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困于996

最近,因为一名员工猝死,拼多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受此事件影响,拼多多股价大幅下挫6.13%至167美元。即便如此,拼多多在资本市场表现依然堪称华丽,最新市值超过2045亿美元,与美团体量相当,是仅次于阿里与腾讯的已上市互联网公司。最近52周,拼多多股价从最低30美元,一路攀升到最高183美元,翻了6倍。

5岁的拼多多算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奇迹,它改变了电商以及科技行业的格局。然而,这次事件暴露出拼多多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修补漏洞、完善组织将是其在2021年的重任,就像阿里、字节跳动等公司都曾经历过的阶段一样:在飞机高速飞行中维修并更换引擎。

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加速渗透,互联网蛋糕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头部公司市值不断攀升甚至倍速增长,行业每天都在上演造富神话。然而,员工猝死、高管猝死这样的新闻,却给行业蒙上阴影。

当互联网不再“阳光”

曾经,说到互联网公司,人们想到的画风很可能是谷歌、Facebook等公司的“硅谷范儿”:自由弹性工作时间,穿拖鞋上班,吃不完的零食,喝不完的饮料,随时遛狗撸猫,甚至去理发按摩……今天,说到中国互联网公司,人们想到的关键词,可能会有高薪,但同时往往会关联到猝死、996、007、大小周等标签。

虽然不是每一个猝死案例都能与“过劳”建立直接联系,但整体来说,互联网公司全员高强度加班、长期处于“战时”状态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996、007、大小周、单休……名目不同,目的却只有一个:加班制度化、形式化和极端化。

高强度工作制度,正在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反感。不只是网友们会批判,一些敢怒不敢言的员工,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零零星星地在匿名社区吐槽。2019年4月,不具名的中国程序员群体在GITHUB上反抗996的项目“996.ICU”(工作996、生病ICU),更是成热门话题,一度引发央媒与外媒的关注。

至于社会对互联网行业加班现象的关注,应该说一直都不少,每次有类似事件出现时,都会引发全网热议。网友义愤填膺,主流媒体报道,监察部门介入,当事企业整改,然而,今天互联网行业的996或者说高强度加班现象,却没有消失的迹象。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只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对于资源垄断性行业来说,互联网行业应该说是高度市场化的。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商业模式的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整个行业的竞争一直都是高度激烈,上至高管、下到员工,都不得不保持着绷紧弦的战时状态。

科技公司壮大得快,没落与倒下更快。曾经如日中天却被大浪淘沙的科技公司,不胜枚举。摆在互联网公司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不断增长,不进则退。

市场永远充满变数,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对手会是谁。阿里与京东将眼光瞄准线下时,拼多多在下沉市场杀了出来,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狙击阿里们时,要做买菜等新业务,要完善支付等基础设施;百度与搜狗、360的搜索战事尚未结束,今日头条从信息流快速崛起成字节跳动,瓜分其广告蛋糕……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没有真正的终局,竞争才是常态。

2012年李彦宏发内部信呼吁员工“狼性”淘汰小资;2013年马化腾说“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马云发动阿里全员以人海战术强推来往;2019年宿华反思快手组织松散、态度佛系,加快步伐;2020年张一鸣在内部游戏交流群发现员工“摸鱼”直言不满……

十多年来,变化的是互联网格局,不变的却是企业家们的焦虑。

企业家的焦虑,转化成对员工的战斗要求。行业内流行的说法是战争、战事与战斗,如果打到没有竞争对手了,还有“无限游戏”,没有消停的时候。既然企业处在战时状态,员工们自然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忧患意识,要拼搏奋斗,说直接点,要多加班。

互联网行业一直有加班文化,近年来加班变得更严重,与互联网发展阶段则有一定关系。

2020年行业就流行一种说法: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进入存量阶段,存量竞争有两个表现,一个是竞争更激烈,此消彼长;另一个是要降本增效、精益求精,企业纷纷提出数字化转型或者智能化转型,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两个结果,都导致加班更严重,因为增加效率最简单粗暴的就是从人抓起,企业HR部门想方设法提高员工“人效”,互联网公司大都会针对加班提供高昂的加班补贴——虽然相对于巨大的产出来说,这点投入并不算什么。

“友商们都那么拼了”

谷歌、Facebook、亚马逊、特斯拉们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样进入了存量阶段,为什么没有这样严重的加班现象呢?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

