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丨飞花令——爱
今天我们来认识【爱 ài】这个字。
【字形演变】
“
”是“愛”的本字。
,金文
(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
(心,同情、疼惜),表示疼惜、呵护,倾诉柔情。篆文“
”
将金文字形中的“欠”
写成
。繁体篆文“愛”
再加“夂”
(倒写的“止”,行进),表示因疼惜对方而奔波。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欠”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简体楷书“爱”
采用行书字形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
和“夂”
简化成“友”
。楷书由“愛”简写成“爱”,不仅导致金文字形中的“欠”形
(温柔的呢喃)消失,连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形
也消失。
【书法名家】
【字词释义】
〈动〉
1.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2.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爱施者,仁之端也。——《说苑·说丛》
君子自爱,仁之至也。——《法言》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公夫人甚爱女。——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韩愈《师说》
非疏骨肉爱过客。——《韩非子·五蠹》。
3. 男女间有情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诗四首》之三,见《文选》卷二十九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战国策·齐策》。
4. 喜好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袁枚《祭妹文》
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5. 爱护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好自将爱,一年便健。——《三国志·方伎传》。
6. 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
如:爱发脾气;爱下雨
7. 爱惜,珍惜
爱莫助之。——《礼记·表记》。注:“犹惜也。”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苏轼《留侯论》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不爱死,义也。——柳宗元《驳复仇议》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爱身(爱惜生命,贪生怕死)
8. 舍不得;吝惜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9. 又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爱吝(爱惜,吝啬)
10. 贪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岳飞传》
11. 友爱
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
12. 怜悯、怜恤、同情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名〉
1. 惠;仁爱
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
又如:爱惠(仁慈恩惠)
2. 尊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
3. 姓
【字的故事】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解读: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爱是一缕春风,温暖着每一个走过严寒的人的心,爱是一把火炬,照亮了每个历经黑暗的人的旅程;爱是一个港湾,安抚着每一个远航归来的游客。如果人人都具备了爱的美德,那么生活将会更加绚烂多彩!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也用心感受他人的关爱吧!
飞花令的由来
“飞花令”究竟是什么?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酒令是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现代版“飞花令”,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即可。无论古今,“飞花令”不仅需要反应力,还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和诗词储备作支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