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北宋时期真有“八十万禁军”吗?

禁军,原本是皇帝亲军的意思,也称为是御林军。然而,在宋朝,禁军却是国家的正规军,有全国正规军皆为“天子亲兵”的意思。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北宋时期的禁军人数是非常多的,著名文学作品《水浒传》中动辄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之语。

那么北宋时期的禁军数量到底有多少?北宋的军事力量构成又是如何?本文就来探究下。

一:中央禁军

北宋王朝是建立在五代十国大乱战基础之上的,而创建宋朝的赵匡胤本身便是后周禁军的统帅,由部下黄袍加身而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首先要处理的不是统一全国,而是如何想办法杜绝武将作乱的根源,使得不会再出现第二次陈桥兵变的情况。

在这种大背景下,宋朝的军制是非常特殊的。

宋军的前身是后周军队,开国之后,禁军系统分为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亲军司,而后者又分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两司三衙”体制便是宋代禁军最高指挥机构。

北宋皇帝担心出现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因此“两司三衙”的最高长官均为虚设,只有其官衔,而没有实际的人去担任,以求达到皇帝控制全军的目的。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名义上执行的编制为:

大凡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或隶殿前,或隶两侍卫司;营又称指挥,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都,统以一营居之。

实际上,北宋禁军任务属性不同,分隶单位也不同,其编制也大不相同。

如担负皇帝出行、仪仗等真正意义上禁军任务的是:殿前司马军诸班直和殿前司步军诸班直,宋初诸班直人数有数千人(按照南宋时期的说法是“元额三千六百余人”)。

当时的北宋禁军分上军、中军和下军,其中的上军是后周禁军四支主力部队演变而言的。

分别是殿前司铁骑马军、控鹤步军演变而来的捧日军和天武军;侍卫司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演变而来的龙卫军和神丑军。

这四军之外,殿前司和侍卫司另下辖诸多军。

如殿前司的雄威军、效节军、忠猛军、龙骑军、武边军、云捷军、武骑军;侍卫司的奉节军、雄胜军、常宁军、怀勇军、光武军等。

这些军为中、下军,其兵力的数量及精锐程度不如上四军。

北宋时期,最初的禁军数量只有十二万人;后来随着宋太祖统一全国战争的开展,不断收编降军为禁军,同时招募新军为禁军,使得到了开宝年间(968—976年),全国军队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七万八千人,而禁军马、步军为十九万三千人,其余则为地方性且不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厢军。

北宋禁军主要驻扎在北方,有一千七百三十二指挥,而南方只有一百九十五指挥;北方禁军中驻扎在开封附近的禁军有六百八十四指挥,其余一千零四十八指挥主要驻扎在河北、陕西一带。

后来随着南方起义的增多,和应对西夏战事,这两个方向增设了部分指挥,但京师驻军最多的局面没有改变。

而且相对来说京师驻军是理论上最精锐的,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为了防止驻防外地的禁军互相勾结,经常会在一个地区同时驻扎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的不同部队。

此外北宋还制定了更戍法,驻防禁军不会在一处长待;而且“将无常兵,兵无常将”。

这种兵制在现代是很常见的,符合现代军队的需要;但是在古代,交通条件以及军队的指挥系统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这样的做法使得军队来往屯驻消耗大量时间精力,而且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不利于作战。

但是宋朝初年的禁军,老底子是后周时期创建的,其兵员选拔严格,训练严苛,战斗力是比较强的。

宋太祖统一全国采取的策略是先南后北,禁军参加对南统一的战争中,罕有败绩,直到完成南部的统一,向北进攻北汉时,才碰到了硬钉子。

此时太祖身边的班直都是骁勇善战之兵,当太原城久攻不下之际,东西班直都指挥使李怀中亲自攻城,结果“中流矢,几死”;而后殿前指挥使都虞候赵廷翰“率诸班直叩头,愿先登急击,以尽死力”。

但是关键时刻,宋太祖却舍不得自己的这些精锐侍卫消耗于登城战中,说道:

汝曹皆我所训练,无不以一当百,所以备肘腋,同休戚也;我宁不得太原,岂忍汝曹冒锋刃,蹈必死之地乎?

