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练气功三要旨
有不少朋友想学练气功,可是不得要领,自己摸索着练习,弄不好会出偏,甚至走火入魔。于是许多人视练气功为畏途,对气功敬而远之。那么,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法门让初学者一下子就可窥见气功之奥秘,从而很容易地走上修炼之途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习练气功的体验以及对博大精深的气功理论的理解,特总结出三条要领,也许对愿意学习者能有些帮助。
一是要去掉执著心,去掉妄心,心平气则和。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及病痛。患病的人自然要忍受种种折磨,而就是那些四肢百骸健全的人也往往不快乐,白天黑夜生活在焦虑、紧张、苦闷与压抑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一个躯体健康的人总免不了有各种执著、各种妄念,他们往往不知道珍惜或享用所拥有的,而总是希求得到所得不到的,希望去做自己所做不到的,故而作茧自缚,被各种烦恼困扰得解脱不出来。“妄心生烦恼,心平万事平”,想修炼气功并想达到圆满,必须去此执著心、妄心,做到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否则你精神总是处在焦虑、紧张与痛苦之中,纵使去按法练功,又有何效果呢?这是背离了练气功之原则。
二是要练就“真常如如不动”的定力,体会“涅寂静”的美妙。“真常如如不动”、“涅寂静”,都来源于佛经,它们实际上是在描绘人修炼气功时的形态、心态与神态。想当初佛祖释迦牟尼从先前大师们证悟出的“无想定”和“非想非非想定”,进一步体悟出“真空妙有”、“涅槃寂静”的佛法最终境界,正是由于定力不断加深的结果。试想:人身心若能静如磐石、安如泰山,或稳如大地,则眼前风吹叶落能耐我何,岁月沧桑、春花秋月也只当是过眼云烟!如此,方可保人“长生久视”庄子说:“至人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庄子·齐物论》)。可见练功需要加固定力。不然,心浮气躁、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如何能有成就呢?又如何能有助于冶性养生呢?
三是要学会深、长、匀、细的腹式呼吸法。练气练气,理气机、调呼吸乃是关健。通常说来,气功有“三调”:调息,调心,调身。调息便是这“三调”中的最关键一环。自古以来,功夫高深者大都推重“龟式呼吸”法,庄子有“至人之息以踏”的说法,说明在练功时尤其是在练静功时须采用腹式呼吸法。古代丹经中尚有“全身无处不丹田“之说,说明人体与外界的气息与能量交换并非只是仰仗口鼻。人体四肢百骸皆有窍穴,这些窍穴只要利用得当都可成为人体与自然界交换能量与信息的通道。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采用腹式呼吸法能有效地增大肺活量,使身体吸入更多的氧气并提高氧气利用率,显然这对于人体健康以至于延年益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练习时应选择空气清洁、氧气充足的地方,切忌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腹式呼吸。练静功时呼吸应上达头顶百会,下达腹部与脚跟,并在进行中把握深、长、匀、细的原则,这是修炼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法旨。
我相信,初学修炼者只要能从上述三个要旨中多下功夫、多体悟与验证,定能很快地把握气功修炼的奥秘与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