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复兴公园的名人影踪

沪说第十三期·不定期更新     名园故事系列

字数约3000

·

挖掘名人故居是随时会有惊喜的事情,就在定名“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名字时,无意中发现那部著名的同名电影的主演,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生前竟然也曾在复兴公园北面南昌路136弄里住过,而且那条巷弄还住过不少电影界的人。这也正是本文的一个注脚,无法面面俱到,只是给看官一个引子,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实地走一走吧。

以下请看原文:

复兴公园,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划掉,黄浦区)。1909年建立,原名顾家宅公园,是个纯法式公园,一直被华人俗称为“法国公园”,1946年在抗战胜利之后定名复兴公园(汪伪时期曾名大兴公园)。复兴公园不仅自身很别致,周围也密布着各式各样的西式建筑——法租界有不得营造中式建筑的限制,有洋房也有公寓。而其中也曾有过无数名流入住,虽然很多都只是短期居住,如都市背包客巴金先生(在上海留下故居无数),翻译家傅雷等(在园北和园东有两处)故仅在此处小提一句,也留下过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第一套婚房,胡也频与丁玲的爱巢,同时也吸引过刘海粟、黄宾虹这样的绘画名家在旁落脚,到此写生。而且至今还有中山故居周公馆等,供人参观。但是,青山遮不住,一江春水终归还是东去了,复兴公园虽不复昨日辉煌,但回味可依然无穷。随我们慢慢回看那二三十年最美好的岁月。

复兴公园即景五处(作者自摄,拼贴,修改)


另:文中可能反复提到的四条路名与今天的路名作一对应

马司南路 Avenue Massenet

纪念法国作曲家马斯奈

今名思南路

·

辣斐德路 Rue Lafayette

纪念法国民权思想家拉法叶特,

今名复兴中路

·

环龙路 Rue Vallon

纪念1912年为了不伤及观众,选择与飞机一起在上海跑马厅坠亡的法国飞行员

Rene·Vallon

今名南昌路

·

吕班路 Avenue Dubail

纪念法国驻上海领事Dubail

北段今名重庆南路,南段今名鲁班路

大修馆出版社《上海历史导览地图》中标出的名人故居


1911-1924年,捷足先登的大人物们


思南公馆东苑(作者自摄,谷歌随机修图效果)

最早在法国公园边入住的可能是民初传奇人物陈其美,他的旧宅位于环龙路铭德里(老渔阳里)5号,时间大约是1911年,他是辛亥革命在上海地区的关键人物,也是蒋介石政治上的蒙师,后来此处旧宅被用作中华革命党总部,孙中山在此东山再起。

孙中山纪念馆中陈列的陈其美相片及孙中山发给他的起事电报

1914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与法国当局签订协议,以不窝藏革命党人为条件允许法租界拓展。最终,法租界一路扩展到徐家汇,法国公园一带也被囊括其中。最早在法国公园边置业的名人据说也正是袁世凯,在马司南路和辣斐德路交界的一处别墅一直被人称作袁世凯公馆,但多半可能是个误会。

而孙中山先生在稍北的马司南路和环龙路东南口寓居,与曾经的临时大总统名号相比,略显寒酸。而那座环龙路孙宅,后来因为管理疏失,已经夷为平地,如今是科学会堂思南楼停车场。

1918年,在多位爱国华侨的资助下,孙中山在莫利爱路(Rue Morriet,纪念法国作家莫里哀,今名香山路)和马司南路的东南口置办下一幢小楼。此宅是孙中山最后一个家,联俄联共的政策就诞生于此。他1924年底赴北京,与冯记北京政府商谈期间,染疾不治。遗孀宋庆龄此后一直寡居此地,直至淞沪抗战爆发。1945年后一直为纪念中山先生所用。今天的香山路东侧已经设置铁门,整体设计为中山故居景区对外开放。而路名香山也正取自孙中山的故乡。其哀荣之盛,自辛亥后无出其右。

孙中山故居及纪念馆(作者自摄,经谷歌相册拼贴修改)

1919年,被北大除名的陈独秀在环龙路铭德里(当时仍称渔阳里)2号住下。陈独秀在此继续办他的《新青年》。陈独秀在上海开创了党小组之后,很快又于1921年离开上海南下开始四处传播理想。但这两年在上海的经营却至为关键,因为就在同一年,中共“一大”在法国公园东北不远处的望志路(Rue Wantz,今兴业路)召开了。

说起这条铭德里(今南昌路100弄),7号曾住过杨杏佛8号住过叶楚伧,加上5号的陈其美,住过四位近代史名人,还真是出将入相的地方。

位于今兴业路上的一大会址,距离法国公园也很近(作者自摄,修改)

1924年郭沫若也在马司南路与环龙路相交的地方住过两年多,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故居也在附近,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上海指挥部也在环龙路上,此时也正是国共合作的蜜月期。

