24小时开门”的牌子,安慰因谣言而焦虑的市民。
两天后,第9号通告出台,对中心城区实施机动车禁行管理,整座城市陷入沉寂。
一开始,街上偶尔还有鸣笛的救护车呼啸而过。后来救护车司机达成默契,纷纷关掉鸣笛,只留下蓝色信号灯划破武汉的黑夜。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站在家中阳台上,耳边没有车流声,只有一片寂静。他感觉武汉下了一场大雪,把这座城市冻住了。
1月25日,他开始在个人公众号上更新“战疫日记”,第一篇阅读很快突破10万。他在日记中说,在武汉的人,更能感觉到武汉的“巨变”。
而困在疫情中人们,还是打破了冰封下的宁静。市民走上阳台,打开窗户,高喊着“武汉加油”。武汉的大学学生组建救援团,将民间物资运往医疗机构。私家车主组成志愿者车队,载着医护人士往返家与战场。
有志愿者找到一位花店老板,想在情人节为医护人员送些玫瑰,而老板却将仓库内一百多支鲜花全部塞进了志愿者的后备箱。装车之前,花店老板偷偷跑回店里,一朵朵修剪花枝。她说,不能把枯萎的花送给医生。
环卫工人们做好防护进入医院,弥补巨大的劳动力缺口。有酒店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住宿,当他们离去时,带走了自己的垃圾,为垃圾桶换上新的垃圾袋,将抱枕与床旗摆放整齐,仿佛无人入住。酒店经理顺着房间号一间间查看,发现全是整理好的房间,以为走错楼层。
在寒冬长夜,一年一度的春晚成为暖心篝火。春晚开演前10小时,白岩松用一个多小时写出一份千字情景报告台本,起名为《爱是桥梁》。
他在台本中写到,“春节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让我们春天再相逢。”身处苦难之时,人们更加期待春天。
与疫情同样可怕的,还有不可阻挡的洪水。
从7月11日到12日间,四个水文站先后水位超过1998年峰值,全国433条河流发生超警戒线洪水,2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3789万余人受灾。
这场水灾中,2.8万间房屋倒塌,数座百年古桥被冲垮,重庆两个重300斤、被螺丝焊在地上的熊本熊塑像被洪水拔起,一个被冲出1.2公里,另一个顺江而下,漂到200公里外的万州。
洪水冲垮秩序,也抹平了无数普通人的努力与希望。这场洪灾中,一家茶企库房进水,3000吨茶叶被泡,损失高达9000万元。视频镜头中,中年茶企负责人无法控制情绪,失声痛哭。
一切苦难的本质,是人们不得不直面“失去”。
2020年,科比乘坐的直升机消失于加州迷雾中,马拉多纳在9辆救护车包围下昏迷离世,“黑豹”博斯曼与结肠癌斗争四年,回到了属于他的瓦坎达王国。
博斯曼去世当月,中国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好友梁天在悼念中说,“愿他的灵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时,许知远在等待与学者傅高义再聚,而傅老却在2020年末告别人世。在许知远看来,这个90岁老人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仍在继续,提醒着人们彼此理解、开放心态的重要。
这一年的苦难面前,我们经受生活失序下的无措,珍存生死永别后的思念,消弭割裂世界中的仇恨。苦难并无意义,而经受苦难的人会变得更加强大。
12月26日,北京朝阳医院遇袭的眼科医生陶勇,在“新浪一年一讲”演讲中,引用了一条朝阳医院送他的微博:“真正的强大不是你征服了什么,而是你承受了什么。”
2020年,所有幸存于苦难的人,都会格外理解这句话的沉重。
做不妥协的人
面对无法逃避的苦难,很多人选择了“不妥协”的姿态。
武汉封城第二天是除夕,火神山、雷神山开始修建。那晚武汉大雨,河南人王国辉载着9000斤蔬菜,从300多公里外赶至火神山工地,眼前灯火通明。
在雨中,数十辆工程车辆在火神山建设工地的泥泞中有序工作。工人在路边站着吃完盒饭,放下饭盒又投入到工作中。
一位武汉市民开着掉漆的电动三轮车运送工人,一天内在工地与工人驻地往返上百次。他在车斗挂了一个白牌,写着“自愿者,摆渡麻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火神山加油”。
三个“加油”背后,承载着人们从未放弃的希望。
经过10天10夜鏖战,火神山修建完成,武汉无法收治的病人顺利住进医院。在火神山医院里,一名武汉女孩安慰患病的外婆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双神山医院建成的同时,无数教室也在网上完成搭建。各个互联网公司为服务器扩容,全国教师在家中上线,为数亿学生打造空中课堂。
西藏昌都,一个名为斯朗巴珍的女孩住在雪山之中。为找到网络信号,她每天步行30分至雪山山顶,坐在一块冰冷石头上,在零下3℃的低温中学习四个小时。
几天后,当地通讯公司出动10名建设人员,15辆车,连夜修建4G基站。他们手拉肩扛,将基站设备与电缆运送上山。
雪山夜间气温低至零下20多度,工作人员的手套都被粘在设备上。在灾难之中,这些不妥协的人成为生活秩序最后的连接者。
在湖北武汉,外卖骑手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疾驰,有人一天工作21个小时,跑了200多单。除了运送食物,他们还负责抢购药品口罩,帮业主进家喂猫添水,受托去客户失联亲戚家中敲门问候。也有隔离在家的人耐不住寂寞,点外卖后立即取消,只跟骑手打电话聊聊天。
在新浪新闻盘点的一组不妥协的人物故事中,骑手李园园从女儿六个月时,就带着她送外卖。无论取餐还是送单,他都一手提着餐盒,另一只手抱着女儿。很快,女儿学会帮他按电梯,和客人说拜拜。
一次遭遇大雨,李园园带着孩子无处可躲。他把电动车停到路边,脱下衣服将女儿裹起,再用身体护住,心中倍感自责。在采访中,李园园坦言了对女儿的亏欠,而他更希望向女儿传达一种观念:永远不要向生活妥协。
人生路上风雨不断,广告创业者王亮为支撑公司生存,曾四处借钱发工资,将公司撑到第四个年头。支撑王亮走下去的,是他与员工致力于广告事业的梦想。而作为创业者,王亮需要将梦想变成生意,才能不辜负员工对他的信任。
在新浪新闻发起的#一个词形容我的2020#话题中,王亮的词语是“强大”。
“我非常强大,不强大的人不适合创业。”王亮说道,“每个月都要在悬崖面前走一遭的人,他得多强大。”对他而言,无论做生意或是借钱,都不是对困难的妥协,而是一种新的成就。
同样不妥协的人,还有新闻编辑宋瑞峰。疫情期间,宋瑞峰看到同行业记者在一线报道,内心情绪翻涌。他步行20公里抵达县城,换乘两趟高铁,花费十几小时回到北京工作岗位,整合疫情信息,为焦虑的人们提供准确的疫情信息。
