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研

精准教研
李广生

有中国特色的教研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其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聂劲松)。写作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反思中国教研制度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而是在此基础上思考教研工作当下和未来的任务及思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研制度的历史条件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穷国办大教育,仅靠教育行政部门难以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二、教师水平普遍偏低,没有必要的指导和干预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教师教育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急需辅导和培训让教师边干边学边提高。正因为如此,教研机构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保持以下三个特点:一、身份特殊,介于领导和专家之间;二、关注群体,面向教师群体开展研究和指导;三、强调标准,依据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评价指导学校和教师。

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力求实现整体推进教育改革、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整体促进教师发展。因此,教研部门多年来都在努力寻找并实施一种适合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方式,即“普适教研”的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工作方式确实发挥了巨大的效力,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个性化和多样化被高度尊重的教育背景下,在教育投入和师资水平大幅提高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工作方式还是否适合,值得商榷。

基于以上思考,“生命课堂”提出“精准教研”的理念,即:针对学校和教师的需求,立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瞄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点,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工作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如果说“普适教研”是“配餐制”的话,那么“精准教研”则是“选餐制”。选择的主动权在学校和教师手中。五年前,我们在小学开展“协商视导”,即是对这一理念的尝试。淡化教学视导的评价功能,强化教学视导的服务功能。首先由学校提出视导申请,然后学校和教研室协商视导的内容、方式和对象,在视导过程中重点针对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开展指导和帮助,视导结束后持续关注学校和教师的落实改进情况。为了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进一步提升视导的实效性,我们在“协商视导”的基础上又提出“对话教研”。打破教研员“一言堂”的格局,鼓励一线教师“发声”,促成教研员与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协商视导”和“对话教研”都是在“精准教研”理念指导的实践探索。

回顾五年的探索历程,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需求!学校和教师不能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从而导致“协商”没有依据,“对话”没有平台,“精准教研”因为没有具体的目标而变得不精准。学校和教师真的没有需求吗?从实际情况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学校和教师确实存在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疑问、难点等,但因为缺乏挖掘和梳理,他们不能够把自己的需求系统的、明确的表达出来,或是过于笼统,或是限于表面化的、浅层次的问题。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欠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教师确实需要得到相关引导和启发,以帮助他们摆脱现实困境的束缚,发现“真问题”的所在。

带着这些想法,我来到一所小学,和十几名教师开展一次约70分钟的对话。开始,气氛有些沉闷,需要点名发言。时间不长,对话渐入佳境,大家不仅争相发言,而且自动结成小组,相互讨论、补充。最后,大家形成两个非常具体、明确的问题。我请学校把这两个问题反馈给教研室,请教研员提前备课,下次教研活动,教师与教研员立足这两个问题开展对话。我相信,如果下次的教研活动能够以具体的课例为载体,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对话、研讨,教研的实效性一定会大大提高。“精准教研”才有可能实现。

实现“精准教研”的关键在于问题。问题越明确、越具体,教研才会越精准、越有效。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挖掘和整理。所谓挖掘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把现象当初问题。对现象的迷恋会让我们失去深入探究的乐趣,在现象之间徘徊会让我们失去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后导致现象层出不穷,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例如,小组学习孩子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明显。这是问题吗?不是,这是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明显,才是问题,才是真问题。所谓梳理就是把问题结构化、系统化处理,找到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加以解决。有时候教师会把一大堆现象和夹杂着的问题摆在面前,让人无从下手,最终问题还是问题。例如:影响小组学习积极性和成效的原因很多,哪一个才是最主要的呢?对某些教师而言任务设计是最主要的,对某些教师而言活动组织是最主要的,对某些教师而言标准确定是最主要的,因人而异。通过分析梳理,确定最主要的问题,针对最主要的问题深入研究。

实现“精准教研”的途径在于对话。对话双方的关系越平等、气氛越融洽、话题越集中,教研的效果越好。这就要求对话双方都要转变角色,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变“听者”为“言者”,对于教研员来说,要由“言者”变为“听者”。为避免变身之后的“言者”和“听者”再次陷入自说自话的误区,对话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对话过程要恪守尊重的原则,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二是聚焦,对话要针对预设的话题展开,不能天马行空;三是明确,参与对话的人要积极亮明自己的观点、申明自己的主张。

实现“精准教研”的挑战在于创新。传统的教研方式与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创新教研方式,满足学校需求,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摆在教研部门面前的现实难题。这种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基于“教研立场”的转换而带来的整体性变革。“教研立场”要从立足于研究教学转向立足于研究教师,由重点解决普适性问题转向重点解决个性化问题(这并不意味着研究教学和解决普适性问题可以放弃),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定制化”专业服务。

从学校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精准教研”在实践层面可能遭遇的难题是什么?我们能够克服积习的惯性让“精准”真正实现吗?我们的专业能力能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期待下次教研活动能够在实践层面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

感谢支持·欢迎分享·期待留言
关注生命 致力原创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