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其理精法密,内涵丰富,闪烁着中国阴阳五行学说的光辉,凝结了中医经络学说和道家养生、传统武术、古典军事思想的精华,既有做人之道、养生之法,也有防身技击之术,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何练出高水平的太极拳架,是每位太极拳爱好者终生追求的目标。因此,我根据师父陈正雷老师的传授,结合自己练拳和教学经验,谈谈其练法。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斧正。
一、做到用腰练拳。腰是上下体转动之枢纽,是否能够带动四肢运动,是衡量练拳者好与否的重要标志。练拳时如果只有手动而腰不动,就失去了太极拳的根本,只能叫太极操。只有在腰的带动下,做到“身不动,手不动,以身领手”,周身劲力方能整合在一起,才能做到完整一家。否则,就不能由腰脊而发,形成周身完整一气,四肢定会显得软弱无力。太极拳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运动的程序是: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这种传承转带动作,能使肢体运动形成上下相随,全身协调一致。当你分别用这两种不同方法打拳时就会发现,用手主动带腰动,手臂和肩就会紧,不灵活;当用腰主动带动时,手臂和肩是放松的。腰(丹田)在趾、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全身九组关节中处于中心部位,发挥着承下启上牵动九曲珠的重要作用。如能以腰为轴的慢慢练习,拳架会愈练愈精,身上越练越松,下盘越练越稳,腰胯越练越活,劲路越练越整。内气就会自然畅通,逐渐达到周身相随,一气贯通。二、做到松沉自如。衡量练习太极拳的水平,首先看他是否会放松,倘若不会放松,那就没有练出太极拳的韵味。太极拳放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人体后天的拙力和僵劲,产生强大饱满的内气。放松包括意念放松和形体放松,意念放松是主导,形体放松是形式上的体现。思想意念能放松到什么境界,形体动作就能放松到相应的程度。只有心松意松,才能神经松、经络松、血管松,引导形体松。太极拳的松是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无处不包的彻底的松,只有松净、松透,全身经络、形体才能彻底打通。尤其是各关节的放松至关重要,大关节先练松,小关节也要松,节节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上下通透、节节贯穿,像疏通的管道,内气才能顺畅运行,从上到下一通到底,通到脚下涌泉,松沉劲自然形成。如果有一处不松,就会形成关卡,必然阻断松沉劲的下沉。练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松是有层次之分的。在拳架放松练习中,一定要在身法中正的基础上去寻求放松,从慢中细细品尝周身各部位的放松,从动作顺逆缠丝的螺旋劲中求放松,从全身各部位紧中去求放松。初学者要求的松只能是在不断纠正拳架姿势中追求松柔,逐渐去掉一些僵劲和拙力。随着功夫的熟练,松的要求就会由局部进入到整体,由体形的松进入到内在的松,松的程度越高,功夫也就越深。反过来,功夫越深,对松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功夫是没有穷尽的,只要坚持不懈的进行放松练习,就能逐步练出太极拳上盘轻灵,下盘稳固的松沉功夫。三、做到连绵不断。连绵不断是太极拳的基本技法要求,以''行云流水''来形容之气势。在拳架练习中,动作与动作间的衔接处要缓慢地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无断续之痕,无凹凸之病,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一气呵成。在两脚虚转换中要做到虚脚渐虚,实脚渐实,不得骤变、顿变、突变,转换交节点越细致越清楚越好。做到抬脚不蹬,落脚无声,松起松落,轻起轻着地的“迈步如猫行”。每做一个动作,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丹田为统领,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而达于梢节,再复归丹田沉于脚下。每一个动作定式后要注意无穷远的放长、放深意念和呼吸,直至出现气停念住,此时动作停止后,劲力似乎断了,但是意念没有断,这是内气回归丹田的一种表现,其蕴涵着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内气回归丹田时,丹田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膨胀力,身体既有收缩又有膨胀,极其灵敏。从外形上看,劲断了,但 内气通过意念,在周身贯穿得非常饱满,随时都可以喷发而出。如此练习,就能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穿,上下一致,便会练出非常灵活善变的太极内劲,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缠绕往来,圆转自如。四、做到发劲完整。太极拳的发劲,不是靠单纯的主动蹬腿发出来的,是松沉之后大地给的反弹力。练拳时越松沉,往下给大地的作用力越大,大地同时给的反作用力,通过人体的阴阳变换,旋腰转胯,通于臂膀传于梢节。衡量一个练拳者的发劲,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第一要看劲是否从脚上起,劲不起于根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没有脚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第二要看是否有腰裆的抖弹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地拧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第三要看是否有落点劲,落点劲就是将周身之力于一点发出。如只是周身抖弹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看似很厉害却没有实用价值。因此,要想练出高水准的太极拳发劲,必须做到劲要从根上起,腰裆要有旋转抖弹力,劲到落点要稳,力要发透,并且能够定位,这三点缺一不可。如能做到,无论从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均能随心所欲,呈现“周身无处不是拳”的妙境。总之,如能按照以上方法练习,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就能练出以腰为轴,松沉自如,连绵不断,发劲完整的高水平太极拳架。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