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辉|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

【本文节选自《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图片来源:百度图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内容提要】日常交往中人们的行为动作都有其文化基础,这些非语言的行为举止对我们与他人的交际产生着强有力的影响。对日本人来说,比起词句,非语言因素更能真实传递说话者的意愿,因而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便十分重要。本文从服饰信息、交换名片、空间位置、头部动作、目光接触、微笑等方面读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并阐明日本人的非言语行为包含着集体观念、等级制度、社会和谐、礼仪规范等文化主题。

  一、非言语交际

  人们用语词进行交际的同时,也会使用动作、表情等非言语信号来传情达意。非言语信号(如面部表情、姿势、神情、体态和眼神交换等)是交际的重要手段,它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意义的分析举足轻重,如皱眉或一个手势对诠释一个表达的意义至关重要,尤其对于考察口头语言更为关键,因为只有把非言语的交际方式考虑在内,口语现象才能全面地得以理解和描写。非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影响的。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思,这自然容易在跨文化交往中引起许多误会。一般来说,“笑”代表着快乐、愉悦,然而日本人的笑却另有深意。日本人的笑有时表示迷惑、尴尬甚至是愤怒,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常常令人摸不着头脑,导致文化中断的发生。日本人不同寻常的笑有时是为了维持和谐,避免各种可能发生的冲突。

  通常,我们用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但在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印度部分地区恰恰相反,摇头肯定,点头否定。英语中有一句谚语:“Never trust a ma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不要相信不能用目光正视你的人。)因此,在一些英语国家中,不敢正视交谈对方的人常被认为心虚有鬼。阿拉伯人在交谈时,尊重对方的表示也是目光对视。文化不同,身体接触的行为就有差异:在德国,男女在与人相见时都喜欢握手;在美国,女士很少握手;在前苏联,男士见面时常爱拥抱和亲吻;在伊斯兰国家,同性之间习惯拥抱和吻面颊,在异性之间却严格禁止体触,连握手都视为禁忌;在泰国,人们都在公开场合避免身体接触,触碰别人的头部则会犯下大错。可见,非言语信号的差异与不同的文化习俗关系密切。

  有学者认为,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也有学者界定非言语交际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语言人类学家采用民族志的描写方法广泛调查言语活动,总结出他们称之为“讲话规则”的规律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的使用情况,言语事件的定义,以及不同的言语事件的正常标准都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社会场合而出现变异。有关语言使用的调查结果在非言语交际的微观研究中也得到佐证,学者们在研究言语信号和非语言信号的互相作用时发现,非语言信号也传达有关言语事件的情景信息,并且制约释义的选择性。

  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和隐蔽性: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选拔和培训出国的政府人员和商界人士的工作。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和外国人交往中遇到困难的原因往往是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甚微。……进行有关别国的语言、历史、政治和习俗方面的培训只是整个培训计划的第一步,介绍世界各国非言词性语言(nonverbal language)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非言词性语言存在于世界各国和每个国家的不同群体之中。我们尽管每天都在使用无声语言(silent language),但绝大多数美国人对这种无声语言的了解却是模糊不清的。

  非言语交际的研究领域正不断扩大,突破了单纯身势语的研究,延伸到空间距离、时间利用等许多方面。跨文化交际学者萨默瓦(P. A. Samowar)指出,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毋庸置疑,无论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还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都不可低估。非言语交际不是片段的存在,它常常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之中。大多数非言语交际都是后天习得的,并且受文化环境的影响。透过一些非言语行为,人们可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对日本人来说,比起词句本身的含义,身势语等非语言信号所传递的信息更能真正体现说话者的意图。日本人不相信言词,认为言词往往只能说明表象而无法表达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内心感情。应该说日常交往中人们的行为动作都有其文化基础,并且文化通过这些动作形式的呈现能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它的深层结构和价值体系。本文将选取具有文化代表性的非言语行为来读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

  二、服饰信息

  服饰不只反映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而且带有完全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文化色彩。不仅地域、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的不同会显示出服装的差异性,而且,穿着场合也是决定服装选择的因素之一。服装首先应该是基于生理层面的实用性,为了适应环境,又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变化。其次,服饰也与人的感情、精神相关联。