法国公园的雅称,也正是因为其法式园林的特色

1927-1932

纷至沓来的文化名流和八卦

淮海中路和重庆南路路口的培文公寓始建于1923年,

是法国公园周围地产开发的先声之一(作者自摄,修改)

在1920年代尾声,又迎来了一阵文化界名流入住法国公园附近地区的浪潮,1927年,名人辈出的环龙路上迎来了一位大诗人,他是留美博士,在剑桥游过学,私生活很精彩,正带着他那位新婚燕尔的千金陆小姐入住环龙路上的花园别墅,他正是诗人徐志摩,此时他担任的是光华大学的教授,光华大学是从圣约翰大学中独立出来的进步大学,还真的需要一位很自由派的教授。

徐志摩与陆小曼(网络图片)

同年(一说1928年),在当时法国公园南部的辣斐德路西段,建起了一片新的住宅区,名叫辣斐坊(后随路名改称复兴坊),其中有一处为廖仲恺夫人何香凝的故居(8号),进步人士史良后来也入住与之为邻(1号)。

辣斐坊今景(作者自摄,修改)

1928年,丁玲告别了挚爱的冯雪峰,与挚爱她的胡也频从杭州来到了距离法国公园一箭之遥的萨坡赛路(今淡水路)入住。他们与早先住在马浪路(今马当路)的沈从文,一起创办进步刊物《人间》和《红黑》,后来干脆一起租住萨坡赛路的另一幢房子。丁玲与胡也频住二楼,沈从文和母亲、妹妹住三楼。后因经济窘迫,丁玲和胡也频于次年离开了这里。

丁玲、胡也频与幼子蒋祖林的唯一合影(1930年,网络图片)

1929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周围似乎出现了一些桃色新闻,搬去往更西边的四明村。也就在这一年,画家黄宾虹在西门路吕班路口租了一间房。来自台湾的著名画家陈澄波也在西门路一带活动,直至1933年。上海的这四年是陈澄波绘画生涯的重要时期,也是他未来回归乡土,艺术踏上巅峰之前的铺垫。后,陈死于“二二八事件”。

陈澄波的画作“法国公园”,1933年

左翼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复兴公园南门斜对过,吕班路辣斐德路上的吕班公寓(今重庆公寓)小住过一段时间,却被人一直记录着。

位于复兴公园斜对面的重庆公寓(作者自摄、拼贴、修改)

1930年,邹韬奋入住了吕班公寓南边的万宜坊,今天在这里有“韬奋纪念馆”来纪念他在这里的生活。而在他的众多邻居中,有一个小姑娘日后要勇敢地卧底去刺杀汉奸,她叫郑苹如,《色·戒》中“王佳芝”的原型,。

1931年,胡也频被捕,并于2月17日在龙华被枪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丁玲带着乳名“胡小频”的儿子,投奔了翻译家冯达,丁玲精彩跌宕的人生仍在继续。而她的这个时代却悄悄落幕了。

萨坡赛路今景(今淡水路,作者自摄,拼图,修改)

1932-1941 末日前的孤岛


30年代的吕班路,圣伯多禄堂和震旦大学(唐振常作品,1922-2002)

“一·二八”事变让上海一度战事吃紧,即便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战争的阴云也丝毫没有散去,但黄金十年还在延续,名流的到来依然如故,对于他们而言,法租界是至少是安全可靠的孤岛所在。

复兴公园对面的巴黎公寓今景(作者自摄,拼图,修改)

同在1932年,梅兰芳入住了马司南路上一座较深的宅院,据说他的要求不过是安静而不讲究的房子。这片小区就是义品村,位于辣斐德路以南,马司南路以东一带,是当时法国公园周围面积较大,开发比较晚,条件较好的居住区;由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义品洋行(Credit Foncier d'Extrême – Orient,存在于1907-1959年)投资建造,因此得名,该公司在法国和比利时位于远东的租借地内都小有名气。这义品村的房子正合梅老板的心意,而他这一住就住到了建国后。

义品村内也住过不少其他各界名人,近些年有部分改为思南公馆,成了上海一个传统与时尚融合的商业新地标。

由义品村改建而成的思南公馆(作者自摄,拼图,修改)

1934年,失去东北的少帅张学良在法国公园西门高乃依路上小住数月,据说是安置自己的新欢赵四小姐。次年他就离开上海,去往西安了,在西安事变后他就失去了人生自由,永远告别了这幢小白楼。此楼目前是荷兰驻上海领事的官邸。

不知道这座小白楼的渊源,故而只有这一面北墙

1935年,画家刘海粟也在辣斐德路和吕班路交界东段的一所房子里旅居一段时间。

在这波名流入住的浪潮中,来得比较晚的是柳亚子,他也入住了义品村沿辣斐德路的一幢房子中,而这幢房子的主人正是冯玉祥。同年,演员赵丹也搬到了环龙路和马司南路西侧的锡荣别墅。

