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006):似是而非——说“是”(下)
朱英贵
(紧承上文)
三、“是”字是如何演变为判断动词的
就当前来说,“是”的主要功能是表判断,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却并不是以表判断为其主要功能,而是有着多种词义与词性。那么,“是”字是如何演变为判断动词的呢?
“是”的造字本义是(日光)端正、不偏斜,它的早期常用义应该是一个表“正确”义的形容词,表示对事物性质优劣的确认,例如今天说的“大是大非”、“实事求是”、“自以为是”中的“是”即用的这种意义。又如:“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传》)再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以上两句中的“是”都与“非”字对立使用,显然是“正确”的意思。
作为形容词的“是”进一步发展演变,可引申出意动动词的功用,例如:“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非十二子》)这里的“是”为意动动词,表示对宾语的肯定和确认,意为“认为……正确”,可译作“不效法先王,不认为(先王的)礼义是正确的”。又如:“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资治通鉴》)这里的“是”同样为意动动词,表示对宾语的肯定和确认,可译作“我看了《隋炀帝集》,尽管文辞不够通俗,也还是知道他认为尧舜是对的,而认为桀纣是不对的,然而他的行为却为什么那么背道而驰呢?”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因活用为动词而具有意动用法是极其正常的,因此“是”由形容词演变为意动动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作为形容词的“是”进一步发展演变,还可以引申出代词的功用,例如:“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国语·越语上》)又如:“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再如:“否,吾不为是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三句话中的“是”都可以看作指示代词,表示近指或确指,意为“此、这、这样”,特别是取自《国语》的一句,还隐含有形容词的意思在内,兼有形容与指代双重作用,可译作“谁能有如此好(恩惠)的君主,却可以不为他而死呢?”足见其由形容词演变为指示代词的痕迹。
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使宾语前置以后,还可以借助指示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形成“宾语 是 谓语动词”的格式。例如:“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等等。在这种格式中,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唯(惟)……是……”的固定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很明显。例如:“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等等。这种用法的“是”虽然属于实词的虚化(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但其本质上还隐含着原来指示代词的含义(借助指示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例如上文的“而群臣是忧”的意思是“却忧虑那些群臣”,“唯余马首是瞻”的意思是“只须盯住我这个马头”。
作为意动动词的“是”和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再进一步发展演变,就孳生出表断定或确认的功能,因为意动动词必须用于意动宾语之前,对宾语有断定或确认意义,而指示代词又可用于主语之后,对主语有复指功能,这两重因素造成的合力,就使得“是”字很自然地可以处在主语和宾语之间,而演变为表判断的动词了。当然这一演变既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也需要适宜的条件和契机。
在上古汉语中,“是”字有时也出现在判断句中,但大都仍然是用作指示代词,而不是表判断的动词,并不带判断宾语,而是在判断句中充当主语,例如:“王笑曰:‘是诚何心哉?’”(《孟子·梁惠王上》)又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之?”(《论语·季氏》)这两句中的“是”在句中作主语,可分别译作“这实在是什么居心呢”、“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臣啊,为什么还要讨伐他们呢?”
