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尖刺,古代是重要木本粮食,如今当坚果吃,比板栗要好吃
获皇帝赐名的“榛子”
对于很多的吃货朋友们来说,都知道榛子和核桃、杏仁、腰果被称之为四大坚果。可是这种榛子是榛树的果实,长得形似栗子而已。
但是这种获得了皇帝赐名的“榛子”,却是一种板栗哦,也就是锥栗。
据传在宋代孝宗皇帝赵昚的小时候,有一年的中秋节。他当时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小王爷。为了体察民情,他去到了一个农妇家里,看到她正在准备中秋节的礼盒,而桌子上就有各种坚果。
其中有一种圆滚滚的,并且果皮红亮亮的果子吸引了他。于是就问老妇人这个是什么。老妇人可能因为耳背,误认为他在问她是做什么,于是随口就答道:增子。
并且随手递给他一把刚刚煮熟的锥栗,赵昚接过以后,闻起来很香,咬开以后吃起来更是香糯、甜润。从此就记住了它的名字叫——榛子。
后来,赵昚当上了皇帝后,依然对锥栗是念念不忘,不仅把它当成了朝廷贡品每年要进贡,并且还给它赐名“榛子”。
“榛子”其实是锥栗
板栗大家都见过,而知道锥栗的则不多,吃过的就更少了。
其实板栗有很多种,锥栗也是其中的一种。在明朝的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不同板栗的区别:
“其大如拳栗之大者为板栗,中心扁子为栗楔,稍小者为山栗,山栗之圆而末尖者为锥栗,圆小如橡子者为莘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
锥栗也是属于壳斗科、栗属植物的果实,因此植株特性,外观都是没什么区别的。它的果壳也有着绿色的长刺所包裹着。但是砸开以后,就会发现里面一般仅有一个板栗,并且它长得圆圆的,顶部还尖尖,因此而得名锥栗。
锥栗在我国的栽种和食用历史非常悠久,有部分朋友们很清楚在古代的时候,都是以一些坚果为食物来充饥的,其中锥栗就曾是重要的木本粮食。
它和板栗不同,像板栗都是要煮熟了才好吃,而锥栗是可以像水果一样直接生吃的,味道脆爽并且还很甘甜。如果把它煮熟了来吃,则又是另外一番风味了——软糯香甜,要比板栗好吃多了。
再加上锥栗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它对生长的环境也不怎么挑剔,以前山里都是成片的生长,不用人去管理,依然产量很高。尤其是这种树的寿命很长,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把它当粮食吃的。
曾是朝廷贡品
我国有记载的关于锥栗的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南北方都有种植,其中一部分供自己食用,吃不完的则会拿到集市上售卖。
因为锥栗主要是在南方地区才有,它和北方的板栗有所区别,因此也被命名为“南栗”,常被商贩运到北方市场销售,只因它的味道更加的香糯,让很多的人爱不释手。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锥栗的名气要比板栗大很多。早在宋朝的时候,祭祀孔子可是大事情,而对祭品的选择则是非常讲究的,其中锥栗就从多种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祭祀时不可缺少的极品之一,可见当时的人对锥栗的喜爱和认可。
自宋代以后,随着锥栗名气的大增,到了明朝的时候,锥栗更是成为了朝廷贡品,每年都要精选优质的锥栗上供朝廷,其中最优质的锥栗就是来自福建建瓯的——“贡闽榛”,在当时早已经是名气传遍天下了,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的老百姓,都对锥栗是赞不绝口。
锥栗的食用方法参考
锥栗的食用方法非常的多样,它既能直接生吃,也可以把它烤熟、炒熟了来吃,味道非常的软糯、香甜,要比板栗美味得多。
同时还可以用来做菜吃,每年到了锥栗上市的时候,好些饭店、餐馆就会推出以锥栗为特色的菜品,比如锥栗炖鸡肉、猪蹄、排骨、羊肉等,尤其是锥栗炖排骨,更是堪称一绝。在南方很多的家庭,这都是逢年过节必吃的保留菜式。
这不光是因为锥栗很美味,同时还在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铁、钙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锥栗:补肾益气,治腰脚不遂、有活血化瘀等作用。
再加上它“外观亮丽、糖分高、糯性强、口感好”等自身条件就不错,自然价格也就会偏高一些。
如果家里有种植锥栗,大量的锥栗吃不完也不用担心。把锥栗采回来以后,为了便于保存,可以把它底部用刀切掉,然后密封起来放在冰箱里面冷冻起来,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就可以了,这样放上一年也不会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