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北方县城的城镇化记忆|汪燕辉·早茶夜读680

680 | 读城记2020

此段为上面语音的文本:读城进入第五期,仿佛马拉松跑到一半儿,运动员开始出现极点现象。本期主题书《中国都市史》是一本严谨而细致入微的社会科学著作,我却迟迟没有翻开的冲动,硬着头皮看过三分之一才慢慢品出点儿味道。恰在此时,读友陈童发出天问“我为什么找不到读城的电波”,的确也说出了我的心声。如杨早老师所言,重要的是引入资源,可是一月读完一本主题书尚且勉强,哪里还有余力引入资源?想想去年加入读城计划时的信誓旦旦——一定要跟着大家一起走完这段旅程,就拿“进一寸就有进一寸的欢喜”来宽慰自己吧!本期主题书的作者斯波义信提供了从1)人类生态学,2)社会组织学以及3)都市学,三个维度研究城市史的方法论。我就照葫芦画瓢,结合自己的记忆,以家乡密云为案例,追忆一下我所经历的,这座北方县城城镇化进程中的只鳞片爪。如果能唤起一些共鸣,为后人留下一些可供使用的边角料,也就知足了。

一座北方县城的城镇化记忆

文/ 汪燕辉

70后,NGO从业者

密云的第一个名字叫幽陵。传说舜流共工于幽陵,就是现在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燕落村南。我对燕落村的记忆是来一位初中同学,问起她的家乡,她满脸绯红,羞涩地带着不老屯人特有的口音说:“我们家是燕落的。”燕发一声,落轻声,略带儿话音。没听过燕落口音的人还真是很难脑补呢。

密云境内有两条大河流过,一曰潮河,一曰白河,在县城西南不远处汇聚成为潮白河。生活了这么多年,这次查资料我才意识到密云县城是坐落在两河交汇之间的三角地带,不是我想象中的四四方方一座城。

密云在周朝为燕国领地,白河古称“渔水”,密云的首府设在渔水之阳,故名渔阳。渔阳郡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立的三十六郡之一。这个知识点,是在小学的历史课上知道的。发动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吴广,被发配的地点就是渔阳。从那时起我就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它是一个有着如此悠长历史的地方哦!不光是我,同为密云人的先生也知道这点,也许我们密云孩子的家乡自豪感都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据1998年出版的《密云县志》考证,密云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史书记载密云县寄治渔阳县。密云县原建于河北省丰宁县境内,因为那里有一座常年云雾缭绕的密云山,县因山得名。后来历经隋唐元明清历朝,虽然县域范围和首府地点不断迁延,但密云县制一直保留下来。

大约是1990年代的密云县城俯瞰图

1981年我和长期两地分居的父母终于团聚在密云县城白河西岸的第一个家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密云人,直到1993年上大学离家。我的青春期见证了这个小县城逐渐发展扩大的过程。密云县总面积2226.5平方公里,1990年全县人口4264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6.22万人,县辖6个镇18个乡,城镇化率不到15%;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县人口4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7449人,城镇化率达到55%。

斯波义信在《中国都市史》中特别强调,“有人将‘都市化’解释为‘朝向现代化的都市变化’,社会学及社会史学方面所说的‘都市化’没有这层特定的含义,而是专指从一种农业性景观发展为都市聚居地的变化过程。”1980-2020这四十年,密云县城正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我在河西的第一个家,是县工业系统兴建的家属宿舍区,由十几排坐北朝南的红砖平房组成。每排有三十余户,中间被两条胡同隔开,三面建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南面是一大片长满荒草的空地,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与西大桥西端的道路相连。家属大院东临白河,在我的记忆里宽阔的河道里有水的时候不多;西面是农民的菜地,小时候没少跟农民伯伯斗智斗勇,偷地里的西红柿、茄子解馋;北面靠着一片不高的,种满了庄稼的黄土山,再往北就是小唐庄了。这个家属区是我成长的乐园,基本上不着家,夏天捉蚂蚱冬天了荒,把能干的淘气事儿都干了。到我小学毕业时候,这片平房被气势宏大的密云县图书馆取代了,后来没几年图书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叫做康居的住宅小区。

1980年代,县城核心区是围绕着鼓楼的两条十字交叉路,鼓楼位于两条道路交叉的正中心,东南西北放射过去的四条大街依次是鼓楼东西南北大街。鼓楼南大街南端是密云二小,鼓楼北大街北端是密云二中。我的第二个家楼门口对着密云二小的东门,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两点之间连成的一条线上循环往复的。

鼓楼地区是密云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地带。南大街西侧早先是一个露天电影院,我记得小学时在那看过《铁面人》,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1984年引进的法国电影,在黑白屏幕上,主人公被带上铁面具的特写镜头至今留在脑海中。后来露天电影院被推平,改成了街心花园,在北大街的西侧兴建了密云电影院,现在叫密云大剧院。初中时学校组织观看《红高粱》、跟姥姥第一次看戏就是在这里。

1980年代的富民街

南大街东侧把口是新华书店,想当年四个红字招牌很是惹眼。书店的边上有个处理书门市部,是我流连最多的地方,后来上大学放假没事儿还要去那转转呢。南大街往南是一溜商业设施,如鼓楼商场、红云饭店。向南大约300米就来到了利华商场,这是1980年代中期兴建的东西走向的富民街的起点。富民街上都是鳞次栉比的小商铺,是乡下人进城购物的必到之处,我钟爱的烧鸡店的香味仿佛现在一闭眼还能闻到。与新华书店隔街相望的是电信局的钟楼,它占据了鼓楼北大街东边的最佳地理位置。鼓楼没鼓,钟楼屹立几十年,是密云的地标建筑。

