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未知的能力
解释已知的能力一直被认为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用于修炼这项基本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弄通、弄透、弄到精熟。唯有如此,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才会觉得心里有底。但是,到此为止就可以了吗?“生命课堂”认为,这仅仅完成了工作的一半,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创造未知。未知是未来的大门,孩子只有通过对未知的探索,才能形成开创未来的品格和能力。为未来而教的教师,通常会对未知报以更大的热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已知,而是不止步于已知。
陆游有一首著名的诗作:《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无穷遗恨,也有坚定信念,既有悲凉的成分,又有激昂的旋律。关于这首诗的解释和赏析,可以说是多如牛毛。教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热情,他们把小手举得高高,以争取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复述别人的观点,把查阅到的关于这首诗的理解,当作自己的理解,呈现出来。
热闹的仅仅是场景。
如果把他们查阅到的资料视为已知的话,孩子们满足于已知的获取、热衷于已知的重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会让他们养成一种“回头看”的习惯,或是“走老路”的思维模式,从而失去“向前冲”的乐趣,也就是探索未来、开创未来的勇气。
于是,在下课前,我问孩子们一个问题: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陆游是个悲观者还是乐观者?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能明确的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前面所言,这首诗里,既有悲观的成分,也有昂扬的基调,既有无尽的遗憾,也有坚定地信念。当然,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这个问题是真问题。教师早把一个标准答案预设在心中的话,教学过程还是从已知到已知,思考问题的过程,往往会变成猜答案的过程,真正的探究,很难发生。
我把孩子们拥有的资料——已知变成了未知,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他们再次投入到这首诗的阅读。而这时的阅读,才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阅读,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有生命的阅读,因为它注入孩子自己的思考和体悟。
“生命课堂”认为,知识有三种价值,分别是知识的学术性价值,知识的实用性价值和知识的教育性价值。前两种价值,知识以已知形态出现,而知识的教育性价值,或是说知识的生命价值,则通常以未知的形态出现,经历探索未知的过程,它的教育性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具有生命价值。
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发现的欧姆定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它作为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本身便具有学术性价值和实用性价值。当它进入课程,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之后,又具有了教育性价值,因为它与孩子的思维发展建立起联系,从而具有了生命价值。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把欧姆定律作为已知结论告诉学生,要求学生牢牢地记住,它的生命价值便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教师把它视为未知的猜想,指导学生发现、实验、总结欧姆定律,它的生命价值就会大大增殖。前者的欧姆定律,只是一个固定的知识,后者的欧姆定律,却是一粒激发孩子探索的种子。
大脑既可以是储存器,放置成千上万的知识,又可以是孵化器,转化和催生知识。知识以已知状态进入大脑,大脑就变成了储存器。知识以未知状态进入大脑,大脑就变成了孵化器,不仅能够孵化出知识,还能孵化出能力和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就是孵化的结果,那些进入到大脑的诗词歌赋,经过孵化成为具有生命力因子,转化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如果没有孵化过程,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它们就不会与人的精神融合,也就不会产生“气自华”的效果。
知识与能力并不成正比,这一点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并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解惑”——把未知变成已知,而是“质疑”——把已知变成未知。可以这样说,教师创造未知的能力越强,实现知识生命价值的能力越强。
把未知变成已知对今天的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信息技术如此发达,解决一道难题,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教师之所以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已知变成未知,从而使知识具有生命价值。这是技术所不能实现的。解决问题是技术的专长,而提出问题就目前来看,技术还难以胜任。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表达一个观点:没有未知就没有未来,为未来而教的教育,就是创造未知的教育。让学生爱上未来,首先要让他们爱上未知,那么教师就要由已知的教授者,变身为未知的创造者。如果教师自己都提不出问题,那就很难指望学生提出问题,甚至他们会在潜意识里阻止学生提出问题。
创造未知的能力,是教师更重要的基本功。
美国学者戴维.珀金斯的著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对本文有很大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