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绿皮车,留在心底的记忆
绿皮车,留在心底的记忆
昨天,到正在建设的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遛遛,一处景观勾起心中的记忆。
位于驸马沟上游的这段景区,旁边就是以前的漯阜铁路老线路,新的漯阜铁路线路南移6公里左右,这条老线路闲置了,铁轨已经拆除,留下的是长满野草的路基。
曾经的漯阜铁路绿皮车,直到步入2000年才基本淘汰,为留下那段美好的记忆,汾泉河湿地公园在老漯阜铁路旁边,打造了一处绿皮车展览景观,供游人参观,也是对当年的绿皮车的怀念吧。
看到眼前的绿皮车,既熟悉又陌生,熟悉说是当年没少坐,陌生的是好多年没见过了。
记得第一次坐绿皮车是七十年代,大哥在南京军区当兵,母亲带着弟弟和我,去南京看大哥。
当时,先半夜起来,父亲用架车拉着我们,去太和县城,乘坐公共汽车到蚌埠,然后半夜从蚌埠坐火车到南京。模糊记得,我身高够着买半票了,为省钱,母亲也没给我买,好在上车检查不严,到了车上也没座位,人多挤的要命。第一次坐火车,害怕,紧张,紧拉着母亲的衣角不敢松手。
第二次坐绿皮车是八十年代,大哥退伍到巢湖兵工厂工作,母亲带着我去巢湖看大哥,从太和坐公共汽车到蚌埠,然后坐火车到巢湖(当时叫巢县),半夜才到巢湖。
第三次坐绿皮车是1983年当兵入伍时,从阜阳火车站坐的闷罐车,然后在淮北符离集换成绿皮车,一直坐到河北保定于家庄车站下车。部队营房紧靠京广线,夜里过火车多,汽笛声像猪叫,常常半夜惊醒,很不习惯一阵子。
后来就坐的多了,节假日去保定玩、去廊坊炮兵导弹学校学习,去北京送稿子以及探家等等。
最难忘的坐绿皮车,是1988年去扬州见初恋,从石家庄一直站到南京,估计站了近二十个小时。那时候人特别多,根本买不到座位票,为找到座位,好多人都是挨着问乘客,你到哪里哪里下车,问到在下一站下车的,就站在乘客旁边,等人家下车赶快坐上去。咱是军人,也不好意思那样,只能一直站着。
最惊险的坐绿皮车,是1989年去承德。当时我在连部当文书,一天晚上9点左右,我刚洗了脚,准备休息,营长突然来到连部,让我去承德平泉县找连长(连长当时在老家休假),和连长一起去找连队的一个兵,据说是跑回家了。一刻也不能停,立即去望都县坐火车。我连袜子也没来得及穿,指导员给我钱,通讯员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就出发了。
一路上,通讯员累的气喘吁吁,紧赶慢赶,到了望都县火车站,老远就看见火车已经徐徐开动,我急忙翻过护栏,奔跑冲了过去,正好看见一个车门列车员正准备关闭车门,我忙挥手高喊:“有紧急军务,不要关门”!
列车员见状,半关的门停了下来,我嗖地窜上去,紧攥住门把手上了车,好险,在慢几秒钟就完了,上车后,才把车票给补上。
最惬意的坐绿皮车,是九十年代,退伍后我在项城工作,每次回老家,从项城站坐漯河发往阜阳的火车。
项城到太和,也就是八、九十公里,中间停靠八站,有郑郭、沈丘、赵寨、纸店、宋阁、界首、三角元、太和,绿皮车最快时速不到60公里,一般时速也就是40公里左右。火车上的人也少,不过车上到挺干净,坐在车上,火车晃晃悠悠,不紧不慢,望着窗外,绿意正浓,沿途庄稼一眼望不到边,美景尽收眼底,若是在冬季,绿油油的麦地里,还能看到野兔奔跑,野鸡游荡。
绿皮车,严格地说,承载了七零后以前人们太多的记忆,那段挤绿皮车的经历,总是挥不去忘不掉,不管现在及将来交通工具多少发达先进,绿皮车,总会不时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