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至上 不为规避责任——学校防灾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
学生安全,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学生相关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民族的未来。学校必须加强防灾教育,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平安乐园。教育孩子从小就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强化生命重于泰山的意识。这应该是每一个家长,教育工作者,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要形成合力,要牢固树立“加强学校防灾教育,创建平安校园”是“为了生命至上,不为规避责任”的强烈的以人为本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一、防灾防什么
要做好防灾工作,就必须认识可能发生的灾害。防灾简单的说就是防天灾人祸,天灾当然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些是可防可控,有些是无法避免的,有些是突发的,突如其来的。人祸无疑要坚决杜绝,不应该发生。防灾的关键是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1、自然灾害,通常包括雷雨、洪水,风暴,冰雪,地震、失火等自然灾害。做好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预报,预警,预演,进行有效预防;在校园内加强防灾教育,让师生充分认识防灾知识,掌握基本的防灾技能。
比如各类恶劣的天气注意什么?关注天气预报,灾害警报;提前预知天气恶劣的程度。做到针对性的防范。雷雨天气防止雷击;冰雪天气防止摔倒,防止交通意外;大风天气不要走狭长的巷道,不要靠近高空广告牌,高压电等等。
2、疾病传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的因素,关键在于防控。防控得力有效,及时控制,仅仅是天灾;如果防控不力,导致大量传播,将是天灾变成人祸。
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让每一个青少年,从小就熟知公共卫生的系列法律知识,懂法遵法,守法宣法,面对疾病传播,做到依法防控,带头防控,为公共卫生事业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要定期开展校园疾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疾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校医配备和学校医务室建设做出硬性强制性规定;必要时有关部门要与学校负责人签订疾病防控安全责任书,开展定期检查监督和考核。
3、人为伤害,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演变成肢体冲突,少数校园霸凌,倚强凌弱,以大欺小等欺侮性行为导致暴力伤害,甚至是被欺侮的小孩子做出轻生等过激行为。
校园对人为伤害要坚决说不,做到零报告,零容忍。出现校园霸凌、校园伤害的学校必定是管理不到位的学校。学校上下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深刻反思,深入查找原因。在校纪校规及学生的思想教育两个方面肯定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整个学校工作流于形式,学生管理和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工作没有落地,没有实效,纪律松弛,生命安全教育不力。
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出现严重校园伤害事件的学校要限期整改,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纪律责任甚至法律责任。要坚决杜绝校园霸凌和校园暴力伤害。
4、过失伤害,学校的设施设备有安全隐患,校园门、玻璃窗、栏杆、围栏、天地床、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
对学校设施要定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解决;要教育师生按规则办事,按流程办事,特别是有一定危险的实验,体育运动一定要有老师的全程指导和监督,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守规矩,保安全;要建立警示和提醒机制,加强警示和提醒的力度和效度,必要时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增强警示效果。
学生玩笑过度伤害,同学之间追逐打闹嬉戏过度,造成过失伤害。体育运动及实验教学导致损伤,运动及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损伤,要有预判,要尽力避免。
二、加强生命教育
自古以来,都知道“人命关天”。但是对于生命的认识还一直不够清晰。很多人都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认为生命是自己的,自己做主,无需别人过度关心。无视生命所承载的责任。忽视安全,对于安全教育甚至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不要大惊小怪,不会有事的,自己可以把握,过于自信,疏忽大意,酿成安全事故或灾难。
1、强化生命至上意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不能起死回生,生命是无价的。在物质财富与生命安全发生冲突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的生命。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一切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的事坚决不做,发现任何不利于安全的苗头和信息都要及时报警示警,及时化解各种风险。
2、强化生命责任意识。人的生命不完全属于个人,一个人的出生,成长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人的生命承载着很重的社会责任。每个人对父母,对社会都应该有自己的角色意识,角色定位,责任意识。目的是教育每一个学生对生命都要予以敬畏。敬畏生命,要从思想上扎根,行为上重视。
三、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生命至上、不为规避责任。安全教育是着眼于完成自己的责任还是注重实效。在强化追责问责的时代,安全教育不能满足于开了会,建立了制度,明确了责任,设立了安全警示标志,自己尽到了责任。这样层层负责,尽责当然不是坏事。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仅仅为责任而开展的安全教育,这样会严重降低安全教育的效能。安全教育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成长的全程教育,致力于生命至上的教育。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并检验教育的效果。切实对生命负责,对一个人的终身负责。学校安全工作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克服应付思维。
每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校安全十分重要。都知道要强调学校安全教育,然而,学校安全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问题是学校安全教育没有真正的注重实效。更多的是从责任角度去设计安全教育,而非从实效上落实安全教育。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变成了“这个工作我做了,学生再出安全事故就不是我的事了”。有这样的思想是不能从根本上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学校安全教育重在实效,要有针对性;重在落地,不能空对空。
学校安全工作重在“预”和“防”,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防灾教育要从对灾害的认识,研判开始,再到遇险如何做,再到抓日常,开展常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等。
1、灾害研判教育
建立预判,预警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小组,吸纳相关专业的教师,校园周边专业人士参加。对各类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否可控,可抗,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校园内各个区域,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和巡查,及时整改排除安全隐患;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要予以关注,对各种风险性游戏,活动要加强管理和劝导,防止任由发生,发展,导致人为过失伤害;制定各类应急预案;遇到问题及时示警。
建立预防,预演机制。定期开展预防和预演活动,按照应急预案设定的流程,快速反应,有序行动。让一些基本常识入脑入心,遇事不慌不乱。对各种突发灾害做到有序防范。比如日本,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掌握应对地震灾害的知识,懂得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难,如何逃生,终身受益。