谷歌们不是不知道战斗的重要性,谷歌16年有一个部门为了项目冲刺,搞了一个“死亡冲刺”项目,时间几周,很多人加班到晚上七八点,周末还要到公司半天。结果,民怨沸腾,员工在周会上向高管投诉,最后负责该部门的副总裁公开道歉不说,参与该项目的员工还拿到了年终奖与额外年假。

段子真假无法确认,但美国科技公司加班不严重,倒是事实,前些年去谷歌、Facebook参观,恰逢周末,偌大园区基本没什么人工作。最近又问了下在硅谷工作的同学,加班(Overtime work)不可能没有,但996这样的加班制度,依然没有出现,未来也不可能出现,如果企业真这样干,可能会被公会或者员工诉讼,会赔得很惨,得不偿失。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环境可以改变人,企业同样如此。当一个市场都不容纳加班文化时,企业就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当一个市场容纳加班文化时,如果友商都在拼尽全力,自己不跟上,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哪怕事实不一定如此)。

美国企业发展历程更悠久,劳动者保护制度相对更加完善,员工维权意识更加强烈,去美国开设工厂的福耀玻璃对工会说不,就体现出这样的市场背景差异。中国互联网行业,当前大都有加班文化,想要学谷歌或者Facebook的互联网公司勇气可嘉,然而基本都已经挂了,很多外企在中国保持不加班文化,最后的结果无不是“败走”中国。

正因为此,我国互联网行业正在出现一种“劳动竞赛”的局面,你搞“996”我玩儿“大小周”,你搞“大小周”我来“超级大小周”,你发双倍加班工资我发三倍,用一个互联网小巨头员工的话说,就是:“友商们都那么拼了,我们不拼也不行啊”。

这些年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市值不断攀升,阿里与腾讯跻身全球市值TOP10,拼多多、美团、京东们正在崛起,中国互联网也出现了很多让国外科技公司学习模仿的创新。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员工们的辛勤加班上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更加“灵活”的劳动制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相对于海外巨头的竞争优势之一,当大家在平行市场时无法体现出来,当大家在一个舞台竞争时优势就很明显。此前,红杉、KPCB、桥水基金等VC等大佬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提醒硅谷企业学习中国公司的玩法。

然而,物极必反,当加班到拼命的程度时,问题就会逐渐爆发出来。

企业是时候改变了

企业要员工加班员工就一定要加班吗?这是一个双向选择问题。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北京一个事业单位招聘三名编外司机,一个要求是211高校本科毕业。当211本科生要去争抢一个司机职位时,获得互联网行业高薪岗位的难度可想而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夸张。

入职前,如果一个求职者在面试时明确表达不接受任何加班,抑或不接受公司约定俗成的加班制度,TA大概率offer都拿不到。如果接受offer,企业法务把关的劳动合约自然会周密地考虑到加班情况,在法律法规层面避免违反劳动法。入职后,则有完整的KPI、OKR或末尾淘汰等制度来确保优秀人才的潜能得以释放。

当然,就加班来说,互联网企业比很多传统企业要厚道一点的是,往往会有丰沛的薪酬或期权等物质激烈,而不是像很多传统企业一样,画大饼白嫖员工的非工作时间。

不过,就算加班工资丰厚,员工就一定愿意加班吗?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没太大争议的。今天随着崇尚个体自由、重视工作生活平衡的年轻人成为主要劳动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变得见仁见智。

马云说出 “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时,在网上换来的是网友们的抨击。跟马云一样发表过类似观点的企业家不少,且无不被骂得够呛,因为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变了:我们年轻人可以奋斗,但绝不接受拼命。

只不过绝大多数年轻人因为现实中的若干问题,不得不做一名奋斗不息的互联网社畜。当待遇同等优渥的岗位不缺人时,当跳槽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时,当被高昂的房贷捆绑时,他们只能在网上匿名抨击996制度,却无法用脚投票,甚至一款想要的奢侈品、一次长途旅行、一次升职机会……都会成为妥协的理由,“还是努力搬砖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愿意996,不代表这个事情是对的。对于任何行业来说,以人为本,才可持续。对于创新驱动、知识密集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更要以人为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想要靠数字化系统与现代管理制度,将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变成流水线,并不现实。让员工工作时间更久,不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用人形式。大家都在做的不一定是对的。

2021年,互联网企业是时候做出些许改变了。

END

(0)

相关推荐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996就是奋斗的代名词吗

    [原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996就是奋斗的代名词吗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马云这一句对于996加班文化的回应,引起广泛讨论. 4月12 ...

