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从何而来?
活力从何而来?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树华突然问我一个问题“活力从何而来?”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呀,我们天天说活力,把活力挂在嘴边,却忘了问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所说的活力,大多是活力的外在形式,而并非活力的本质。过于专注的做表面文章,为了活力而活力,导致我们的思路狭隘、行动机械,反而使活力受到桎梏和伤害。昨天的研讨会上,知名校长王欢提醒我们,安静和专注也是活力的一种表现。
通常我们会认为活力就是热热闹闹、欢蹦乱跳,因此就在热闹上下功夫。反观我们的工作,确实为实现所谓的热闹做出了不少努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并收到了一定效果。可我们并不满意,为啥?——总觉得与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一点距离,我们所期望的活力只露出一点端倪,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过瘾、不解渴、不够活力。这样的遗憾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出现,孩子也说了、也做了、也小组了、也展示了、也讨论了、也评价了,人家该有的基本上咱都有了,但活力为啥千呼万唤不出来呢?
树华说:“活力来自生命!”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这几个字让我恍然大悟。活力是生命的表现,首先是有生命的,然后才是有活力的。若是从生命的高度反思活力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活力绝非仅仅是热闹。孩子们大胆表达是活力,认真倾听也是活力;孩子们积极实践是活力,专注思考也是活力;孩子们又跳又唱是活力,又写又算也是活力,孩子们热热闹闹是活力,安安静静也是活力。如果我们真的把孩子视为一个生命体,并且对这个生命真正尊重的话,就不会用我们所认为的活力去绑架他们,让他们表现出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活力。
树华的这句话又引起我对工作的反思。我们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开展工作、在外围打伏击战,而不擅长自下而上的开展工作、在内部打攻坚战。比如,我们发现孩子在课堂上缺少质疑,便自上而下的要求教师让孩子质疑。结果呢,我们要求学校、学校要求教师、教师要求学生,处于最底层的孩子们无路可逃,硬着头皮质疑、挖空心思质疑,质疑的质量可想而知。最后,我们还要让孩子为这不如人意的结果买单,遗憾的说:“我们的孩子不会质疑。”
如果我们自下而上的开展工作,打内部的攻坚战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逼着孩子质疑,而是要思考:孩子的疑问从何而来呢、孩子对这个话题和内容不感兴趣能有疑问吗、如何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兴趣呢、如何与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呢、如何让他们在质疑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呢?还会思考:影响孩子质疑的因素有哪些、是谁束缚孩子、孩子是不敢想、不愿想还是不会想、如何鼓励孩子形成批判性思维、如何引导孩子大胆创新,等等。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离质疑越来越远,我们好像并不是在解决质疑的问题,但质疑的问题确实得到了有效解决。
这便是教育的逻辑,教育的逻辑从来不是功利的、形式的、表面的、直接的。为了什么而什么,不是教育。立竿见影对教育来说是个神话。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和一线教师的一次交流。她讲了很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什么数与代数啦、空间几何啦、正反比例啦,等等。但我注意到,她几乎每句话都带着两个字——孩子。如果说她说的是数学的话,那她说的是儿童的数学。下课时,她问旁边的一个孩子:“前面黑板上的小字你看得见吗?”这一细节让我备受感动。这就是教育,教育是关怀和关注。她的眼里有孩子、心里有孩子,所以她的课有活力。
让课堂焕发活力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但前提是我们要知道活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