2、止损思维教育
一定要加强止损思维教育,千万防止道德绑架,错误引导学生盲目救灾。遇到灾害发生,要量力而行,依据平时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演练的流程进行施救,该报告的先报告,该通过专业人士施救的要及时寻求帮助,不可因为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伤害、次生灾害和更大损失。坚决强化减损和止损思维。
经常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学校作报告,开展培训教育。特别是要接受学生溺水,同伴施救,导致群体溺水的血的教训。比如2015年4月5日下午,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金灶镇新林水库发生一起7人溺水死亡事故,一家人去扫墓,一个小孩洗手不小心掉下水,家人亲戚都下去施救,相继溺水身亡。类似案例较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引以为戒。
对于失火,爆炸,持刀歹徒行凶之类的灾害,不提倡青少年学生见义勇为,冲锋陷阵予以施救。学校在开展宣传教育时,不要过度宣传这类英雄人物,特别是青少年小英雄,以免误导学生超出自己能力见义勇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3、常规安全教育
学校要针对水、火、电、毒、刀、盗窃、诈骗、撞击、踩踏、交通意外、疾病传播、外来不法分子侵入伤害等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开展常规安全教育。
学校要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安全教育主题,认真分析学校安全工作现状。针对防震、防火、防雷电以及防校园伤害、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用电等事故的薄弱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可能的安全隐患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予以整改,使学校的安全工作事事见底,件件落实。
通过每年的“防灾减灾日”,启动全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动员。不断强化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4、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心理特别敏感而且比较脆弱,承受能力差,遇到一点问题就钻牛角尖,想不开。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等。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
学校必须配备心理健康咨询专业人员,开展专项知识讲座和宣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体育运动,吸纳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活动排解和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心理安全在高校尤其要予以重视。时代快速发展,高校学生面临学业、考研,恋爱、情感困扰,就业过程中的慢就业、缓就业、以及偿还助学贷款等等方面的压力,加上疫后综合征,如果一旦遇到其他各种压力汇聚,极易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各种敌对势力、宗教势力对校园的渗透,不良网络环境等等又从某些方面加重了对学生心理安全的不利影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者,辅导员等要特别予以重视,加以防范,开展研究,寻找有效方法,进行精准施策。
四、校园成为安全的典范
校园要成为安全意识和安全氛围最强的地方,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安全,全员抓安全,全程管安全。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安全隐患,无死角,无盲点,无漏洞;走出校园,不忘安全,宣传安全,自己终身受益,影响身边人受益。
1、校园人人讲安全。在学校工作中,将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将“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的精神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
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学校可以重点抓好“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课;组织一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进行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广播;开好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办好一期防灾减灾宣传栏;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影像片;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图片展;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学习安全知识,力求生动活泼。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网络资源的影响力和学生喜欢的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教育。
比如掌握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的专业技能,可以邀请消防大队、交通队、供电局等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学习的更有趣味性,更有说服力,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避险技能。
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安全知识演讲、竞赛、辩论赛,自编自演各种戏剧小品,参观有关安全警示教育展览等等,实现有效的自我教育。
2、校园安全无盲点。校园里面不仅是没有盲区,一个盲点都不能有。校园设施包括栏杆、窗户高度,体育设施,师生生活,饮食卫生,电器设备,实验室安全,危化物,实验废弃物,学生活动,重点部门和部位要定期巡查,专人负责,学校要组织不定期检查;要充分依靠师生,广泛发动师生,开展“校园安全啄木鸟”“学校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等活动,对学校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对于学校开展的校园内大型活动,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对于天气变化,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耐力,都要有充分的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心中有数,要有预案。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社团自己组织的各类校园外活动,要安排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老师指导,要层层建立活动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重点部门和部位要定期巡查,专人负责,学校要组织不定期检查;
要强化变化思维。校园设施不是一成不变的,昨天是安全的,今天也许就有了安全隐患,不知不觉中有了变化。比如电器老化,玻璃松动,墙面砖脱落,水质被污染等等,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安全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对于易坏、易损的地方和部件要定时,专人更换,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定期开展“查找身边隐患”“专项整治纠察员”等活动,积极发现风险隐患,排查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校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地方都要做到万无一失。防范工作要形成机制,通过建章立制织密防护网,筑牢防护墙,层层负责,治标治本,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通过我们的学校安全教育,不仅是让校园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平安乐园,同时要让我们的每一个青少年学生走上社会以后都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技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华德耀(此文系当时代表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参加安徽省减灾委组织的比赛论文,有幸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