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温州男子飞机上心脏骤停被急救成功,却令人高兴不起来
6月9日晚,62岁的潘先生在北京飞往温州的国航CA1539航班上他突感不适,机上有医生乘客说“潘先生当时意识丧失,全身青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检查后发现呼吸心跳骤停,颈动脉搏动消失。”
飞机上有数位温州大医院的医生,包括急诊医学专家、温医大附一院卢中秋副院长,卢院长立即安排大家把患者平放在座位上,准备好氧气袋,随后娴熟地进行胸外按压。三五分钟之后患者有了呼吸,脉搏逐渐恢复,脸色也有了变化,意识转清,症状缓解。
但医生们用听诊器听不到患者的心跳音,觉得患者心跳微弱,情况不佳,飞机上没有专业药物和急救设备,担心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再次出意外,患者很难再救回来,建议返航。
飞机上共214名乘客,得知伤者情况看后,没有人提出异议,都非常配合返航的决定。当晚9时30分左右,飞机落地后这名旅客立即被送到最近的医院就医。
看得让人心里捏一把汗。
飞机上发生的心脏骤停事件,国内几乎每年都有几单,而能够如此救回的,少之又少。
这有两个因素,
1. 遇到医生在飞机上的机会少,尤其是遇到会急救的医生少(那些拿针扎穴位的不算哈);
2. 飞机上没有急救设备例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在这个新闻报道里,所谓的医疗设备,仅仅提到了听诊器,如果能有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就会更有助于医生的判断。这些物品都是家庭必备了,很难想象飞机上会没有。
飞机上配备急救医生显然不现实。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图中的一段文字,你可以一窥欧美航空公司的空中急救系统。
他们有经过规范训练的空乘人员、有远程医疗指挥团队、有自动体外除颤器、也有急救药物(空乘人员没有资格使用静脉药物,却可以提供给机上的医生乘客使用)。
对比之下,看完这个新闻报道,想想恰逢其会的几个医生“赤裸”上阵的情景,我心里其实拔凉拔凉的,丝毫感觉不到暖意。
新闻报道称,潘先生被送医后经过诊断,结果显示他的心脏有血管阻塞的情况。但记者又说,6月10日上午,潘先生已经出院,情况稳定,他将在11日和家人坐动车返回温州。
有没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这可是万米高空的心脏骤停啊,就这么结束了?
潘先生就出院了?
隔一天后就可以坐动车回家了?
他不会是一个假的心脏骤停吧?不可能有假啊,急诊医学专家说他是心脏骤停,没理由说错啊。
救治医院的医生就这么牛叉?一个昨天晚上心脏骤停进来医院的患者,天亮就让他出院了?如果你是接诊医生,你能做到吗?
潘先生心这么大?不顾再次心脏骤停的风险和医生的劝阻,强行出院?那倒是辜负了214位乘客的关心,也辜负了医生在空中的这番救治。
然而,从报道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得出,潘先生有心脏血管阻塞,但估计没到严重狭窄需要马上手术的程度,更没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他的生命体征是稳定的。
我不禁感叹,潘先生真是好运气。发生心脏骤停后,不到12个小时就出院了。而国内飞机上的绝大多数心脏骤停者,几乎都死了,即使有医生在场,也无济于事。单纯的心肺复苏,没有除颤设备,要救活飞机上的心脏骤停,很难。
10日下午,温医大附一院副院长、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卢中秋、妇科主任赵红琴、妇科副主任颜笑健一同接受了记者采访。卢院长谦虚地说:“这次突发救援是团队的力量,虽然在院内抢救了太多患者,但空中救援还是第一次,如果孤立无援的话肯定很紧张的。”
卢院长说的没错,他确实是孤立无援的,没有人工通气装置、没有自动体外除颤器,也没有急救药物。。
卢院长有一句话是错误的,这根本不是团队的力量,这其实是潘先生家里祖上烧了八辈子高香。就国内航空这样的急救体系,下一个心脏骤停发生时,即使有一群卢院长这样的专家在,也几乎是必死的。
新闻在结束说,“一场有惊无险的救援结束,好在旅客平安无虞,得知患者已经脱离危险安全出院,这些医护人员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夜鹰的心,却一直悬着:下一个,会是谁?
遇到急救
来问夜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