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脾胃论》系列之———以脉定型

脾胃论系列是除舌诊系列之外在这个公共号最常出现的主题了,脾胃的问题实在是跟每个人密切相关,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受脾胃问题的困扰,研究脾胃论是救人也是自救。这个主题写了四五年,我也记不清自己到底解读了多少,有的可能浅显易懂,有的可能需要基础,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受益。前面的系列讲过李东垣的脾胃论受《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影响比较大,张仲景是一个重视脉法的人,李东垣自然要吸收一些,但是在《脾胃论》全书中谈到脉的地方并不是特别的多,主要在加减法里面会提一提,《脾胃论》诊断问题类型的方法主要还是靠症状,题外话描写舌头的地方基本没有。这也是后世中医的一个大发展的地方。

但是有一个《脾胃论》章节叫“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花了很大一个篇幅介绍李东垣根据脉相判断脾胃问题的类型,非常好,再这里给大家拎出来分析分析。

原文:《十四难》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夫: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仓廪之本,营之所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

这段东垣先引用《难经》的话,论述脾胃损伤的人应该注意饮食上的调节,吃的东西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烫,穿的衣服也要跟时令相搭配,不要冻着,也不用捂的太厉害。这个是引子,由寒温再扩展到,其实“风寒暑湿燥火”任何一个气偏胜的话,都能损伤脾胃。这个问题不仅李东垣讲,其他人也讲,比如:金匮要略:大肠有寒者多鹜溏;内经:湿胜则濡泻之类。

所不同的是下面一段,李东垣根据脉象判断邪的类型,而不是根据症状。

这段总结性的东西价值还是很大的。

好几年前写过《解读《脾胃论》系列文八———异曲同工》,这篇文章那一段也是李东垣不多的总结的部分,谈自己常用的几个方子的,大家可以结合看看。

首先要说的是,李东垣先点出来脾胃在右关脉,从这个可以看出,李东垣跟后世医家,已经我们接受的脉学寸关尺分部是一致的,左手寸关尺(心肝肾),右手寸关尺(肺脾命门),跟以前我给大家分析的张锡纯是一致的。《张锡纯的脉诊观(一)》搞清楚他的总纲很重要,不要是不同标准,极其容易产生低级的误解。就像我写的《舌诊十讲》,介绍的很多舌的征象意义跟传统的教科书不太一样,可以通读全书,以我的经验来验证和解读一些现象,而不是用固有的知识去解读书中的一些舌相,产生较大的分歧和不解。从李东垣这个寸关尺分部来看,我们大可以用以往学习的脉学的一些东西来结合。

剖析了分部,再看具体类型,东垣认为如果是弦脉,则可以断为风邪所伤,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芍药甘草汤、黄芪建中汤之类的,这个根据我们以往的一些经验,比如症状可能是肚子挛急疼痛,直接用芍药甘草汤,如果肚子紧,还有一些自汗、盗汗之类的脾胃不足症状,则可以用黄芪建中汤,缓肝舒脾比较好,东垣说甘酸之剂都可以用呀,那么大枣是甘甜的,乌梅是酸的可不可以用呢?当然也是可以的,酸枣仁是酸的可以不可以呢?当然也可以。可以根据伴随症状相应的选用。

如果摸到的是洪脉,那么是热邪所伤,三黄丸(黄连、黄芩、大黄)、泻黄散、调胃承气汤都是可用的,可能出现的症状呢:口舌生疮、心胸烦闷,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这个时候大胆清三焦的热就行了。

缓脉是脾胃本身的问题,湿邪过度,用平胃散加白术、茯苓、五苓散之类的,利小便的都是可以用的。可能出现的症状啊是恶心呕吐、肚子胀,大便溏泄小便少,这个非常常见,很多人会出现喝很多水,光拉肚子,小便不多的情况,要考虑是湿邪过胜,要用利小便的药。

涩脉,为燥热所伤,这个一般人很难摸出来,可以用异功散加当归润肠,或者在健脾的基础上四君子加熟地,都是可以的,只要是甘润的就可以了。

沉细脉,判断为寒邪所伤,可能出现食物不消化啊,腹痛腹泻,拉肚子并且肚子疼,受寒邪所伤的经常疼痛,可以用益黄散(陈皮、青皮、柯子、炙甘草、丁香),或者养胃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都可以,只要是甘热补的就行

不仅如此还叮嘱了一句:前项所定方药,乃常道,如变则更之。这是教人辨证论治,不要机械的套用成方。

东垣这段给我的启示有很多,他不常列举脉学的东西也许不是他不擅长,也许是那个年代的中医更重视问诊,而不是像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样,一搭脉就知道情况了,我推崇的另外一位医家傅青主的大作里面也是的,凭症状处方用药的尤其多,脉相的东西偶尔提提,舌的东西基本没有。其次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来邪气的类型,东垣把他们与弦、洪、缓、涩、沉细相对应,那么内生邪气,比如肝郁乘脾,肝胆问题导致的脾胃问题也会弦脉,这样的内生问题相应的方剂可不可以用?似乎也是可以的,我们如何判断他是内生问题还是外感六淫,似乎光凭一个脉相还是不够的,于是你会发现这个跟舌诊碰到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光凭一样是不行的,还是要问问基本情况。或者李东垣这么分就是五种代指,脾胃问题也许不需要区别外感还是内伤,更重要的是,东垣多阐释的用药原理,是用酸甘药,还是用甘寒、甘温、淡渗药,而不是非要用某某成方成药。

结语:我们既要深入挖掘和精通四诊中的某一种诊法,也要适当了解其他诊法,稍微合参一下准确率要大大提高,似乎其他脏腑问题也可以如此处理,用药方向远远比具体成方成药重要。

阐述很多,收获并不一定很多,但是能够有稍微一点收获都是非常值得高兴的。比如爱好者了解了:饮食穿衣的寒温对脾胃的损伤,我觉得也就是极大的收获了,你可能就突然觉悟了自己为啥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了。

解读《脾胃论》系列之———也看情志

东垣眼中的脾肺关系——解读脾胃论系列

叶氏的脾胃与东垣的脾胃

李东垣治疗阴囊潮湿的秘诀

解读《脾胃论》系列之——出汗

国庆实用贴——过食伤脾胃的治法

书生也用虎狼药———《脾胃论》系列

风药,疯药———解读《脾胃论》系列

解读《脾胃论》系列之:李氏加减十三法

节前巨献:葛花解酲(cheng)汤

煮大方如烹小鲜———解读《脾胃论》系列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九———唯有套路得人心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八———异曲同工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七———脾与胃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六———心胃相关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五———升降气机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四———溲便之变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三)———从其所去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二)———知其所来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一)——接受理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