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课:那些文化、习俗、活动、美食和诗词
清明
不知此刻正在读文的您,身在哪儿呢?
是仍然奔波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高楼里?还是已经徘徊畅游在春光明媚的山水间?
不管怎样,想必此刻您都能感受到:我们是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一份共同的血脉传承的人,因为我们都在过清明节。
清明的传统,距今已有2500多年,那么我们对它究竟了解多少呢?且让我一一道来:
据《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而《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说明了清明是我们的气候物候转变中的一个独特时机。
事实证明也如此:清明节气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花开鸟鸣,草长莺飞,春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古传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明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初认识大自然的一个智慧结晶,是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基本的文化积淀。
这样看来,清明真心是一个很美好的、让人欢心雀跃的节日啊,难怪我们古人在清明会有踏青、放风筝等很多好玩的娱乐活动。
那么,为什么清明又有扫墓祭祖的传统呢?
事实上,清明节最初作为普通节气,并没有扫墓祭祖的文化内涵。而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节日,就不得不提到民间曾经的第一大祭日——寒食节了。
原来是寒食节的扫墓祭祖转移到了清明节。
寒食节的由来,民间盛传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介子推。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后来这种传统逐渐流传下来,这就是“四海共寒食,千秋为一人”的寒食节的来源。
唐初,在清明前一两日的寒食节便有扫墓祭祖的习俗。《通典》上记载了唐玄宗的谕令:“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
说明统治者为了发展弘扬孝道,而准许人们上坟扫墓。
那么,出了什么问题,让寒食节的扫墓祭祖转移到了清明节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孙正国告诉我们有三个原因:
一是老百姓在寒食节祭祖同时也有踏青宴饮、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引起了统治者不满:怎么能在祭祖扫墓之日欢快淋漓地郊游呢?
二是在唐代时,祭祖时烧纸钱的习俗也已流传,但这和寒食节的“禁火”之俗是矛盾的。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文化自古讲究天人合一,宋朝时统治者有意取消唐朝的寒食节,并把寒食节相关的习俗移到清明。因为清明本身是春暖花开、柳绿花红、万象更新的季节,这个时候人心本来是向上、蓬勃发展、适应万物生长规律的。
所以,人们对于清明内涵的理解是不能仅仅局限于寒食节的扫墓祭祖的。
原来,能不能欢乐地过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但在我们后代已经习以为常,就莫知所然了。
那么,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我们民俗专家的建议是:我们很多节日都有其文化品格,借此可以表达我们的文化情怀。但这不能代替节气本身所有的自然属性。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应该更多一点开放的胸襟和包容,认识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元化的内涵。
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让我们清明节去给烈士扫墓,纪念那些为国家捐躯的仁人志士,感念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这是在以往孝道传家的基础上,又添加上了国家的内涵。
而到如今,清明节已经成为了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形成了一个小长假。
这些都在呼唤人们对清明节越来越重视。
特别是对于我们今天,随着传统大家族被小家庭取而代之,家庭祭祀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农业化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文化传统受到西洋节日猛烈冲击、越来越淡泊的时候,我们身处其中的人们,是否正要开始一个认祖归宗、寻回文化传统的回归呢?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踏青插柳,蹴鞠风筝……“国与家共祭,哀与乐并存",清明节最具自然天性又最有人文情怀,说不定这就是清明节千百年来在我们心中永存诗意化的原因吧。
那么现在了解了清明的意义,您是否准备认真过好清明,让我们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呢?
◆ ◆ ◆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也一直流传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不过由于现代都市聚居,清明扫墓极易造成交通堵塞,据报道广州中山祭扫高峰周末到来,日均五万人拜山,那么希望您不会遭遇“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路中间”的场景!