  在远古,作为对魔力的保护,一些人用涂彩等方式对身体进行装饰,它的功能是表明威信、吸引异性、象征族属、威吓敌人。这可以被看作是衣服的原型。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通用的服装,统治阶级也随之规定了与其体制相匹配的服装制度,服装渐渐成为身份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服装同语言一样,或者超出语言,传递给人更多的信息。如果某一集团的全体成员身着同样的服装,那么强调的是所有成员都作为集团的一份子而存在。作为集团标志的制服具有抹杀个人的功能,它所体现的是安全、信赖和献身。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服装具有四种功能:1、表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识。日本的服装多以素色为主。2、象征着社会身份和地位。比如在战前,若要了解人们的阶级及社会地位或职业种类,只要看一看他的服饰着装就可以了,因为在过去,服装的规定同阶级社会的体系是相互对应的。而今天,情况则完全不同了,由于服饰的规范统一化,服饰打扮已经不能成为判断阶级身份等的标准。3、代表所属的组织、集团。日本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都要穿统一的制服,有的公司职员也穿制服。4、礼貌的标志。特殊场合,日本人会穿正式的服装。城市和农村、年轻人和老人、外出服和平常服、上班服和休闲服,日本人会根据时间和场合穿着不同的服装。

  日本的传统服装是和服,现在一般只限于成人式、婚礼、入学式等特殊场合穿着,而且女性居多。和服是用长方形的布缝制而成的直线型服装,体形不一、高矮胖瘦的人可穿同样的和服。和服的优点就是具有融通性、不分尺寸。明治时代洋服输入日本,由于洋服便于行动,现如今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装束。和服的历史比较久远:

  三世纪中国的史书《魏志·倭人传》中记载了日本的和服。那时日本人在一块大布上开一个洞,从头上套进去。三世纪到七世纪古坟时期陪葬的陶俑,穿着的和服各式各样,当时已经从上下连衣阶段发展到上下身分开,而且男女都穿和服裙裤。八世纪初的法律规定了官吏的服装,与中国、朝鲜的服装相像。平安时代,宫廷的妇女把漂亮的和服一层一层地穿在身上,叫十二重(和服)。镰仓时代开始,把小袖子的内穿和服作为日常服装,后来逐渐发展成今日的和服。和服既适合日本人的体形,又适合日本人的气候,只是袖子和下摆都很长,不便于活动。

  现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日本人大都穿休闲装。但隆重的场合,或出于礼貌对对方表示尊敬,日本人会穿比较正式的服装,比如,约见客人时。而美国人一般情况下不太严格讲究装束,尴尬就此产生:

  那是发生于我在英国大学教课时的事。我们有三个人邀请铃木先生出外共进晚餐,约好8点钟在公共酒吧同他会面。了解到他比较注意礼节,我们都穿上了西服。走进酒吧时,我远远地看见他穿着衬衫和便裤,我们一下子感到很兴奋,趁他未看到我们之前回到卧室换上便装。我们匆忙返回酒吧时,铃木先生却已穿上漂亮的蓝色西服站在那里等着我们呢。(他已看到我们了。)

  日本老师上课时穿得十分正式,而美国老师则穿得比较随便。(美籍韩国留学生小李,2004年)

  在日本老师看来,上课应当穿着正式,这是一种礼貌。本尼迪克特关于日本人的着装礼节有过这样的描述:日本人认为,主人迎接客人必须换上新衣并以一定的礼节。因此,访问农家时,如果农民还穿着劳动服,那就必须稍等片刻。在没有换上适当衣服并安排好适当礼节以前,那个农民将毫无迎见之表示。主人甚至会若无其事地在客人所等待的同一房间更衣打扮,直到打扮齐整以前,简直就像他不在这个现场。由此可知,日本人在着装和礼貌之间画上了等号。

  一般来说,商业服装应该保守。深蓝色西装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工薪阶层的标准记号。与众不同的服装往往会遭人非议,因为日本人喜欢和睦关系和群体成员关系,所以不鼓励特立独行的行为。尽管一些年轻的日本雇员已经开始穿颜色和款式多样化的服装,但管理人员和经理们依然遵循穿保守服装的老规矩。为了提高企业地位(集团身份)日本公司通常会为服务领域和生产领域的员工提供特制的公司制服。在这些领域工作时,即使经理也得穿制服。有一位学者确实看到日本制造公司的总裁在走进装配区域之前先穿上了公司的工作服。制服体现了日本社会的集体主义、群体归属意识。

  服装同时亦能体现出穿着者的审美观。

  中国人穿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日本人大都穿比较素的衣服,很少选择艳丽的服装,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如此。(日本留学生佐藤,2004年)

