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闱品读--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
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代表作,《无人生还》与《东方快车谋杀案》成了可以互相用一句话介绍的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是12个人合谋杀死了一个共同的仇人,而《无人生还》则是一个人谋杀了10个人。
故事讲述了10个不同身份的人,被一个神秘的富翁邀请,来到士兵岛做客。之后,这10人却离奇身亡。在这个被外界遗忘和隔绝的小岛上,那首预言着死亡方式的童谣,印证着这10个人的死亡。
凶手究竟是隐藏在这小岛上的第11个人?还是就隐藏在这10个人当中?
经典的“暴风雪山庄模式”
如果喜欢推理小说或者推理游戏的朋友,对于暴风雪山庄模式不会陌生。所谓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就是指一群人在一个相对封闭或被隔绝的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或发生意外或有人死亡,而凶手就在这一群被隔离的人群当中,进行推理的人也只能在这有限的环境和条件里,寻找真相,所以也称为“孤岛模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就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最佳代表,10个人对应着童谣里的10个小士兵,每个人的死法都不一样。无论你相信与否,死亡一定会如期而至,10个人全部被杀,无人生还。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10个互相不认识的人,法官、教师、将军、修女、医生、贵公子、队长、警察,以及管家两夫妇,在第一天的晚餐结束后,听到了10条对他们罪行的谴责书。
原来,这10个人都曾犯罪杀人,在那段谴责书的录音中,法官按照自己的度量裁决犯人,教师谋杀了自己的学生,将军间接杀害了自己的部下,贵公子开快车撞死了两个孩子,队长在南非抛弃21个土著,让他们活活饿死,警察因为自己的偏见导致一个人被判刑,修女为了所谓的假道义,导致一名女孩自杀,医生因酒后失手,导致一名病人死亡,管家夫妇合谋杀害了原雇主。
10个人,无一人无辜。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制裁,就在这座士兵岛就用这士兵歌谣,完成一次完美的犯罪。
正义的刑罚
根据这10个人所犯之罪的轻重程度,他们也得到了相应的死亡惩罚。第一个死亡的是贵公子,他认为自己撞死孩子不是错,孩子乱跑家长没有照看好他们,才是真正有错的人。这样一个只顾自己的人,在第一个晚上就领了盒饭,喝了酒杯里被下了氰化物的酒,当场呛死。
紧接着第二个死亡的是管家妻子,按照歌谣她在睡梦中死去。第三个是将军,后脑遭到了救生圈或类似钝器的击打。第四个是管家,按照童谣被一把大斧子劈死了。第五个是修女,被自己的心魔困扰,死于氰化物的注射剂。第六个是自负的法官,被枪杀而亡。第七个是酒后误杀病人的医生,以失踪开始到海边发现尸体结束。第八个是警察,他的头被一块大理石砸得血肉模糊。第九个是队长,死于被自己轻视的女人,那个害死学生的女教师。最后,这个女教师也成了最后的死者,上吊于她的房间内。
“亲爱的,演出到底结束。”
房间里真静啊!
不过......房间似乎并不是空无一人......
这就是结局--这就是那只冰冷的、湿漉漉的手--当然是西里尔的手--曾经扼住她喉咙的地方......
这就是一场谋杀--一场简单的谋杀。
但你从此再也无法忘记......
“十个人,死了十个人,没留下一个活口。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简直见鬼了!肯定有人把他们杀光了。”
十个人,没有一个逃脱了制裁。凶手到底是谁?或者该问,凶手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样做的代价是,连同自己也一并被制裁了。到底是正义重要,还是自己重要?
一个人的罪,到底该由什么来裁定?是不是真的按照这个死亡顺序,就能裁定每个人所犯之罪的轻重?难道那个撞死孩子的贵公子,就真的是犯罪程度最轻的?未必,在我看来,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其余9个人所犯之罪,都会连带破坏一个家庭,还有许多相关的人,和第一个人并无差别。故而,对于这样的裁决,我不认同。
这10个人都在灰色地带游走,按照法律制度是无法给予他们制裁的,但是,他们内心的纠结,以及梦魇般的痛苦折磨,已经带给他们相应的刑罚。那个真正的凶手,并不是他认为的真正的正义之士,不过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做着相同的事,扼杀了别人珍贵的生命。这,不是正义的刑罚,只是一种残酷的私刑。
而真正的正义,发生在他们死亡之后,寻找真相的过程里。解开谜团,找到发生事件的原因,给予这个犯罪一个公正的处罚,才是让所有遭受不公待遇的人,得到正义帮助的方法,才叫正义的刑罚。
残酷的真相
从小时候起,我便认识了自己的本性。我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我喜欢浪漫的幻想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除了浪漫幻想,我的性格中还有其他矛盾之处。死亡总能激起我的兴趣,我喜欢亲眼看见或者亲手制造死亡。从小时候起,我就知道自己对杀戮有着无比强烈的欲望。
但是,与上述性格特点矛盾的是,我同时还拥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我一直深深地感到,正义应该战胜一切。
罪恶和惩罚永远吸引着我。我想出各种极为巧妙的谋杀方法作为消遣。
过了许多年,我成为一名法官。蛰伏在我体内的另一类天性收到了鼓舞,当死亡一步步向他逼近时,我总能感到莫大的快乐。
事情的真相就是,那名假死的法官利用各种资源,达成了自己完美犯罪的心愿。如果你问我,他的裁决是正义的吗?我一定会说,不!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是自私,可要求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那就是极大的自私。披着正义的外套,做着极其自私的犯罪,不管他是否惩罚了真正的罪犯,在我看来他和罪犯也是一样的。
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会遇见不公正的待遇,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为自己恪守着那一点点,在别人看来很可笑的底线和原则,而被恶意地伤害。但并不代表他们做的就是对的,我做的就是错的。只是,大家为了维护自己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作为一个反转,我确实为《无人生还》点赞,可作为一种观点,我却始终无法认同。所以,我也会像《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波洛一样,在正义与邪恶之间纠结,但我知道,我不能认同那样的假正义,即使,它为那些无辜的人讨回了些许公道。
喜欢阿加莎,不止是因为她的故事精彩,更是因为她提出的两难问题,总能把我难住。当面对不公的时候,我是选择妥协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不公去抗争?时至今日,我依然会矛盾,在做出决定之前,也会受着选择的煎熬。因为很多时候,事实本身比犯罪更难以接受。
故事结束了,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其实,早在他们犯罪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困在犯罪现场了。不管他们嘴上说着如何没错,即使他们还能正常的生活,但是曾经发生的罪恶,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内心。当有一天这颗罪恶的种子破土而出,每个犯罪者都会成为自己最终的受害者。
这才是面对犯罪真正无人生还的原因,是我们身处正义孤岛时,唯一可以鼓励自己不要害怕,勇敢面对的理由。这一生,我们可能无法顺利的乘风破浪穿越大海,但是我们起码可以像法官的那个漂流瓶一样,把自己这一生为正义所做的努力,传递给其他被困在孤岛的伙伴。告诉他们,你们并不孤独,因为,我们和那些没有机会回家的人不一样,我们始终有机会重新回到那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