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补泻

补泻一词,在中医术语中由来已久,这个词用于中医内科方药比较多,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中药是直接口服药物,有外在的补给,配合中药的药效,理解补泻不难。

但是针灸,要谈到补泻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中药有外在的补给,你针灸就单纯的扎针就能够补泻了?有时候令人费解,难以理解。

说到针灸,大家可能想到医生通过针刺,沟通天地能量、或者医生通过针刺使用自身“功力”为患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能够通过针灸使用“能量”为患者进行治病的医生万里挑一。当然了,针刺本来就是一个耗神、耗气、耗力的过程,要求针灸从业人员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保护好自己,才能够更好的为更多的患者进行服务。

今天主要讨论针灸如何进行补泻?(排除外在的天地能量,单纯的通过针灸医生的操作从而达到补泻的目的)

在开始之前得思考清楚,何谓补?何谓泻?补什么?泻什么?最后,如何实现补泻?本文主要围绕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进行讨论。

1何谓补?何谓泻?

单纯的字面意思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补:补充、补给、补益;泻:疏泄。不难看出,补就是做加法,而泻就是做减法。通过辨证,明确患者具体病因病机,此病是需要补还是需要泻,也就需要加法还是减法,根据具体情况再行补泻。

2.补什么?泻什么?

人体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正常运转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功能结构以及各种营养成分等等维持运转需要的东西。反正,人体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多余的东西,这些多余的物质会阻碍人体的正常运转。因此,缺什么,补什么;多了什么就泻什么。

3.实现补泻的前提?

由于针灸的特殊性,针灸直接调动患者的气血进行治病,可以说是拆东墙补西墙,调动身体相应的气血达到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气血极度虚弱,墙都没有了,何谈拆墙。

所以,实现补泻的前提是有墙可拆,也就是患者的气血不能极度虚弱,要求患者气血能够保证可以调动到病变部位且不能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

4.如何补泻?

前面说到,补就是做加法,泻就是减法;那么补泻就是一个聚气和散邪的过程;需要补益,就把人体的气血聚集过来,对局部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补充,以达到补充局部正气、治愈局部,使局部功能发挥正常,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从而达到补的效果。而泻是做减法,把局部多余的物质、邪气排出去、使其离开局部。这个泻有两种理解:一是通过引导使多余的成分排出人体(比如:放血疗法,通过刺破人体毛细血管,把淤血直接排出人体,对相应部位进行直接干预治疗);另外一种途径是把邪气散到更大的范围之中,邪气聚集在局部,会形成邪盛正衰的对比,但是把邪气散到更大的范围之中,对邪气来说,它是一个被稀释的过程,邪气对于周围正气来说,正气的量不变,但是相对来说邪气的量变小,从而改变正邪的对比结构,使正盛邪退,从而达到抗御病邪,鼓荡人体正气,最终实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因此,补泻就是一个聚散的过程,通过聚散的作用,使气血达到相应的病变部位,或者使邪气直接排出体外,又或者使邪气布散到更大的范围之中,从而改变正邪的对比,达到正盛邪退的目的,最终治愈疾病。

7.如何聚散?

(1)针刺得气后,自行调节,自行补泻:腧穴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针刺得气后,针刺疏通患者经络气血,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不再进行任何操作,让患者自身气血进行调节,该补则补,该泻则泻。

(2)针刺得气后,通过穴位的功效、穴性进行补泻:每一个穴位都有相应的功效,有自己独特的治疗偏向,在针刺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通过选取不同的穴位,以达到补泻的作用。比如:大椎、曲池有泻热的功效,而气海、关元有培补元气的功效;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恰当腧穴进行针刺,以达到顺应病情,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

(3)针刺顺序:针刺的先后顺序,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从业者没有引起重视,其实针刺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影响针刺的补泻。《针灸大成》云: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该法的操作是进针后须得气,要达到治疗的目的,必须控制针感的方向。若使针感上行,用手指挤压关闭下方。反之,使针感下行,则用手指按压关闭上方。通过这类刺激手法,以达到引气、使气至病所的作用。在针灸治疗疾患过程中,通过这类治疗思路,临床中可以不用挤压使针感上下传导,可以通过针刺的先后顺序,使气随针行,以达到实现相应病变部位补泻的目的。