  日本人喜欢朴素的美,对于有些外国人的妆扮、装饰,我们觉得过于花哨。(日本留学生井上,2005年)

  的确,大多数日本人喜欢淡雅的色调,不限于服装,其它装饰品,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的图案也多以素雅为主。

  日本民族在色彩和色调方面的优雅细腻的品味(如他们那些织物上的染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大自然那安静、精致的美丽情韵。

  日本人认为过分暴露自己的身体不太好,而且不漂亮。穿和服时也是一样,要尽量盖住身体。不过有一个例外,日本人认为露出脖子后面的部分很美,很性感,这是我们独特的审美观。”(日本留学生三科,2005年)

  三、交换名片

  名片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非言语范畴,但它对日本的非言语行为和交际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以讨论。在日本,对一个人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他或她的名片。名片要有合适的尺寸和颜色,除了人名之外还必须列上个人所在的公司和担任的职位。这有助于快速确定一个人的群体归属和个人地位,而这种群体归属和个人地位为参与人际对话者规定了正确的举止以及适当的语言标准。

  日本人初次见面时交换名片,但名片并不是日本的发明。据说日本在一个世纪前的万延元年(1860年),由幕府派往美国的遣外使节新见正兴第一次使用名片。在日本,名片备受重视,以至于形成一种名片文化。日本人似乎仅凭一张名片便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全部,因为名片上缩印着这个人所属的集体、社会地位、地址、电话号码。

  在日本,人们初次见面时,即使打过照面,在看名片之前一般也并不认为已互相认识。“名片就是你的面容”,这句名片商家的宣传用语反映出名片的重要性。日本人遇到陌生人的第一反应是赶紧从口袋里摸出名片,如果稍微怠慢,第一印象就会打折扣。然后恭敬地把名片递到对方手里,对方接过名片后,必须目不转睛地仔细看。对外国人来说,日本人看名片时的瞬间表情是难以形容的。你可以根据对方审视你递过去的名片时的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判断初次见面是否成功。礼貌的做法是稍微做吃惊状、轻微地点头(必须根据职位的高低来调整点头、鞠躬的幅度),然后把它作为非常贵重的东西收藏好。那种看也不看,随手处置的行为是万万使不得的。

  等级地位的重要性是日本人之间经常交换“名片”的原因之一。总是用汉字写的日本人名确实十分难读,一张名字印得很清楚并附有读音注释的名片,拿到时有些帮助。名片上一般都印有地址和电话号码,也便于日后联系。但是,交换名片的主要意义在于明确某人的具体地位和所在单位,如富士银行总经理、外务省条约局长、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等,这有助于确立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并表示礼貌和尊敬的程度。中根千枝也曾对日本人互赠名片的行为有过论述:

  这个行为有着严峻的社会内容。……其重要的作用,是表明名片主人的头衔、职位和所属机构。社会习尚的要求,是接受对方名片以后仔细阅读它,并要按名片上的内容相应处措自己的言谈举止。

  名片作为一种象征在彼此之间流通,它是集团的缩影。日本人看名片最关注的是职位,头衔决定该使用何种称呼、什么样的敬语以及鞠躬多少度。

  四、头部动作

  跟日本人身体行为相联系的最普遍的动作是鞠躬,它是日常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不断重复的部分。在日本,鞠躬是自孩童起便受到严格训练的艺术。当日本人遇到某人,要求什么东西,向别人道歉,祝贺某人,向某人表示感谢或者分别之际,日本人都会鞠躬。历史上鞠躬是恭顺的表现,而当今鞠躬礼节依然传递着尊敬并且代表着等级地位。地位低下者首先鞠躬,并且弯腰最低、时间最长。一个草率了事的鞠躬可被理解为是明显的冒犯。

  日本人在感谢的时候,除了嘴上说“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麻烦您了”等客气话外,还要恭恭敬敬地鞠躬。这样,对方会觉得舒服,自己也觉得舒服。打电话时,虽然看不到对方,但日本人也会不断鞠躬,好像对方就在眼前似的。(日本留学生野原,2005年)

  肢体语言有时可被用来表达异议。面对可能的冲突,日本人选择沉默或非言语方式表达不赞成的态度。通常日本人会把头侧向一边,然后从齿缝里吸气,这样的行为等于明确说“不”。这种非语言反应在日本人之间能立刻被领会,但从其他国家的文化视角来看则显得含糊不清甚至无法理解。

