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风水源头之经典《葬经》——论方法、生物篇
我们常听到的“风水”一词最早出自郭璞的《葬经》。风水祖师的伟大之处在于给这门神秘的学问起了名字,叫“风水”。
《葬经》这样写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想要弄明白风水的本质,搞懂风水是如何作用影响于人的,或想在风水行业有所建树,《葬经》是必读之经。
原文: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详解】 扦好风水的方法,即葬法。以得水为最紧要,其次就是藏风。因为水是生气 生的,所以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水源长、流量大是与 生气的旺盛成正比的。因此,葬法以得水为上。
所谓藏风,并不是其他风水经典和历代许多术者说的蔽外来“空气流动而成 风”的风。因为这种风是蔽避不了的,更是藏不住的。而这里所说的风是生气噫 而成的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
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是使生气不噫, 防止向四面八方扩散, 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 或进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 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适合人的生活生产, 就谓之藏风。
由于藏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则可以得到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 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原文:
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
虽零散而其深者犹 有聚。
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经曰:浅深 得乘,风水自成。
【详解】 得水固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 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能聚积使其不扩散。
经书曰: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 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的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生气这一概念必须弄清楚, 生气是阴阳二气的总称, 是土生的, 生气又生水, 生气内在的矛盾是阴阳气的对立统一, 是处在不断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之中, 世 界万物是在“斗争----统一----斗争”的往复过程中而产生的,它是“行乎地中” 的, 所以, 在地中的阴阳气才称为生气。
以地球来说, 处在地表外的不称为生气, 而称为万物。水是万物之一,为生气所生,不应称为外气。“气藏土中” ,谓之生 气也不能称为内气。本节所称的外气是以葬法而言,所谓内气,是龙气和龙虎 气。所谓外气,是指堂气,龙虎外的水和隔水的万物都称为堂气,也可以称为朱 雀气。
《葬书》说, “以水为朱雀者” ,可见朱雀不是专门指水。在古代主要指朝 应水和朝应峰,在现代应当指堂前的所有事物。
原文: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
气者,水之母,有气斯 有水。
故藏于涸 (音和) 燥者宜深。
藏于坦夷者宜浅。
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详解】 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 现代话来说,就是地球的表层。以地理术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土, 是生气之母, 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就是说, 土生生气,生气生水。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 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
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 葬深。而在平坦的地方,水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要浅葬。《经书》说:土 发生变化,生气也发生变化,土多质好,生气就多,质量也随之好,水也就多, 质量也就好。
世界万物就是因土的变化随之生气发生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多与 好,是指生物的生长需要而言)
上述是《葬书》说明葬的主旨“乘生气” ,并介绍了生气的概念、性 能以及对阴阳宅的(人)作用,下面便是介绍葬法了。
原文:
葬山之法, 势为难, 形次之, 方又次之。
夫千尺为势, 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
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 百福希一。
势吉形凶,祸不旋日。
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
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详解】 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穴) ,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 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穴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 势最难,其次是观形,方术即理气则比较容易。
什么叫做势和形呢?势与形,统称为形势,也称为峦头。形势就称为形法,理气亦称理法。方,即理气。势是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的静态,静止的现 象称为形。
例如为龙的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属于势。朝应峰砂的尖齐高 耸,方圆秀丽,穴的乳钳窝突就属于形。在本节以远方来的称为势,近处结的称 为形。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势,与近处生气静止所结的静态的形是顺的,即是说什 么来势,就应该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 适应,是谓势与形顺者,主吉。
凡属势与形不相适应的,例如来龙从天而降为 万马奔腾的势,而穴位明堂狭小,超蜂朝水不秀,势与形两不相适应,是谓势与 形逆,则主凶。若势凶形吉,主福不多;势吉形凶,灾祸立至。
由此看来,势 与形要相适应,而且形比势要重要一些。如果屈曲委婉之势立即势止结穴,而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 无以聚内气,内气也就会散于地中。这样的穴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穴位,是 腐骨之葬。
原文: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若原自天。
若水之波,若马之 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
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 斋。
若橐之鼓, 若器之贮, 若龙若鸾,
或腾或盘, 禽伏兽蹲, 若万乘之尊也。
【详解】 如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似隐伏不见,行龙好象中止,而又绵延 相连。其起祖原自天,很高很高,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 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动也不动。
其过峡束气,中间如燕息的 细小。其展气起峰像怀有万宝的庞大,之玄灵活秀丽,好像具有万膳洁斋一 6 样。
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龙的到头静止,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像有帝王的威严。如此择意,令人费解何龙、何势或何形也。
原文:
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
宛委自 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
欲进而却,欲止 而深,来积止聚,冲阴和阳。
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 乘,富如万金。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详解】 地势,是指平地龙,即支龙的趋势。山势,是指山地龙,即陇龙的趋势。平 地龙的趋势是看地表面的脉络,所谓脉原一线,即草蛇灰线。
山地龙的趋势是看 山脊石骨的走向。好像蛇行走一样, 爬向东西又趋向南北, 又复直行, 又再回环。仿佛蹲在那里要等候什么,又好似抱揽着什么东西。又好似欲进而欲退,欲静止 却又深来。
行龙象这样的积止又聚集,阳气和阴气既斗争又统一,即九六冲和的 变化。土是厚的, 水又是深的, 草木又非常茂盛, 这样的来龙, 其贵一定如千乘, 其富一定如万金。
所以经书说:这样形止而气蓄的形势,就可以化生万物,称为 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