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注意“三原则”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等到白露之后。
处暑时节易躁邪伤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红梅表示,处暑时节易燥邪伤肺,不少老年人会出现咳嗽、干咳、哮喘、喉咙痛等不适症状。
“老年人在这个时节要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去一定要戴口罩,回家后不仅要洗手漱口,最好也要清洗鼻子。特别是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洗鼻子可减少病原体的感染,避免疾病传播。”李红梅提醒。
处暑养生有三大原则
李红梅认为,除了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老年人步入处暑后还应注意以下三大养生原则。
原则一:收敛神气 秋季之气对应肺脏,此时应注意收敛、养肺,要注意起居调节,防止受寒。老年人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使情绪安定宁静,预防自然界的肃杀之气对人产生影响。
李红梅指出,人体在处暑时节正处于“收获的时期”,机体已由活跃、外向、支付的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因秋天的阳气由升浮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老年人要注意调节起居。
原则二:保护脾胃 虽然处暑时节的气温依然炎热,但一味“以寒制热”,无疑会损害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建议老年人应注意对脾胃的保养,不宜再多食雪糕、冷饮之类的生冷食品。
相反,夏季人体消耗多而吸收少,故在天气稍凉之时,是进补的重要季节。在秋燥的预防上,老年人可多吃甘寒多汁的食物,如雪梨、竹蔗、麦冬、白茅根等。
原则三:预防感冒 要抵御疾病的侵袭,最重要的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老年人可使用艾灸、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传统中医疗法,以提高肺部的防卫功能,预防感冒的发生。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红梅 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