对此,我们给您的建议是:
首先,要注意提前规划清明出游的路线,尽量避开高峰期交通拥堵。
其次,清明节,让我们用文明的方式感恩生活和思念家人,我们新时代已经有了网上墓园、网上祭祀的很多方式,应该摒弃奢侈炫富、污染环境和带有火灾隐患的祭祀方式,近几年,人们开始呼吁不烧纸,不焚香的清明祭扫方式,改用植树纪念、致送鲜花、鞠躬、敬一杯酒、写一篇祭文等方式。
更重要的是:
清明祭祖,其核心内涵是家族孝道的传承,向已逝的祖先亲人送上思念与敬意,我们并不是真的相信去世的人还有知觉而能感受到我们的情意,而更多的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并最终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所以祭奠死去的人是为了对活着的人产生更大的意义。
我们通过祭祀,强化自己与死者的感情联结,更加去认识自己的人生职责和使命;通过祭礼认识我们每个人的位置和角色,重构合理的人间秩序;通过祭悼来反省人生的终极归宿,来确立我们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
怀念完已故的先人,更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陪伴身边的亲人。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就是带着已故亲人的爱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新土旧痕,掩埋的只是音容笑貌,却掩埋不了亲情、往事与爱。趁着我们身边的亲人还在,多回到他们身边去看看,趁着时光好好珍惜。
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哪里仅仅是死者的祭祀呢?而是同样达到了改造生者、重塑此世的效果。因此,带上我们的孩子去扫墓,则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受文化传统、知晓感恩、进行死亡教育,也是认识家族传承的好契机。
◆ ◆ ◆
踏青春游
白居易在《春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近代俞长源《里门杂咏》有言:“城郊今日行人满,半是游春半上坟。”
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木兰花慢》写道:“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杨祚杰《广陵小唱·踏青游》诗云:“春光媚,结伴作郊游,菜圃铺金桃蕊艳,麦畦翻浪柳丝柔”。“清明前后,春景正丽,桃红似火,绿柳如烟,麦青菜黄,蝶嬉蜂闹。每逢休沐之日,士女相邀郊游,名曰'踏青’。”
这说明:清明,正是春回大地,踏青赏花、享受盎然春意的好时节。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乡野山间游乐一番,怡乐融融。
清明节,家长们尤其要带着孩子走进自然,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从“天人合一”的养生意义上来说,就是让人体也顺着天地气息的改变而多运动,促进身体阳气的增长。因此,带孩子认识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带他们一起玩丰富多彩的游戏运动,比如放风筝、荡秋千、植树等,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还可以给孩子们一片春天的气息、一个强身健体的机会和全家同乐的游戏时光。
◆ ◆ ◆
插柳植树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闲门插柳柳丝轻,忽听儿童笑语声。”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不过在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损害树木,是不宜提倡的。
而同时,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是最高的,成长最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 ◆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千秋万寿”祝词的忌讳,改之为秋千。到了唐宋时期,逐渐成为女子嬉戏玩耍的游戏。有诗为证:“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 ◆
放风筝
“扬州好,胜日爱清明。白袷少年攀柳憩,绣鞋游女踏莎行,处处放风筝。”——清·黄惺庵《望江南百调》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因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其次,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放风筝时,将自己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如今,风筝已经逐渐发展成我们今天很常见的郊游娱乐活动。
◆ ◆ ◆
蹴鞠足球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这首诗《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的场景。“蹴鞠”是古代的足球。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那么,我们现代不就正好可以玩足球吗?要不来一场热闹好玩的足球赛?
◆ ◆ ◆
牵钩拔河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
据《景龙文馆记》:“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絚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附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因年老,随而踣(倒),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
那么,您是否也可以组织一场家族游戏,号召一家老小齐上阵,来玩一场拔河比赛呢?
可以想象:我们的古人在清明节,可真是会玩儿,竟然有这么多游戏。更别提各地还有其他的射柳、斗鸡、蚕花会等特色活动了。
清明节时刻,正是万物生机盎然的时节,而勤劳智慧的人们,也欣然地接受大自然母亲的慷慨馈赠,接受时令蔬菜,做出时令美食,而且颇具养生意义,让我们来品尝清明的传统美食吧~
— 1,青团子 —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 2、艾粄(bǎn) —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 3、暖菇包 —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 4、馓子(sǎn) —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 5、鸡蛋 —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碰鸡蛋”。
— 6、子推馍 —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 9、朴籽粿(guǒ) —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 10、芥菜饭 —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 11、枣糕 —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 12、清明饭 —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饭。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 13、子福 —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 14、菠菠粿 —
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 15、欢喜团 —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 16、乌稔(rěn)饭 —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 17、润饼菜 —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 18、粽子 —
最初吃粽子不是端午,而是清明前一天的寒食。到现在,塘栖、长兴、吴江一带仍盛行清明吃粽子的风俗。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着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 寒食饮食 —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上海有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清明饮食习俗吗?清明小长假到了,异地的游子也许不能回乡祭祖,唯独美食和记忆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一起怀念家乡的味道吧!
沧海桑田,时至今日,清明已不仅仅我们是满怀哀思的日子,也是美丽春日的开始。
对祖先的思念和祭祀让我们心有所系,让我们知道自己根在何处,感念生与死的爱恋;对春天的欣赏,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生机活力,感受全家其乐融融的团圆日子;对清明美食的品尝,让我们回味健康生活的养生美丽。
谚语有云:“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先人风。”
让我们这个清明节,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升起一个民族意识里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认同。心怀感恩,学会传承,从而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整装待发,以这样充实饱满的心境来迎接这个崭新的春天!
声明
综合自新校长传媒、古诗文网。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