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要懂得“断舍离”
法国童话书《小王子》的开篇写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
是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有过自己的童年。
只是随着年岁增长,每天要面临纷繁的世界,复杂的社会关系,生活的种种不易,内心的压力对阵。
作为一个成年人,若能懂得如何对生活做“减法”,做“加法”,终能守住一颗初心,在浩繁人生中活得身轻心安。
01
对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也就是常说的“断、舍、离”。
断,就是断绝一切不需之物,丢掉生命中一些华而不实的事情。
舍,就是舍弃那些无缘无分的人,放弃一些无用的社交、聚会。
离,就是绝离苦恼执念,不陷于胡思乱想,不偏执于内心的意念。
朋友X君,曾经在大学毕业时,没有考取上研究生,很挫败。
于是下定决心,每天往返图书馆和食堂,基本不玩手机和社交,朋友的邀请也一概被他拒之门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后来聊起时,他说:自己很得益于那段经历,对生命、对思想做“减法”,能够把自己和周围无关紧要的联系切割开来,将宝贵的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取得更有价值的收获。
02
对人生做减法,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是再难,也有人做得到,而且做到痴绝处。
元末明初的大画家——倪瓒,可谓典型。他自幼衣食无忧,是个富二代。
从小勤奋,读书、写字、绘画一样不落下。成年后,散尽万贯家财,云游太湖,不与世俗人往来过密。
把时间用来游迹和绘写,自称只傍清水不染尘,终身逍遥。
有了这一生的经历和参悟,晚年,他的画品极高极简极雅,当时称他为神仙中人,也令后人膜拜不已。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企及倪瓒断舍离的高度,可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值得欣羡。
对自己的人生做减法,才能慢慢沉淀下来,找到自己真正喜好的东西,把精力用到恰当的地方。
成年人的世界要做减法,做到断舍离。
其实就是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松懈,断离自己与无意义之事的联系。
只有这样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守住自己的初心,才会明白生活追求的本质。
03
成年人的世界事务繁多,通过断舍离、做减法,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简约;
与此同时,也要懂得,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做最紧要的事情,这就是做“加法”。
影帝陈道明,作为很多人的偶像,演绎多部红极一时的影视剧。
以他的演技和业内口碑,当然演戏邀请不断,可是他却择优拍片,尽量过简单的生活,他懂得如何把简省下来的时间用到生命中其它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读书写字,涵养自己,更触动人的是,他懂得陪伴家人,孝敬老母亲,坚持每天向母亲请安。
作为成年人,对自己的生活做加法,应该懂得权重比例,该给哪些地方多用精力和心思,这样才会使生活“投入产出比”更高,也更有质量。
比如:刚工作的人,就应该将充足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面;有家庭的人,应该节省下时间精力,多陪伴家人。
04
成年人在对生活做加法的时候,还得一生永续不断地打磨自己,让自己精益求精。
股神巴菲特,从小就阅读和学习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在读遍了父亲的藏书后,他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求知若渴的阅读。
他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在自己的书房或办公室静静度过,六十年如一日。
终生阅读和学习的巴菲特,即使在八十多岁的高龄,还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
他培养了自己阅读的爱好,同时他也享用了阅读带给自己的效用和收益。
成年人应该将有限精力用在历练一种技能上面,不断提升加强自己;或者培养一项爱好,使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
另外,不断的修身养性,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这无疑是成年人更高层次的做加法。
05
苏格拉底经常告诫他的学生——认识你自己。我们成年人何尝不需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呢!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老年人,他们性格温和,语言中闪耀着光芒,不仅深深地知道自己,还了解身边许多事。
即使他们对周围不能全部了解时,也能够坦然面对,不会太较真,依旧很平静,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活的通透。
很显然,他们收获的快乐更大,因为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哪些该舍弃,哪些该保留。
他们知道如何对身边的人和事情做减法和加法,也就懂得如何引导自己往积极乐观的一面去生活。
06
“成年人”这三个字。
意味着已经不是孩童,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和背负。
如果不对生活中一些华而不实的事情做减法,干脆地断舍离,我们成年人终其一生都会疲于奔命。
如果不对生命中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做加法,我们就会慢慢的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请记得——所有的成年人都曾是个孩子,所谓成长也就是从单纯的童年到复杂的世界,最终活出智慧,再回到一个简单的世界。
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做成最需要、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徒劳地做无用功。
成年人要懂得断舍离,算好自己的加减法。
让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不失赤子之心,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