在上古汉语中,“是”字偶尔也可充当谓语,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又如:“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韩非子·难言》)这两句中的“是”在句中作谓语,可分别译作“这是我的过错呀”、“周文王去说服商纣王就是这样(不听)的呀”。我们语译中的“是”是添加上去的,原文的“是”都译作“这”、“这样”了。
“是”字在上古文献中也有个别用为判断动词的。
例如:“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战国策·中山策》)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国家是都想当王,而担心的还是齐国”。
又如:“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三》)在这一段对话中“此是何种也”的意思是“这是哪类东西呀”。
以上两例中的“是”的前边都有指示代词“此”作主语,因而“是”已不再是指示代词了,也不是作为判断对象的主语了,而“是”字后边又都带有宾语,因此这种用法的“是”应该是取得判断动词的资格了。
从以上两例出自《战国策》和《韩非子》来看,“是”的判断动词用法是到了先秦末期才产生的。特别是《韩非子》中的一段话,第一次发问“此何种也”并不用判断动词,两次回答“此车轭也”也没用判断动词,可见将“是”用作判断动词并不习惯常见,而结尾处“是何众也”的“是”仍然是指示代词作主语。而“此女(“汝”的通假字)欺我也”一句又给我们传递出一个信息,即两个代词是可以在句首连用的,可译作“这样看来你是在欺骗我呀”,
以此译法类推“此是何种也”,将其译作“这个呢,这个又是哪类东西呢”也未尝不可。可见,这一句中的“是”还若隐若现地残存着指示代词的痕迹,从中也就更能看出它演变为判断动词的轨迹。
到了西汉,“是”仍然并不多用作判断动词,《史记》全书中的“是”字,用作判断动词的总共还不超过10例。例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这两例是最靠得住的,因为其中的“是”字之前有副词“必”、“果”,这就说明“是”在这里不是指示代词,因为指示代词是不能受副词修饰的。可见“是”字在西汉时代已经可以用作真正意义的判断动词了,只是还不够普遍而已。
大约到了东汉,在王充的《论衡》一书中“是”字用作判断动词就较为普遍了,其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是”用作判断动词的句子就逐渐多了起来。例如:“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王充《论衡·死伪》)又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再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以上各例中的“是”字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判断句中的判断动词“是”已经差别不大了。
而在近现代汉语中,“是”字已经成为专职的判断动词了,也就成了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显著标志。
四、含有“是”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是”字的相关成语很多,“是”字在常用成语中的含义大致有如下五类情形:
其一是表示“正确”的形容词意思,用作这种意思的成语最多,例如:
是非曲直——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语见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三的:“我奉着玉帝天符非轻慢,将是非曲直分明看。”
是非颠倒——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又作“颠倒是非”。语见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语见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语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大是大非——关系全局的重要是非,通常指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古是今非——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语见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源自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语见《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貌是情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语见《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似是而非——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源自《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语见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今是昔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又作“今是昨非”。语见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
惹是生非——惹:引起;是、非:有争议的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语见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谁是谁非——犹言谁对谁错。语见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言是人非——指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语见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铉、张洎言是人非。”
招是惹非——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语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经过,又是招是惹非。”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颠倒是非——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语见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语见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源自《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驾行之。”
播弄是非——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语见《两晋演义》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徐图报复。”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语见《汉书·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人我是非——是非:争执,纠纷。别人与自己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语见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一无是处——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语见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百无是处——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语见宋·辛弃疾《浣溪沙·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百无一是——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独行其是——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源自《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语见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我之求死,你之求生,是各行其是。”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语见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语见《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积非成是——积:长期所形成的。长期所形成的谬误,反被认为是正确的。
质非文是——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源自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语见《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共商国是——国是:正确的国家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师心自是——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语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其二是表示“认为……正确”的动词意思,用作这种意思的成语较少,例如:
是古非今——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语见。”《汉书·元帝纪》:“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是是非非——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语见《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其三是表示“此、这、这样”等指示代词意思,例如:
如是我闻——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例如:“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佛地经论》)
作如是观——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语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宁唯是——宁:语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源自《左传·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先君。”
亦复如是——复:又,再。也是这样。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
其四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表示位于它前边的词充当位于它后边的词的宾语,例如:
寸阴是惜——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源自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
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源自《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唯利是图——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源自《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唯邻是卜——卜:预见性地选择。指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语见《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又作“唯命是听”。语见《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又如:“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左传·昭公十二年》)
吞舟是漏——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唯力是视——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
唯利是视——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亦作“唯利是求”或“唯利是图”。语见《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其五是表示判断动词的意思,例如:
口是心苗——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源自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从恶是崩——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源自《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回头是岸——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语见元·无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又作“一身是胆”。语见《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相信是真的。
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源自《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这样,形容极其常见。语见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比肩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语见《旧唐书·元行冲传》:“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又作“俯拾即是”。源自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语见宋·苏轼《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