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他甘愿放弃回城机会,娶了陕北婆姨,培养了两个大学生
在陕北佳县马家店我见到了姚海峰老师,姚老师退休之前是一名小学老师,他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师,从马家店走出去的学生多半都是他带出来的,而且有很多学生都考上名牌大学,因此马家店又被称为“状元村”。
尽管姚海峰老师已经退休了,但是他现在依然资助着两名大学生,姚海峰的儿子和女儿都非常有出息,儿子是村里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博士毕业之后在北京大学当了老师,女儿考上了西安交大,现在是兰州大学老师,儿子和女儿都选择当老师,这和姚海峰从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姚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才是祖国的希望,老师身上肩负着这个使命”。
对姚海峰老师的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遇到像姚海峰这样的好老师。
姚海峰是1968年插队来到了马家店,在马家店一待就是53年,当时姚海峰作为六八届高中毕业的学生,来马家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最后只有姚海峰一个人留在了陕北。
来马家店插队的知青一共有十五人,其中有三名女知青,有两名是姚海峰的高中同学,刚来马家店的时候,大家伙都不太适应陕北的生活,首先是气候比较干燥,只要刮风黄土满天飞,其次就是生活上的不习惯,马家店多数老乡都是住在窑洞里,知青们也只能跟着住窑洞,窑洞虽然冬暖夏凉,但是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耗子多,晚上睡觉都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为了彻底解决耗子,知青们是没少想办法,耗子只有晚上才出来,大家伙刚开始是往耗子洞灌水,可是依然不见效果,要想彻底消灭,是很难的,因为窑洞周围多半都是山地,这很容易招来耗子,而且耗子繁殖能力很强,最后大家一起想办法做了一个正方形的木盒子,里面用铁皮包裹,在里面摸一层油,里面放上食物,木盒子上面放一块小木板,中间是隔断的,只要耗子上去就直接掉进了木盒子,这个办法挺奏效,短短一个月耗子少了不少。
1971年县里要招一批有学识的年轻人入伍,按照人数每个大队分到了三个名额 ,因为马家店知青比较多,比其他大队多了一个名额,马家店符合条件的青年一共有八十五人,加上知青总共有一百人,但是只有四个名额,大家谁都想去,这可难为队长马志奎了,马志奎本来想把四个名额全都留给知青,因为知青无疑是最合适的,但是有些人不同意,为了公平起见,只能采用投票的方式,最后知青只拿到了一个名额,这个人就是姚海峰,最终姚海峰把这次机会让给了同学李浩,因为李浩家境不好,人又很老实,姚海峰觉得李浩很合适。
姚海峰在马家店口碑很好,姚海峰来陕北第一年就因为干活受了伤,当时队长马志奎安排知青去开垦荒地,当时干活的时候用力过猛把镢头头甩了出去,砸在了自己头上,当时把知青下坏了,血顺着姚海峰的脸颊流下了,姚海峰当场就昏迷了,大家伙赶紧把姚海峰送去了医院,当时队长马志奎驾着马车,带着自己的儿子马明远和姚海峰同学王伟明,一起送姚海峰去的医院。
医生说姚海峰因为流血过多需要输血,可在当时没有人的血型和姚海峰配得上,去调血又来不及了,队长让儿子回去叫来了全队的人,有三名老乡给姚海峰献了血,半个月之后姚海峰出院了,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姚海峰的想法,他被老乡感动了,姚海峰第一次流泪了。
1974年马家店小学代课老师李明退休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老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姚海峰毛遂自荐,最终顺利成了马家店小学的代课老师。
到了1976年姚海峰经过队长马志奎介绍,认识了队里一个姑娘马晓燕,马晓燕父亲是农民,家里只有她和父亲两个人,马晓燕从小没有读过书,但是为人善良,在给姚海峰献血的老乡中就有马晓燕,而且她献的最多,当时差一点就晕了过去,马晓燕从小跟着父亲干农活,虽然土里土气,但在十里八乡是一个非常懂事孝顺的好女孩。
和马晓燕认识一年,两个人就结婚了,当时姚海峰就已经决定了要留在陕北了,到了1977年,很多知青都考上了大学回到了城里,妻子马晓燕想让姚海峰也试一试,姚海峰说“考大学的事情,还是以后由我们的孩子来完成吧,我是没这个机会了”。
婚后第二年姚海峰的儿子姚努力就出生,给孩子起名努力,姚海峰就是想让他干什么都要比别人努力,一切靠自己,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小家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幸福,第四年女儿姚婷婷也出生了。
姚海峰从小就教育孩子,做人要知恩图报,要心地善良,两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很努力,也很听话懂事,1982年姚海峰从临时代课老师终于转正了,因为当时有留守知青就近安排工作的政策,本来给姚海峰安排到了农林局工作,因为姚海峰不想离开马家店就继续当了老师。
姚海峰之所以不想离开,一是因为这里的孩子,二是他觉得孩子才是祖国的希望,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里的孩子都能从大山里走出去,将来能够为祖国多做贡献。
当时马家店上学的孩子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太穷了,另一方面是教育意识淡薄,姚海峰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上不起学的自己出钱,从马家店出去的孩子,姚海峰都会送他们一句话“不管走到哪里,永远要做一个有良心,有热血的人,如果有一天你们出息了,记得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5年姚海峰儿子和女儿先后考上了清华大学和西安交大,马家店一共走出去了一百多名大学生,这一切都离不开姚海峰的辛苦付出。
现在姚海峰退休了,有时间就会去趟北京,去老家看看自己的亲人,姚海峰曾经说过“陕北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找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