  习惯性点头恐怕是一种顺从的表示。

  我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说话时不住地点头。有的人即使不同意的时候也点头,自己说话时也点头。(美国大学生)

  来日本后,经常和日本人交谈,不知不觉养成了点头的习惯。回国时,母亲发现我这个毛病,就斥责我“不许那样点头”。(韩国女大学生)

  日本人点头的习惯确实比较明显。与日本人交谈或探讨某个问题时,都会发现日本人不住地点头。我开始以为是表示同意或听懂了,其实不然,有时点头只是表示在听,而不是赞成。

  五、空间位置

  日本人对群体联系和地位差别的酷爱产生了一个严格遵守礼仪的社会,日本社会交流的本质基础是辨识这些社会等级差别并对其作出反应。如果一个日本商人不了解对方的社会地位,那就很有可能无法落座甚至开口说话。当进入美国公司的会议室时,造访者通常会问是否有特定的座次安排,然后有人告诉他们,“老板坐这儿,你可以坐在别的任何地方。”这是平等和个人选择自由的表现。然而,日本的位置安排就不那么简单。如同日本社会几乎一切方面一样,在商业环境中一个人坐或站的位置由其身份所决定。在日本人的会议上,尊贵的位置通常离门最远。当你进入一间满是日本商人的屋子时,你很容易断定谁是职位最高者或尊贵的客人。

  日本人的空间等级语境化可由政府及公司办公室的空间布置标准加以最好的说明。无数供低等雇员使用的桌子面对面排列成行,按等级原则排在一间没有墙或普通的隔板的房间里。工头和经理位于每一排的排头。这种组织方式鼓励信息交换,便于复杂工作的完成,能促进集体合作和团结,而且有助于快速地明确以工作为中心的等级结构。在任何正式或半正式的聚会上,座次安排也都基于等级结构。霍尔把日本人对空间的认识解释为等级概念,并举出了一个很有洞察力的例证。在日本,邻里间的房屋都按照建造时的顺序排列号码而无视其在街边的具体位置。空间的使用能传递给交际者信息,也与文化经验直接相连。日本人对空间的利用与认识显示出明显的等级意识。

  六、目光接触

  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目光交流可以从几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直视别人的双眼可以暗示攻击性威胁或对真诚坦率交流的渴望。在许多当代理论学家看来,“凝视”是权力的比喻。把对方看作被动的对象,凝视者则处于主动的看者地位。这种客体化概念,即一个人注视而另一个人被注视,是对目光接触的诠释和反应的根基。对大多数而言,盯视别人的眼睛几秒钟相对来说无关紧要。然而如果目光交流超过了这几秒钟,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场非言语的权力较量,最终权力较弱的一方便会把视线移开。许多文化都教育孩子直接盯着大人的眼睛是不尊敬的表现。低头和移开视线则表示恭顺。

  同样,眼神交换在日本也有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日本人认为盯着人看是粗鲁的,他们的目光多聚焦于地板或墙面上,偶尔扫一眼两侧。听对方说话时会看着对方的脖子,自己讲话时则看着自己的脚或膝。日本人很少目光交流,当被凝视时会感觉手足无措而躲避对方的注视,躲躲闪闪。

  在日本,过长的目光接触被认为是粗鲁、威胁和不尊重。当一个人作为听众时,眼睛向别处看或者仅仅是闭着眼睛安静地坐着都暗指对说话者的关注,或同意说话者的观点。直接和持续的目光接触通常是应当避免的,除非上级想要威慑下属。通过避免目光接触,交流的参与者既表达了谦恭而同时维持了情境的和谐。上司使用直接的目光接触则清晰地表现了其等级特权。

  除避免目光接触外,日本人闭目的交际行为也包含不同的文化含义。

  一个德国的销售经理去会见一家日本公司的总裁。他被告知只能有10分钟谈话时间。他说着纯正的英语,这位日本人听了一分钟后即闭上双眼并一直闭着双眼。事后德国人问我这是否不礼貌抑或这位总裁真是睡着了。我让他消除疑虑,告诉他说日本人以这种方式表明他正专心听别人说话。

