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我们谈谈教学规律
完成今天的工作,又是深夜了。最后校对一遍,给各位领导发去邮件,看看钟,距3月1日还有45分钟。颇有些欣慰,又实现了“今日事,今日毕”。
之所以执着的坚守这一条,仅仅是因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我不喜欢磨叽,更不喜欢拖拉,我不希望自己被自己所束缚。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割麦子,天晚了,人累了,还有一段没有割完。我跟妈妈说:“明天再割吧?”妈妈看着我,说:“累了?”我点点头。“不行!”她斩钉截铁的说,低头继续挥动镰刀。我问她为什么,她头都没抬,说:“明天还有明天的活!”在我们农村,这叫“恨活”,就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活儿都干完。妈妈“恨活”。这点,我随她,恨活。妈妈是种地的,我是教书的。
妈妈老了,步履蹒跚,耳聋眼花,但依然不服气,只不过不再“恨活”,开始恨自己,恨自己看不清了、听不见了、没力气了、干不动了,还怕自己拖累儿女。
写下上面这段文字,就不敢再写下去。看看钟,距3月1日还有20分钟。注定的,这个三月的第一天,我又将从凌晨开始。
夜深了,我们谈谈教学规律吧。
教学规律,人们通常解释为“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几乎每个教师哪怕是新入职的教师都能讲出几条教学规律,或是建立在某种教学规律下的具体的教学原则。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其实没必要掌握太多的教学规律,记一些名词和术语有什么用处呢?如果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某种发展,如果是出于有益教学的目的,把最基本的教学规律搞清楚、弄明白就可以了。而真正明白,绝非易事。
最基本的教学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是最基本的教学规律,也是最高境界的教学规律。把这一条教学规律搞明白,非常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仅学生受益,教师也将因此而收获一个充盈而多彩的教育人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知识。因为学生要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因为人们要把业已形成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代,所以便有了学校,有了教师和学生。知识是教学关系存在的基础,也是师生关系的纽带。我国最古老的论述教学的典籍《礼记》中的《学记》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其实便是从知识出发的立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但如果通读这篇字数并不太多的经典的话,就会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就已经跳出了知识论的窠臼。《学记》中列举了教师的三条成功经验和四条失败教训,三条成功经验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四条失败教训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寥寥数语,堪称教育心理学的开山之论。但终级目标是什么,还是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这句话把传授专门技能的人(善歌者)和专业的教师(善教者)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对一个人的理想和志向以及人生道路的影响,才是教师的追求。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因知识而建立,而一旦建立后,便超越了知识,而上升到人生的境界。知识是师生关系的起点,人生是师生关系的目标。可以用一个有意思的比喻来加以说明: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知识是个媒人,经它牵线搭桥,教师和学生相互认识并走到一起。结合之后他们就把媒人撇到一边,开始新生活,追求新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因为学习语文而与我这个教授语文的教师结成师生关系,但是我们在一起的目的并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语文。哪一对夫妻是为了媒人而生活呢?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曾被很多人引用。他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实这就是教学的最基本规律:生命的互动。语文教师也好,数学教师也好,就本质而言,我们都是以具体的学科为媒介而实现着与学生的生命的互动。学科教学规律固然要遵循,但指向人的最基本的教学规律,生命互动的规律更要遵循。
回到现实之中,我们还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一所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师,往往不是那些学历最高、学问最大、职称最牛的教师,而是那些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情同朋友的教师。为什么?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与孩子发生生命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