鼓楼商场开业庆典

前一阵看过一个有意思的消息说在北京辖区内,密云本地人口占比59.3%,排名第一。鼓楼街道也是北京全部300多个乡镇街道中,北京本地人占比最高。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密云县一级的领导干部大多是本地人,有几位还是父亲的同学。父亲和我都是密云二中毕业的,他的高中同学大部分都在密云县城安家工作;而我的高中同学则是大部分都在北京城里工作安家。据在密云基层当乡镇干部的同学说,最近几年县一级的领导中,本地人越来越少。领导层人员来源的变迁,也能从某种程度反映出封闭的县城走向开放的进程。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密云是北京十区八县里最穷的。从自然禀赋上说,密云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在改革开放前,县里主要是农业人口。且因为山地多,经济作物多为果树。据说密云曾经出产的“金丝小枣”很有名,但是现在已经绝种了。改革开放初期,县里鼓励乡村兴办企业。先生的老家在密云东北大城子乡的杨各庄村,据他回忆,小时候见过村里的果脯蜜饯加工厂,至今对山楂卷、山楂片一类的东西都敬而远之。

出产龙潭方便方便面的佳乐食品厂

当然也有成功案例。在我上初中时,密云成立了京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密日兴食品有限公司,出产一种叫“日本豆”的零食,其实就是脆皮花生豆。当时哪个同学拿出一包“日本豆”跟小伙伴分享是特有面子的事儿。密云还是较早引入“方便面”这一新兴食品的,我们小时候粮食局开办了佳乐食品厂,据说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出产“龙潭牌”方便面。当时父亲会定期去厂门口买批发包装的一大袋子方便面回来,放在壁橱里,那简直就是我和哥哥的高级零食了。至今都觉得“龙潭”方便面的味道,要比后来的大牌“康师傅”什么的好吃多了。密云还出产过一种“云湖”啤酒,卖点是用的密云水库的水,所以啤酒好喝。但是经常被人开玩笑说喝了晕乎。据我所知这家啤酒厂后来被五星啤酒厂收购,现在恐怕已经辗转到青岛啤酒旗下了。

修建密云水库的场景

如果跟外人提及密云,知名度最高的要数密云水库了。据说1959年修水库时动员了河北、北京等地的20多万民工,在北京城里的我姥爷都曾经来密云参加过修水库的劳动。改革开放前,密云水库的功能主要是防洪灌溉,改革开放以后主要功能变成防洪供水。因为要保住北京人民的一盆净水,密云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牺牲。

父亲1981年从承德调回密云水泥厂工作。前两天我带他故地重游,位于水库南六公里的水泥厂旧址已经被一片高档花园别墅住宅取代了。我问父亲,当年为什么要建水泥厂啊?他说,那时倡导县办工业,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水泥的需求很大,在水泥厂周边就有石灰石矿,水泥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因此密云先建了水泥一厂,又建了水泥二厂。那时水泥厂效益很好,我家也享受了水泥厂的福利,先在河西分了平房家属院,后来又在城里南门附近分了楼房。在我们大院里还有铸钢厂、工业局的职工,可见1980年代是工业大发展的黄金年代。据统计到199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673家,且乡村工业总产值超过县办工业总产值。

密云县水泥厂

1990年代父亲还参与了密云冶金矿山公司的创建,矿山公司在密云水库上游的冯家峪等地开采铁矿,密云境内还有北京铁矿、太师屯镇办的陡子峪铁矿等项目开展。但后来,随着对水源地的重视和环境质量的关注,对密云水库周边的大型工业项目进行了严格的整治,包括水泥厂、铁矿、磷肥厂等污染严重的百余个项目都被关停并转,如今父亲曾经工作的过的冶金矿山公司郝家庄铁矿已经全部停产,转型成为一个矿山公园。

近几十年来,密云县城的边界不断向东南西北几个方向扩展,从东门外拓展到新农村,当年在南门外的长途汽车站也跟着搬到了县城最东边的新农村;向北一直拓展到北山脚下的京承铁路线;南边推进到潮河,边上就是新修的京承高速公路。城里低矮的平房被一片片的住宅楼取代。白河上新建了三座跨河大桥,为的是满足县城向西扩张的需求。沿着白河边兴建了密虹公园、滨河公园、时光公园和森林公园,河边的商业楼盘也日渐增多。沿着白河河道延伸到水库大坝脚下的密关路两侧被地产公司包装为“密云别墅区”,也许未来密云的支柱产业要变成依赖优美自然环境的房地产业了。

最近的消息是密云正在轰轰烈烈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基本无违建”城市,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密云的城镇化进程还是要回归“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禀赋。作为一个密云人衷心希望这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继续发展,不说“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足矣。

今晚二条

巴金李健吾让汪曾祺给沈从文写信

劝他莫谈国事

“不要写这样的杂论,还是写他的小说”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去同质化与求异质性| 收获了不该有的安慰| 身在异乡非异客| 苟晶只是破坏了神话,你们就受不了啦?| 无根的高密县| 如果给你一个岛,你会怎么设计呢?| 家乡的小镇也是都市啊| 大都市?城中村?| 水的流淌,联结在一张大网之中| 运河带来了明珠| 都市倾慕与乡村倾慕,谁还不是讲故事的好手| 从唐节度使想到城镇化| 从江南百景中,窥见中国的城市生活| 城市这本历史书会说话吗?| 外来人口“建群”刺激都市活力| 慢行的加两| 小鑫的北京故事| 观察城市演变的广角与微距| 我为什么找不到读城的电波?| 当代城市规划的困境| 从百雉之城到激流都市| “农村表弟”升格记|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