  日本人交流时经常有沉默的习惯,沉默、倾听的同时会闭上眼睛身体靠在椅子背上,事实上这时他们只是在思考被讨论的问题。

  七、日本式微笑

  由于日本人不太依赖言语交流,因此有西方人认为日本人的体态交流会比较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就会发现其实像握手哇、拥抱什么的,应该说欧美人比日本人有更多的身势表现。日本人的体态语并不是那么直接,一个动作或表情变化、一个声音的调子,都十分微妙。像这样的表现法,对于生疏的、不解实情的外人来说,是很容易因察觉不到而漏掉的。日本房屋的构造原本就不像西方那样用墙壁或门明确地区分,而是用两面糊纸的隔扇或拉门切割,以便在某种程度上能推察隔壁的状况。这样的构造恐怕跟上述倾向有些许的关联吧。

  日本人的表情比较单调,很少富于变化,而且变化也极细微。但当被别人影响时,我们不会用言语直接说出意见,而是用表情告知对方,希望对方能通过非言语信息而有所体察。不过,这种表情的含义,外人恐怕不容易察觉。(日本留学生古田,2003年)

  日本人不善于夸夸其谈,更不愿意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日本人的交流有时是通过微妙的身势语得以体现的。他们的体态语不同于拉美人的手舞足蹈,是内敛的。日本人的身体语言极其细微,未长期受过日本文化熏陶的人很难正确体察、理解。日本文化不鼓励人们做手势,不赞成人们呈现夸张的面部表情,更不主张把喜怒哀乐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受这种教育的影响,日本人在传递非语言信号时十分克制。

  他们通常不会在公开场合用面部表情来表达任何重要的情感。人们最容易看到的要么是平静、讳莫如深的表情,要么是平淡无奇的微笑。日本人的微笑令人难以捉摸,或指心情愉快,或表示友好,或用来隐藏负面情感,如不悦、愤怒、尴尬等。对日本人来说,微笑仅仅是社会礼仪的一部分,是用来帮助维持和谐的。在社会环境中,日本人认为因得意、愤怒或痛苦等感情的外露而给他人造成困扰是无法原谅的。避免任何负面感情的外露是毅力和牺牲的表现,目的是避免扰乱社会平衡。这就是笑的功能。日本“能乐”中的假面,是标准的日本式微笑。

  日本式的微笑很有名,也常常令人困惑。他们或许并非因欢乐而展开笑脸,尴尬、愤怒时,也会微笑。耸肩,使眼色,夸张地展开双臂等动作对日本人来说十分不自然。关于这一点,武智铁二氏在《行为的日本语》一文中作了如下论述:日本人不仅没有打手势的习惯,连社会约定俗成的动作都没有。不知是否与此有关,日本人说话时表情单一,像带着“能乐”面具。结果,在日本,不管是语言还是动作,都不存在说服对方的因子。从而,可以说交流的顺畅与否,完全取决于对方的“体谅”或“用心”程度。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笑让人联想到笑话和欢乐。而在日本笑有时是迷惑和没有把握的表示,因此经常会出现误解。比如一个欧洲人对一个日本人发火,而日本人由于尴尬就以笑应之。如果该欧洲人不了解日本人的习惯,那么他会更加恼怒,因为他觉得日本人是在嘲笑他。

  日本人的微笑非常复杂,高兴的时候不用说,悲伤的时候也以微笑示人。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手巾》中描述,母亲在恩师面前微笑着讲述孩子的死,然而手中紧握的手帕几乎撕裂了。著名外国学者小泉八云对日本人的微笑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

  一个日本人的保姆笑着跟别人报知丈夫的死讯,雇用他的外国妇女认为她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经过研究,小泉八云是这样解释日本人的笑的:微笑如鞠躬、叩首那样,是问候上司、长辈后,表示喜悦的标志,……此外,微笑好似基于古代礼式的崇高礼节,被精心传授。可是,日本人并不鼓励出声地笑。与上级或平级交谈时,不管愉快与否都要微笑,这是礼法的一部分。笑脸是心情最舒畅时的表情,因此,对于父母、亲属、老师、朋友等寄予自己好意的人,总是尽量显示心情愉悦的笑脸,已经成为生活的常规。加之,让世人不断看到幸福的样子,给予他人愉快的印象,这也是生活的惯例。即便心如刀绞也要笑脸相迎,这是社会的义务。与之相反,严肃、沉痛的表情,会使身边的人痛苦、不安,这等于失礼。况且,无端引起不怀好意的人的好奇心,也未免有些愚蠢吧。