(4)针刺手法轻重:行针手法,最简单的量化标准就是轻重(患者自身的感觉、医生操作的强度以及操作时间),这个地方的轻重不是单一穴位的手法轻重,而是在全部腧穴针刺中手法量化对比后的轻重比较。例如,一个疾病针刺的腧穴中,均针刺得气后,这个时候他们的刺激量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每一个腧穴手法比其它穴位的刺激量大,那么刺激量大的腧穴调动的气血是不是比其它穴位多(针灸讲究神导气,通过针灸刺激,反馈到患者自身内在的感受,患者注意力集中在刺激部位,这个是神的范畴,神聚集在刺激部位,那么刺激部位相应的气血也随着神的集中而集中)。通过这类思考,在一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把气引到相应的部位去,那么这个部位腧穴刺激手法应该较其它部位重;如果想把某一个部位的邪气散到更大的范围之中去,那么在操作过程中,除了有邪气的部位,其它腧穴均可以使用较重的手法进行刺激,以达到把病变部位邪气散开的目的,从而进行补泻。

(5)拔针顺序:拔针顺序其实和针刺顺序是一样的道理,如果需要聚气补益,那么可以先拔远端腧穴,最后再对局部腧穴进行起针;反之,局部需要散气,先取局部,再取远端。在取针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针刺手法的刺激,从而加大补泻的作用。

以上是临床中针刺操作关于补泻的一些思考,当然了,在临床中,还可以加上其它的补泻操作:迎随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等。以期达到最大的补泻作用,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针灸临床现在面临着很多问题,患者的不信任、恐惧;从业者参差不齐等等很多因素。都是我们面对的。唯有面面俱到,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从每一个点去做精、做细,把针灸的最大效应挖掘出来,这是现阶段每一个针灸人该为之思考的问题。

(欢迎补充、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0)

相关推荐

  • 针灸调气不得气的原因

    问:脏腑疾病如果出现郁滞,无论是痰郁还是气郁.血郁,不用药,是不是用针的效果就差? 李玉宾:用针调气更快.更便捷.但是用针呢,有时候有形的.黏滞的郁结,确实不容易祛掉,这是它的短处,效果就差一点. 沈 ...

  • 针刺手法的临床意义到底是什么?

    针刺手法的临床意义 针刺治疗是以毫针等针具(以毫针为主)刺激经络腧穴,缓解和减轻临床症状,促使疾病痊愈,恢复机体健康的医疗技术和方法.针刺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治疗部位.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等.其中,治疗 ...

  • 针灸呼吸补泻与疾徐补泻复合手法的快速掌握

    针刺补泻的前提是得气,得气的前提是取穴准确.除了井穴外的其他腧穴我们都要求针下得气,这种得气不是病人酸麻胀痛,而是医者有针与病人气交感的感觉. 另外,在针刺之前一定要认真揣穴.古人认为经脉行于人体就如 ...

  • 针灸三才补泻法,古典针灸必学

    针灸三才补泻法,古典针灸必学

  •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29 第十章 针灸的补泻效应

    针灸的补泻效应 学生:艾灸和针灸如何来完成补泻? 李辛:等你的感知力越来越细微后,直接能够知道.我在大学毕业之后,每个周末就帮妈妈做艾灸,当时还帮一个老师灸.有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在他后背艾灸膀胱经穴 ...

  • 针灸常用补泻手法介绍

    稻田报告 2020-10-20 来源:针灸龙哥 ID:AClongge 作者:针灸龙哥 这是针灸常用补泻手法介绍,建议初学者收藏. 针刺补泻手法是针灸的核心,针灸的疗效除了穴位的选择,补泻手法也是决定 ...

  • 针灸的补泻就是轻重快慢吗?中医炁针的补泻之法分享之补泻分述

    针灸的补泻就是轻重快慢吗?中医炁针的补泻之法分享之补泻分述

  • 朱燕中 | 针灸之补泻具体方法

    朱燕中 | 针灸之补泻具体方法

  • 【针灸的补泻手法】

    [针灸的补泻法] 针灸在临床上是有补法和泻法的.先说针,针根据进针部位的快慢轻重等是有很多补法和泻法的.比如说最常见的有捻转补泻.如果捻转的速度很快,捻转的幅度特别大,这种的手法特别强,我们认为是泻法 ...

  • 针灸如何补泻【一点资讯】

    补泻一词,在中医术语中由来已久,这个词用于中医内科方药比较多,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中药是直接口服药物,有外在的补给,配合中药的药效,理解补泻不难. 但是针灸,要谈到补泻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中药有 ...

  • 中医针灸经典补泻手法

    补泻 <素问遗篇>补肾俞注曰:用圆利针,临刺时咒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闭理.念三遍,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针至三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受针入咽气三次,又可定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