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还是本地?生物制药行业供应链挑战
近日,Cytiva携手《金融时报》研究部门 Longitude 发布了《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该报告调查了20个国家的生物制药高管和医疗行业决策者,以衡量该行业在供应链弹性、人才储备、研发生态系统、制造敏捷性以及政策法规支持五个领域应对全球需求的能力。从今天起,小编将给大家带来具体五大报告内容。
在新年前夕致医生的信中,英国首席医疗官针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着重提出:“疫苗短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1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一信息是在提醒:尽管已经紧急研制多款疫苗,但挑战仍然存在。同时,对于生物制药行业的观察人士来说,首席医疗官发出的这番警告亦是问题将长期存在的征兆。
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多地依赖全球供应链来生产和分销药物。这样通过规模经济确实提高了成本效益,但也使得行业容易遭遇瓶颈。
涉及多个国家的繁复流程极大地增加了生物制药供应链中的潜在痛点,而且这些会产生连锁效应,最终导致生产延迟。新冠疫情期间,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高且更具灾难性。
在这关键的时刻,供应链的表现又如何呢?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表明喜忧参半。
药品短缺是常见问题
在调查中, 50% 的高管和政策制定者表示,他们的国家从未遭遇胰岛素等关键药物的短缺,但对于抗肿瘤生物制品等更专业的领域,这一比例降至 26%。来自人均国民总收入较低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受访者称存在药品短缺问题的比例更高。例如,32% 的印度尼西亚受访者表示,他们国家的抗肿瘤生物制品短缺频次超过一年一次,美国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 4%。
与此同时,51% 的高管表示疫情期间,他们国内市场的药品短缺情况有所增加,33% 的高管表示药品短缺问题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在增加。这指向的都是围绕供应链弹性的根本问题,新冠疫情只是加剧了而不是导致了这些问题。
约6成的高管 (59%) 表示,将药品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的时代已经结束,67% 的高管表示,他们国家的生物制品等主要生物制药原料的生产将在未来三年大幅增加。
建立本土弹性供应链不仅仅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较低国家的当务之急。瑞士、美国等国 — 供应链弹性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见图1) — 承认它们容易遭遇药品短缺问题。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 100 多种药品供应不足;2 其中包括阿片类药物活性成分硫酸吗啡(一种关键止痛药成分)和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吲哚洛尔片。
图1. 人均国民总收入较低的国家供应链脆弱
这些药品短缺问题令人担忧。尽管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表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表现比行业其他方面的表现更好(见图2),但仍有许多领域需要改进。
图 2.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得分(按支柱)
各国生物制药行业应对这一薄弱环节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提高国内产量且同时确保与供应商建立更强大的全球供应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平稳运营所需的敏捷性。
以中国的药明生物为例。凭借自身在供应链制造环节的十年经验,该公司已迅速成为制药巨头的核心合作伙伴。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敏锐地意识到新冠疫情给全球供应链带来的风险,但他认为既需要夯实全球化基础,同时也要加强国内业务。(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我们目前正在爱尔兰建造一座非常重要的工厂,我们还在德国购买了两个工厂,在美国也还有一座在建的工厂,”陈博士称,“全球供应链仍将存在。我们已将努力打造本土供应链,但这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Fujifilm Diosynth Biotechnologies 首席执行官 Martin Meeson 认为,
供应链中的包装等环节可以从本地化中受益。但他也主张加强全球合作。“建造一座生物制药工厂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他称:“而且每个国家都尝试建立这样一座工厂在经济上根本不可行。如果我们目前在制药行业看到的合作程度能够体现在政府为了有效利用自愿而采取的互动方式上,则对全世界而言将会更加有效。”
扫面二维码,即可下载完整版《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中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