  • 新型职业伤害谁来管?

    据新华社电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马晓媛.王皓)失眠.焦虑.腰椎病.颈椎病.内分泌疾病--互联网等新职业.新业态加班现象严重,给众多从业者带来难以界定的新型职业伤害.这些长期的.慢性的.隐 ...

  • 如何看待“反对取消996”

    最近,多家互联网公司传出正在调整工作时间,减少加班现象的消息. 腾讯试点强制下午6点钟下班的消息,近期在业界引起关注,并成功"破圈"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虽然有人吐槽" ...

  • 腾讯企业文化方法论:让企业文化在时空中生长!

    在腾讯,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一样,始终贯彻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不论腾讯内部的业务部门还是职能部门,在做产品或者服务之前,都会集中精力去努力挖掘目标用户最深层次 ...

  • 互联网普适性职业生涯?

    互联网普适性职业生涯? 下图是笔者前不久在一些媒体上看到的某网友发布的微头条里的图片. 该网友制作的这个互联网普适性职业发展路径,看起来有些雷人,但确确实实的在一些人身上发生着.这是很可悲的事情,也是 ...

  • 打工人“拿命换钱”是当今职场常态吗?

    作者 | 孙瑞希 01 过劳时代,每个打工人都有一把辛酸泪 我刚毕业的时候,一直苦哈哈地加班加点工作.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保住眼下的工作.后来,工作保住了,职位也晋升了,我一直认为 ...

  • “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冲上热搜!互联网大厂告别996?真相来了

    摘要 ["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冲上热搜!互联网大厂告别996?真相来了]6月11日,一条"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的传闻迅速登上热搜.随后,此条传闻的真相也被网 ...

  • 疫情之后,互联网还需要996吗?

    身置后疫情时代,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很难说手头上负责的工作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国外目前仍未缓解的疫情让跨境贸易变得冷清:史上最长的寒假让在线教育如火如荼:憋下去的钱包和困顿的经济让互联网金融人的日子变 ...

  • 996互联网人的家,办公区成“C位”!

    屋主李先生,就职于互联网宇宙大厂,经常出差加班,但他也从未怠慢过生活,热爱旅行也热爱家居,经常关注前沿家居设计,钟爱哑光和极简. 屋主平时都是自己居住,但是偶尔也会邀请父母过来生活.年轻人与父母的作息 ...

  • 产业互联网,正受困于互联网

    流量的天花板越来越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摆脱对于流量的依赖,如何在存量时代获得新的增长点,才是保证下一轮发展关键所在.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产业的最末端,转移 ...

  • 互联网社区 25 年之困:社区不是个赚钱的生意?

    文 / 左岸 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创业 10 年,周源终于把知乎带进了纽交所大门.虽然财务数据和股价表现都不太理想,但知乎的上市依旧可以被视作国内互联网社区发展的一个里 ...

  • 互联网996诞生新一代留守儿童:父母加班,孩子更亲阿姨

    "互联网留守儿童"已成为大部分大厂员工所面临的现状. 留守儿童一词最初出现在2002年的<光明日报>的一则报道中: 许多出生于乡镇的年轻人为了打工赚钱,不得不迁徙到经济 ...

  • 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只有这两个方法,互联网996无法实现 前几天360董事长周鸿祎说:工资只能解决糊口...

    前几天360董事长周鸿祎说:工资只能解决糊口问题,想靠工资买车买房,基本不可能,财务自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参与创业. 对此,我深感认同.这个观点也是我而立之年就有了,人活一世,普通人自信心就是钱,如何对 ...

  • 【瞪羚跃起】互联网医疗健康独角兽崛起,微脉破局“做大增量”之困

    导读 THECAPITAL 微脉合伙人陈建群 通过本地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策略,微脉杀出一条血路. 本文共4306字,约6.1分钟 作者 | 阿布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 ...

  • 互联网社区25年之困

    来源:懂懂笔记 创业10年,周源终于把知乎带进了纽交所大门.虽然财务数据和股价表现都不太理想,但知乎的上市依旧可以被视作国内互联网社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同时,知乎不算理想的财务表现再次让业界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