在视频中,宋瑞峰谈了自己的感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继续热爱这个世界
2020年,在苦难的另一侧,也有很多通往未来的故事。
1月11日,“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这是一个拥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积约为30个足球场,可以将人类视野扩展至更遥远的宇宙。
那天的国家验收会公布了“天眼”的成绩:发现102颗脉冲星,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发现数量的总和。运行300天后,“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国内音乐人基于“天眼”收到的脉冲星信号频率作曲,起名为《脉冲星》,歌曲迅速登上各大音乐榜单。
几个月后,“天眼”视野中多了几颗新的星星。
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升空,成功布阵太空。一名设计人员说道:“北斗是八万多人干了20多年,我们走了一条绝无仅有的路,别人都没走过的,我们走成了。”
星辰之下,人们生活早已发生改变。使用北斗后,新疆农业机械效率提升,土地使用率提高5%,复播准确率由50%提高到100%;天津港集装箱箱位准确率提升至100%,作业成本降低两成;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借助北斗卫星定位观测,测得珠峰最新高度为8848.86米。
而在城市间,北斗影响也无处不在。数据显示,全国有660多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8万辆公交车、30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近300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双神山”医院建造时,也由北斗进行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
刚刚完成部署的北斗三号,将单次信息发送能力从120字提升至1200字,意味着考北斗出海的人们有了更安全保障。沿海渔民流传一句歌谣:一拜妈祖,二拜北斗。
当北斗盘旋于地球上空,“天问”则逃出了引力的束缚,投入了无际宇宙。
7月23日,一枚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火箭飞行2000多秒,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的目的地是遥远的火星,这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为确保探测器发射成功,总设计师孙泽洲与团队在发射场驻扎了100多天。而在此之前,他们还曾在新疆沙漠中驻扎一月,模拟火星环境测试探测器,在内蒙古草原进行空投试验,在北京和河北测试避障性能。
火星探测任务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说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时至今日,天问一号距离地球已超过1亿公里,预计明年2月即可进入环火星轨道。
人们遥望“天问”之时,也在等待“嫦娥”归来。
11月24日,又一枚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升空,将嫦娥五号运送至地月转移轨道。由于地月位置持续变化,嫦娥五号升空窗口只有三天,每天仅50分钟。
在这50分钟背后,无数科研人员投身其中,检测数据、计算方案、控制参数,有人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就回到工作岗位。他们怀揣梦想,相信航天事业能帮助人们通向未来。
“月球是一个特别平静的地方,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痕迹,可以在那片荒芜寂静之地留存一万年。”一名负责轨道控制工作的设计师说,“想象一下吧,一万年后的人们,仍然能从月球上感受到今天的‘中国力量’。”
在“新浪一年一讲”活动中,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高级工程师卢亮亮,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他说,“在我自己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去为人类做一次探测,这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壤,降落在内蒙古草原。为了保暖,工作人员在嫦娥五号返回器周身,贴满了暖宝宝。在寒冷冬夜,人们心中仍存有一道暖意。
2020年最后一个通往未来的入口,是量子计算。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量子实验室中,上千个电子元器件频频闪烁,组成一道道虚拟光路。这是最新的国产量子计算机,研究者将光点想象成文字,从《楚辞》取字,命名为“九章”。
量子计算中有一项特定任务,是测算光路轨迹。这一测试中,“九章”只需要200秒便可处理5000份样本,而当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处理起来却需要6亿年。去年,谷歌也推出量子计算机,“九章”的能力比其快上一百亿倍。
“九章”面世后不久,无锡一所高中引入了量子计算选修课。十五六岁的少年操作教学仪器,理解陌生的量子概念。有高一学生决心投身前沿科学,因为未来触手可及。
12月26日,2020年进入倒计时,在#一张照片告别2020#话题下,人们纷纷晒出这一年最想记住的瞬间。
那些照片中,有武汉等不来公交的大妈,有上海空荡地铁中的孤独乘客,有柳州街头向消防官兵敬礼的男孩,也有因疫情而延迟的高考生。
除了关于苦难的记忆,也有很多人记住的是暖心时刻。有的宝妈拍下紧紧攥拳新生宝宝,有VLOG博主晒出火山岩群下的婚纱照,有毕业生拍下室友最后一张丑照,有情侣晒出第一次牵手,决心一起走下去。
站在2020年末,我们铭记逝者,缅怀苦难,选择做一个不妥协的人,选择继续热爱生活。我们与2020告别,不是要遗忘过去,而是体面地与一切过往和解。
迈向2021,我们将重振旗鼓,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