至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政要们都带着家人西迁,而其他名流们则随着时代的波动,有的跟着迁走,有的留下隐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租界孤岛瞬间崩塌,游人趋之若鹜的法国公园成了日军的训练场,再也不是谁的乐园了。

法国公园建立之前(1909年)的简图,当时华龙路(Rue Vovron,今雁荡路)与吕班路相通,后环龙路以南段被包入园中,南北两端就成了今天复兴公园的南门和北门。

1946- 毕竟东流去

周公馆内的领导人题词

待抗战结束,“法国公园”更名为复兴公园,除了未曾搬走的名流,甚少有新入住的,可能只有国画大师林风眠等不多的几个。因为这一带房子略显老旧,人口渐多,市井气息也渐浓,慢慢变得不适合名流在此定居,更多人跑去沪西置业去了,而这二三十年的高贵说过去就这么过去了。

1946年,在义品村内,临近马司南路上的一幢别墅内住进了一些与这些名流不太相似的人,他们来自延安,来此为了方便与南京方面进行联络。这里长期主持工作的人是周恩来和董必武,为了掩人耳目而俗称为“周公馆”。但随着内战很快重开,一年后这里也就闭门谢客了。

不过等到1949年,他们又重新成了这里的主人。掐指一算,这里很有可能是上海唯一一座免费参观的小洋楼——免费领票参观;在小楼里周游一圈之后,还可以去院子里透透气,瞻仰一下周总理的塑像,然后去车库看看他在上海出行的座驾

周公馆也是一座精致美观的小洋楼(作者自摄,拼贴,修改)

来者犹可追

1985年,复兴公园东北角竖立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塑像,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袁童鞋透露,他的红领巾和绿领巾就是在这里戴上的。

尽管过去曾被人比作上海的卢森堡公园,但如今的复兴公园已经没有太多法国公园的恬静与优雅,多的是跳广场舞、唱戏和在地上写书法的中老年人,和别的公园没有太多的不同。曾经名流如云的法国公园竟再也吸引不到那么多名士了,只留我们去凭吊过往中那淡淡留痕。曾经南边临近华界的工厂与民居混杂的贾西义路(今泰康路)跳出了一个田子坊,东边望志路两边的老石库门房诞生出了新天地,却衬托出昨日高贵的法国公园今天的落寞,只有一座思南公馆,支撑着一个世纪来的高贵记忆。

田子坊生活趣味与艺术的结合(作者自摄,拼贴,修改)

暑假回国期间,去了好多次瑞金医院,也正因为这样的机缘才去了暌违十年的复兴公园和以为很熟悉却根本不算了解的思南路,淡水路,复兴中路、雁荡路一带徜徉多时,如今也算是回味无穷。复兴公园的东面,南北高架桥在旁的凌空而过,正如一把长刃的刀片,在天上划出一道时空的河流,滚滚车流就像春水满江,向着不同的两个方向,奔流而来者犹可追,缓缓而去者不可谏。不必寻觅和哀叹昨日业已失去的美好时光,只要把握好还要去经历的那些美好前程。

简单地说,有一个美好的地方,如果它还在,就去看看吧。

-完-

今昔复兴公园

附:

复兴公园附近居住过的名人不完全名录

颜色较浅的是文中没有提及的

政界

孙中山

宋庆龄

何香凝

张学良

周恩来

吴稚晖

叶楚伧

陈独秀

柳亚子

陈其美

杨森

卢汉

薛笃弼

李烈钧

董必武

何香凝

张静江

陈群

文人

丁玲

胡也频

沈从文

徐志摩

傅雷

郁达夫

巴金

丰子恺?

阿英

蒋光慈

画家

刘海粟

黄宾虹

林风眠

陈澄波

张充仁

演员

梅兰芳

赵丹

蓝苹

白杨 应云卫

社会活动

史良

邹韬奋

史沫特莱

杨杏佛

胡敦复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上海指挥部

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

其他

陈洁如

黄金荣

郑苹如

郭沫若

沪说城事

【沪说】百年故事:从极司菲尔花园到中山公园

【城事】上海东站揭开神秘面纱

【沪说】纪王:回外婆家还有最后3公里

【城事】微小说:当上海申办2040年奥运会之后……

【沪说】莘庄1988

【城事】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概念方案发布!

现代图片及题图(“复兴公园西门”)均为作者自摄

历史图片未经注明“网络图片”均来自:Virtual Shanghai Project

陈澄波画作:http://ravenel.com/

参考《上海名建筑志》《上海历史导览地图册(日)》等文史资料

参考“艺文奇才傅雷的上海足迹(载于上海观察)”等媒体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