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很努力,让99%的人100%焦虑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朋友圈有一种流行“病”,叫:努力焦虑症。
患上“努力焦虑”的人,会持续出现间歇性努力和时不时后悔的症状。
比如:
玩了一上午手机,突然就慌了,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于是掏出资料开始看。
看了半小时资料,听到一声手机响,马上又掏出手机,一不小心,就从消息页面回到了短视频页面,开始沉浸地“刷”起了视频。
不知不觉中,时间又过去了几小时,于是,又开始了深深地自责,应该要自律一点,不应该放纵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殊不知,这种反复的间歇性努力,只是为了缓解我们持续堕落所带来的焦虑,久而久之,这种焦虑将促使我们,开始自我表演,自我欺骗,最终演变为可怕的自我消耗。
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努力是对的,但当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只放在努力上时,一切都会变了味。
我们的努力,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偶尔好受一点,所以它并不能持续,而是一场间歇性的艺术表演。
这么说,可能有些残忍,但大多数人其实知道这个真相,却不愿意醒来。
因为总有人一边在羡慕着别人的高收入、高自律,一边却无法沉下心踏实努力,只是高举着“努力”的口号,反复地陷入“表演”的怪圈。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我们又何时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所以,请记住:
每一个我们所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着我们所没有熬过的苦,别让我们的努力,总是发生在下一刻。
心理学上说: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又经常给自己过高的评价,最后导致我们在对待一些困难的事情时,总是从一开始就严重低估了它的难度。
所以,原本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的潜意识会自认为自己很强,半年就能搞定。
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当我们满怀激情、充满斗志地去做一件事情,真的努力了半年后却发现,目标怎么还是那么远?
于是,很多人就会掉入“自我否定”的怪圈中,从“鸡血”状态直线掉入“堕落”状态,循环又出现了。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的: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努力焦虑症的背后,是无数人的真实状况:
无法专注持久地做一件有价值但困难的事情,总是在临近零点时选择了放弃。
当然,我相信很多伙伴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明白了之所以很难取得成绩的原因后,我们也就不难找到破解的方法了。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2个修正“努力焦虑症”的办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别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不能改变的事情上。
哲学家提出过控制二分法: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你能够控制的,有些事情你是控制不了的。
放在具体的事情上,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在“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上过多浪费精力,而是拿出具体的动作来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情,将“外部目标”转化为“内部目标”。
很多人都想做大事,正如企业家王健林所说的:“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赚它1个亿。”
当然,这个目标对我们很多普通人而言,依旧是遥不可及的大目标,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就从我们能控制的、能做到的小事做起,不断努力,不断增长自己的能力,随着能力增长,我们能改变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目标也就会越来越近。
二、分解自己的目标,设定阶段奖励。
大脑处理问题的特性就是:对于简单明确的指令,愿意立刻去干,取得成绩就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我们更容易坚持。
然而不幸的是,生活和工作中80%的任务都是复杂的,如果我们只做了那20%的简单任务,我们势必就不能取得太大的成绩。
所以,既然想要取得成绩,想要更好的生活,我们就要控制自己的大脑,调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能力去挑战那80%!
正如,我们觉得要卖出去100套产品有些难,那么,我们分解一下这个目标:100套产品,每月30天,每天销售3-4套。
这样,你还会觉得难吗?
我想很多人已经在摇头了吧。
同时,我们也要给自己设定好阶段性奖励,当我们完成了这个目标时,就给自己一份小奖励:例如,一套化妆品、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次旅行等等。
以此来缓解我们奋斗之中的辛苦,为下一次努力蓄满能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假装努力,也不要间歇性努力,结果永远不会陪我们演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