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的致富模板

文丨张是之
今天动身去重庆,走出书斋体验一下真实的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
去机场的路上跟滴滴司机聊天,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发财致富路,只要是有资质批文到手,基本上是稳赚不赔,连货款都不带押的。
简单说,这条路需要你和运管部门搞好关系,成立一个类似于出租车营运的公司,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躺赚了。
各地对网约车的具体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差不多,就是像传统出租车一样加强管理。
从这个滴滴司机口中得知,我们本地的管理要求是具备「双证」。
除了自己的驾驶证和行驶证,还要另外的「双证」,一个是「人证」,一个是「车证」。这就跟驾驶证和行驶证类似,只不过是地方部门自己的要求。
两个证都是运管处颁发,「人证」需要考试,考出来需要500元左右。「车证」就是一个运营资格证,不需要考,合格就能办,3000元左右。
但「车证」对车有要求,两个基本要求是一年以内的新车,另外裸车价格必须超过12万。
同时「车证」必须挂靠在一家营运公司,不挂靠自己无法取得这个运营资格证。
这个挂靠公司平时对司机并没有什么管理,当然也没有什么帮助。挂靠司机并不是公司员工,五险一金什么的都没有,就是单纯挂靠。
这些规定和费用有道理吗?不用管逻辑上有没有道理,红头文件一发就有道理了。
双证在,运管部门就不会查处。有「人证」没有「车证」,被运管部门抓住罚款由滴滴方面支付,「人证」和「车证」都没有,被抓住罚款那就是自己的事了。
这个司机所挂靠的公司,大概挂有500个司机,单纯车证这一项的收入大概在150万。
但「车证」是一次性收入,不是年年有,所以还不是主要收入。公司另外的主要收入来自卖车和卖保险,运营险必须从公司买。
从运营公司这里买车并挂靠,后面就不用每年交挂靠费。但如果你是从4S店买车,后面要跑网约车,就必须挂靠在运营公司,而且是每年都要交挂靠费,大概五千左右。
所以很多司机直接从运营公司这里买车上运营险,而运营公司卖车也不像4S店要存车卖,基本上有订单了,再直接从其他地区调车过来,基本上没有资金、存储和运维压力。
据这个司机讲,他挂靠的公司工作人员也就十个人,公司规模很小但很赚钱,比他们挂靠司机赚的多多了。
没法查证司机说的具体数据是否属实,但他言谈间不是浮夸吹牛的那种,作为司机貌似也没有夸大其词的必要。
而且他说的也符合逻辑,挂靠公司只需要和运管部门搞好关系即可。
而运管部门的来钱方式,主要是罚款。非法营运抓住就罚一万,火车站和热门商圈附近一晚上就能抓不少。
我告诉他另外一块收入则是考试,跑网约车要考试上岗,500元的费用看似不高,但从业人员基数大。如果有一万人跑网约车,这一项就是五百万。
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司机说很多人从挂靠公司买车,加入网约车行列。
这个司机比较年轻,刚跑了半年多点,一个月流水八千左右,除去油钱和车损,每个月大概净赚大概五千左右。
这个收入并不算高,用他的话说,跟打工差不多。
车是按运营车辆管理,八年就要报废。比出租车稍微好一点的是可以营改私,也可以再出售。
总体上,如果是为了提高效率,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等等,市场会自发地形成公司来组织运营。
但对网约车这个服务模式,横看竖看都看不出挂靠公司的必要。
驾驶证、行驶证,再加上滴滴等平台方的管理,这三个足以满足消费者对出行和安全的需求。
但很遗憾,这无法满足有关部门的需求。他们不是消费者,却有着比消费者更大的决定权。
所以这种挂靠公司,完全是为了合规而合规的产物。运管部门出台规定,为了合规就必须挂靠,行政垄断毫无疑问。
这既不是什么市场逻辑,也不是什么自愿交易。中间各个环节非但没有创造财富,还悄悄地实现了财富转移。
司机在路上赚的是辛苦钱,而有些人却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用文件规定以法律法规的名义,轻而易举且合法地揩去一层民膏民脂。
经济基本面好与不好,他们都是稳赚不赔,这对那些嗅觉敏锐又善于疏通关系的人来说,确实是一条很好的致富路,一个模板。
只是这种路子,有人致富必然有人受损。为「人民币」服务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前提是基于市场和自愿的逻辑,是真的提供了服务。
服务的口号喊起来容易,但到了真实的场景中,却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网约车是这般情况,很多行业恐怕聊起来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辛酸。
欢迎留言区分享你的行业故事。
2020年7月29日

题图:Edouard Manet,At the Cafe-Concert

上一篇:如何让想象的伤害成为真的伤害

延展阅读:昨天的民营快递,今天的网约车
★ 课程推荐 ★
欢迎本号读者,由「一课经济学」带您进入崭新的经济学世界。在这里,我们将颠覆您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感受真正的神秘!“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带您飞速进步。

请把我「设置星标」

或者多点击「在看」

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