  克制感情、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是日本礼仪的一部份。例如,相扑运动中十分重视礼节,主张“以礼开始,以礼结束”,并且很重视敬上和尊重对方的精神,提倡不论比赛胜负,都要互相尊重,以礼相待,互相之间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和情绪,因此,不允许胜利者在现场表示出自己的兴奋(包括使用身体语言)。

  日本人重视人为地制造一个“表面”、“外表”。我们视在人前轻易流露喜怒哀乐为耻。不管有多么痛苦或兴奋,也不能让外人有所察觉。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忍耐特别重要。因而重视做出一个“外表”。即使在心中强烈地批判对方,我们也决不说出口。倘使批判对方的话,就有可能破坏对方的表层,即损伤对方的自尊、荣誉等。暂且不说这种做法好与坏,日本人认为重视外表是美德。这就是“建て前(原则)”。(日本留学生山本,2003年)

  日本人强调控制感情,对于感情外露,无论是愤怒还是欢乐,都非常反感,虽然像许多事情都有例外一样,对那种喝得酩酊大醉后放肆失态的感情流露则持容忍态度。日本人无论是喜怒哀乐,总是对人微笑相迎,竭力避免感情外露。你常常可以看见父亲们和儿子们、丈夫们和妻子们、母亲们和女儿们,阔别多年又遇见了,可是你总看不见他们中间有一些抚慰的接近。他们将跪下来互相致敬、笑笑,或者为了快乐而稍稍落泪;可是他们永不会急急地投入彼此的臂间,也不会说出非常热情的话来。的确,所有热情的称呼,如“我的亲爱”、“我的挚爱”这一类话,在日本人中是没有的。日本人的爱感并不以言语来发表,大概只以非常温柔而和爱的举动来表示。相反的情绪,也是出于同样的完全克制之下的。有时,日本人无意识的笑会成为跨文化冲突的引子。

  有一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澳大利亚短期留学。学校安排我们跟当地土著人见面。刚开始的时候气氛比较融洽,可不知为什么,中途那个土著人突然气愤地离开了。大家都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土著人看到我们笑,以为我们在嘲笑他,所以非常生气。其实我们没有任何看不起的意思。(日本留学生佐藤,2004年)

  日本人的笑,有时完全是无意识的,日本人自己似乎根本未察觉。但是,外人很容易对这种没有来由的笑产生误解。

  八、结语

  日本文化促进了日本人之间一种本能的非语言的理解。不需要过多的口头详细描述各种细节,他们的文化同构性有助于其进行直觉的非语言的理解。日本社会的等级性质和稳定不变的社会平衡或和谐的强制,增强了对非言语行为的依赖而同时减少了言语交流。要求社会平衡的文化压力支配了所有日本人的行为过程,他们依靠情境的上下文以期本能地辨别出别人的想法……同时,日本人群体关系的习性创造了所谓内外之分的社会语境,这一语境也可被视作内集团(拥有成员身份)和外集团(毫无涉及关系)。如果安全地居于其各自的内集团中,日本人就能充分表现并且能够展现与其他成员的大量的非语言关系,而在外集团的情况下,互动则很少发生。在内集团里日本人会更加放松、更具有表达性,然而,在内集团之外,身体语言的使用通常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公共场合很容易看到不管是日本男人还是日本女人都安静地不惹眼地坐着,两手交叠。这种在外集团环境中对身体活动的自我控制,是为了避免受人注意和维持情境的和谐与平衡。另外,移情的文化特点也减少了日本人对言语交流的依赖。在日本,人们极为看重通过感受来确定他人需求的个人能力。在人际接触中,日本人希望依靠其他人的敏感来确定交往所期望的含义。日本人强调非言语交际的作用,因为他们不仅要从语言上,更重要的是要从行为举止上,从情感上体察他人的意图,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移情。

  此外,不同的地理条件、人口条件和历史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秩序,也形成了由文化模式所决定的极具差异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又进一步受到时代进化的影响。日本在德川幕府早期灌输的是集体主义或群体取向以及等级制度的一贯思想。对人口的控制严格按社会地位的不同进行归类,这种做法向日本人灌输了接受权力差别的思想。几乎所有社会行为礼节都被诠释为构成社会和组织形式的永恒要素。日本人的非言语行为可以说都是以合乎礼法为前提的,而日本社会的礼仪规范又是社会伦理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日本人的非言语行为包含着集体观念、等级制度、社会和谐、纵式结构等文化主题。因而,理解日本人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必须超越行为的表面认识,深入剖解文化历史根源才是重要的。

  李朝辉: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