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牺牲的革命家,创建红军两个军团,余部组建新四军两个团

土地革命时期,有一位著名农民革命家,他开创了赣东北和闽浙赣根据地,还先后创建了红军11个军团中的两个。

20年代,江西省弋阳县出了一位农民运动家,他就是方志敏,1899年出生。

1922年春,他从九江赴上海,开始接触到党组织,结识了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人。1924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回到江西参加创建的党、团组织。

1925年开始,他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从此开始了农民运动。他和毛泽东、彭湃是最终的农民运动领导人,一起被公认为“农民大王”。1926年12月,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负责人。1927年2月,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在南昌创办了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组织了农民自卫武装。

在他带动下,他的堂弟方远杰(1927年牺牲)、方志纯(江西省委书记)等都参加了革命。

1927年5月,方志敏动员军阀谭延闿部100余人投向革命。尽管不久后,这支国军起义部队又背叛,这是赣西北我党的第一支正规武装。

1928年1月,弋(阳)横(峰)暴动受挫,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人组建了一个连。此后,这个连不断发展壮大,到1929年,扩编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除了这支队伍,周建屏在赣东北创建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此外还有肖家岭游击队、鄱阳、都昌游击队,整个赣东北地区革命形势发展很快。

1930年4月,中革军委制定了《军事工作大纲》,批准成立红10军。1930年7月22日,红10军正式成立。部队序列如下:

军长周建屏,政委吴先民。

第1团团长颜文清,政委叶蓉。

第10团团长龙志光。

第19团团长匡龙海,政委王樵。

特务营长黄立贵。

妇女宣传队,队长饶玉鸾。

不久之后,闽北崇安、浦城起义后组建的闽北红军55团开赴赣东北,编入红10军。1930年秋,红10军经过扩编,全军人数已经有6000多人,枪1600余支。

1932年5月,赣东北省委又组建了第二支红军主力,赤色警卫师,这支部队有两个团,约2000人,600余支枪。

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之际,周恩来、朱德致电闽浙赣省委,调红10军参加红一方面军,改番号为红11军。在中央苏区,红11军与红31师(寻淮洲和张际春)合编,1933年7月,改编为红七军团。1933年10月20日,中革军委正式批准成立红军第七军团,部队战斗序列如下:

寻淮洲为军团长,萧劲光兼政委(后乐少华)。

红19师,师长周建屏,由闽浙赣根据地红10军改编。

第55团,团长李金铭、政委李鸣风。

第56团,团长黄开发,政委林德清。

第57团,团长王永瑞。

20师,师长黄立贵,由闽北独立师、闽北赤警师改编。

第58团,团长黄立贵(兼),政委李柱民。

第59团,团长宾凤梅,政委柯真。

第60团。

红34师,周子昆师长、谭震林政委,由福建军区独立红十师、红八师改编。

100团,团长韩伟,政委范世英。

第101团,团长陈树湘。

第102团,团长吕官印。

由于临时中央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第五次反“围剿”的节节失利。1934年7月初,红七军团接到中革军委任务,命令他们单独向北行动,打出旗号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的主要部队都来自赣西北和福建,由他们返回这一地区最为合适。

从1934年7月6日晚出发,红七军团一路北上,一路作战。他们在江西、安徽、福建大张旗鼓,吸引国军兵力,为中央苏区分担压力。然而一路上作战消耗很大,尤其在进攻福州时牺牲了几百人,部队一直得不到休息,部队减员不少而且极度疲劳。

9月初,部队进入黄道领导的闽北苏区。原本此时,红七军团应当停留下来休整,补充一下力量,却又接到中革军委来电,命令向皖南进军。

此后,在中革军委电令下,红七军团在福建、浙江、江西交界地区又转战了一个多月,多次更改命令,而且得不到补充,部队损失很大。

到1934年11月初,减员严重的红七军团终于来到了闽浙赣根据地。原红10军调离后,闽浙赣根据地缺乏主力部队,方志敏把赤色警卫师进行扩编,组建为新红10军。

根据中央命令,两支红军进行了合编,减员严重的七军团改编为第19师,新红10军及临时集中的地方武装编为军团的20师和21师。这次仓促成立的红10军团看起来兵力有1万人,但只有19师战斗力较强,另外两个师临时组建,缺乏训练,而且武器严重缺乏。

