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到?
今天,快递收到了一位朋友借给我的书。一本关于质量,一本关于人因。人因工程(Ergonomics或者Human Factors)相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99%都学过,相信工作过的朋友99%都会说工作中没有用过。
看着这大大的“人因工程”四个字,我想起来差不多一个月前,有一位将赴美留学的朋友,问我如何选择专业?她有两个选择偏好:1、运筹学,2、人因工程。
她比较偏向于人因工程,因为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比较有特色的,不容易被别人替代,竞争。而运筹学可能受到数学系、计算机系的竞争。
我问:“你会一直留在美国吗?”
她说:“可能工作1、2年回国吧。”
我的建议是偏向于运筹学。不是我对运筹学极其推崇,只是因为我认为近阶段国内大多数企业不太可能对人因工程有比较大的需求,或者不会把人因工程放在很高的位置(不排除某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吸引眼球、打广告、吸引员工而去大张旗鼓得招聘一两个人因工程师)。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我认为还有很多更加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在没有在解决基本矛盾之前去关注这个,无论企业领导者,员工都会觉得华而不实;也会没有觉得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福利;甚至他们会觉得人因工程师不做什么实事,凭什么拿高工资?
那么基本矛盾是什么呢?
在公司内部,就是员工之间收入和付出的劳动不匹配(对应Marslow的生理上的低层次需求)。在公司外部,就是社会大众之间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购买力不匹配,尤其在某些刚需品上(对应Marslow的生理上的低层次需求)。这些问题需要公司整体、社会整体的决心、智慧、耐心去解决的;绝不是速成,而是一点点的转变、累积而成。
如果整个公司、社会环境在着眼于解决以下问题:
消除公司中偏离制度的不公平的对待、消除社会中偏离制度的不公平的对待(这两者都对应Marslow的尊重的高层次需求)。我觉得这个时候,就是人因工程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不过正在学习人因的同学,不要灰心。因为可能现在整个社会正在经历逆境,人们会选择隔离、逃避、甚至战争。但在慌不择路、一片狼藉之后,人们总是能够冷静下来,选择携手重建,让世界变得更好!
↓↓↓原文链接中是能让世界更加美好的工业工程师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