红十军团组建后不久就遭受敌人围剿,经历当年12月谭家桥战斗和1935年1月份婺德苏区突围战,部队被打散。仅有粟裕、刘英等率领的军团机关人员、伤病员、后勤人员及机炮枪连冲出敌人包围。方志敏为了带出后续部队,脱险后又返回寻找主力,最终和刘畴西、王如痴等领导先后被俘。

尽管红10军团不复存在了,但是还有多支部队继续战斗,他们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

1、闽浙赣边游击队

主要领导人是黄道,他曾经与方志敏一起发动起义,成立红10军。其他领导有黄立贵、曾镜冰、饶守坤等人。

1931年,黄道从赣东北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他加强闽北红军独立团和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等建设,发展了当地红军力量。

三年游击战争中,他主动撤离闽北苏区首府大安,依靠武夷山区和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1938年1月10日,黄道抵达江西省会南昌,与东南分局书记项英和老战友陈毅等人会面。闽赣省委和所辖各地的红军游击队共700余人下山集中,到改编时已经扩大到1500人,这支部队改番号为第4军第3支队第5团,任命饶守坤为团队长,曾昭铭为副团队长。

在他领导下,该部队实力保存最好,还拥有2门迫击炮,这在所有游击队里绝无仅有。此外,还有重机枪4挺,轻(花)机枪10余挺,装备非常精良。

2、浙南游击队

主要领导刘英、粟裕。

1935年1月突围之后,先头部队400人到达闽浙赣苏区,在这里会合地方武装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共500余人,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

红军独立师起初计划到达闽西北,与黄道领导的红军取得联系。刚刚到达福建边境时,部队遭到敌人保安团伏击,仅有的一部电台被打坏了,从此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他们立足于闽浙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在江山、龙泉、遂昌、松阳和福建省浦城等地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挺进师和游击队发展到2000余人。

此后,国民党先后以6,7万人和10万人兵力两次对挺进师发动围剿。挺进师一度减少到300余人,形势非常严峻。

粟裕在游击战中创造不少方法,如开辟小块游击根据地,建立“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等。在敌人重兵围剿时,红军一部以武工队形式就地坚持斗争,大部分转到国民党军侧后分散游击,并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后,这支部队改编为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后来又改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

3、皖浙赣边红军游击队

主要领导人关英、周成龙、匡龙海、熊刚、刘毓标、王丰庆。

1934年12月,红十军团抽调部分人员在皖南组建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在当地开展游击活动。红十军团第19师抽调1个营,和皖南游击大队合编为皖南独立团,熊刚任团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

1935年1月,皖赣军分区、皖赣独立师,江南独立团等部队也相继集中在一起,进行游击活动。到1936年初,反“清剿”斗争失败,部队遭严重损失,转移到鄣公山的游击队合编为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熊刚任团长,刘毓标任政治委员,共800余人。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当局推行北和南“剿”政策,对皖浙赣游击区发动大规模“清剿”,皖赣边游击队遭受严重损失,仍继续坚持斗争。

1938年1月,中共皖赣特委经集中皖赣游击队和其他游击队的零散人员,合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2支队。当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3营。

4、赣东北红军游击队

主要领导关英、唐在刚、李步新、杨文翰。

1934年底,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指挥红十军30师和军区独立团进行游击战。由于关英不懂军事指挥,强令部队攻入浙江联系粟裕部。结果遭十倍于己的敌军围攻,军区司令员唐在刚战死,关英自己也与部队失散,只身突出重围。

1936年,被打散的红军又恢复活动,组建了赣东北游击大队。原任苏区葛源区委书记的杨文翰,也在这支队伍中。他起初担任宣传部长,在游击队的司令、政委等先后离队寻找组织而失去联系后,他成了游击队的负责人。杨文翰带领下这支游击队发展到500人,还拥有轻机枪1挺,步枪200多支。

抗战后,党组织派人去联系这支部队,却被他枪杀。最后一次,派原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前去联系,又被他枪杀。

杨文翰拒绝改编,一方面他受方志敏影响很大,一直诘问既然国共合作,为什么要杀害方志敏。另一方面,游击队在其他领导离去之后,他一人当权,他不愿意下山接受别人领导。这一点,和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高敬亭很像。

这支部队最终没能改编,1943年被国民党军围剿,全军覆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