但是,宋太祖时期禁军战斗力强大多是因为百战之师的缘故,而且赵匡胤本人是军伍出身,极善于治军统兵,因此北宋禁军在其手中能发挥出战斗力。

在其之后,由于皇帝本人并不具备统军的能力,而且禁军素质也良莠不齐,按照非常古板的军队调运原则,就要出大问题了。

而宋朝的皇帝解决禁军战力不行的办法是:增兵。希望以人数的优势来抵消战力下降带来的劣势。这就导致了冗兵问题的出现。

二:大起大落

宋太宗时期,增编了大量军队,以至于到了至道年间(995—997年),全国军队总兵力达到了六十六万六千人,其中禁军数量为三十五万八千人。

这一时期宋军的数量虽然翻了一番,但是战斗力却大不如太祖时期了。

宋太宗去世后,大臣王禹偶即言:

宋太祖时“所蓄之兵锐而不众,所用之将专而不疑”;宋太宗时却“兵威不振,国用转急,所蓄之兵冗而不尽锐,所用之将众而不自专故也”。

实际上宋太宗的统兵治军能力远不如宋太祖,以至于其在位时期,北伐辽国两度失利,将自后周以来积蓄的禁军精锐葬送殆尽,而在西北边境的处理上,又导致了党项族政权的分离,给北宋后世遗祸无穷。

而太宗时期,在禁军精锐因伐辽元气大伤之后,则采用了扩军而不选锐的策略,从而使得兵员众多,但战力却不行的局面。

到了宋真宗时期,有大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简锐卒,去冗兵”的方针,但没有被采纳。

不仅如此,为了面对辽国及崛起的党项政权的威胁,真宗进一步扩军:备西边,御北塞,搜募战士,至五十余万人。要知道,这一数字仅仅是禁军人数,再加上其他军队,当时已经有“养兵百万”的说法。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军勉强抵御住了辽军的进攻,双方签署了“澶渊之盟”,之后开始了北宋建国以来的首次裁军。

裁军的结果是:禁军马步军剩余四十三万两千人,而全国军队共计九十一万两千人。

宋军的裁汰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西夏政权崛起了,而且在与宋军的作战中连战皆胜,这使得宋仁宗时期的禁军开始极度膨胀。

宋仁宗时期,“内外所增置禁军八百六十余指挥,约四十二万余人”,其中侍卫步军司保捷军增一百八十五指挥、武卫军七十四指挥、宣毅军二百八十八指挥。

这使得北宋禁军达到了八十二万六千人,全国总兵力为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这是中国自三代至当时常备军数量的最高额,也是后来《水浒传》八十万禁军说法的历史来源。

这么多脱产军人需要供养,给北宋王朝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谓“兵兴以来,招募尤广,县官所养,浮冗者众”。

而一百二十多万军队还不是北宋兵力的最高峰,到了几年后的皇佑初年,其兵力攀升至一百四十一万人。

如此众多的军队,主要是针对西夏方向作战,另外一部则是应对全国已经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在京师和河北还囤积有大量军人。

但是宋朝禁军对付农民军还算得力,而对西夏的战争中却没有体现出压倒性的优势来。

除了北宋时期调兵、统兵之外的因素,单就兵员来说,主要是三个因素所致:

其一:北宋禁军为职业兵制,其中很多人年老之后仍占着兵额,这些老兵的存在导致禁军“老弱者众,缓急又不可用,遇敌则先自败亡,适所以为骁壮者之累”;

其二:宋军当时兵额虽多,但存在非常严重吃空饷的情况,“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而将校猥多,赐予廪给,十倍士卒”;

其三:当时兵员的招募标准降低,但凡是发生灾乱,即招募灾民中身高力壮者,但士兵之精悍并非身材高大即可胜任沙场征战,此举使得宋军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宋神宗继位后,开始锐意改革禁军,其不仅下令:

不任禁军者,任厢军;不任厢军者,免为民;另规定禁军“五十以上愿为民者,听之”,由此“免为民者甚众,冗兵由是大省”。

此外宋神宗年间,还裁撤了部分禁军番号,但同时将一部分厢军提升为禁军。

当然神宗年间的军队数量还是有所下降的,禁军数量下降到了六十一万两千两百四十三人,厢军则只有二十二万七千六百二十七人,两军合计八十三万九千八百七十人。

在宋军兵额下降的同时,由于王安石变法的缘故,还对禁军军制进行了一定改革。

如针对禁军“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情况,开始实行“将兵法”,重新调整了禁军的部署:

如在开封、河北一线设置了三十七将,其中河北四路为第一至第十七将、府界为第十八至第二十四将、京东为第二十五至第三十三将、京西为第三十四至第三十七将;

在西北一线设置了四十二将,鹿延有九将、泾原有十一将、环庆为八将、秦凤有五将、熙河为八将;

在东南一线设置十三将,兵在三千人以下;此外还设置了二十五指挥。

这里的将和指挥指的是编制而非将官,这些部队驻扎在固定的防区,由固定的将军统兵训练,解决了兵将不知的局面。

此外,在地方上还推行保甲法,都城和边关各地经过训练的保甲有五十多万人。

在这些军事举措之下,宋神宗年间的宋军不仅数量得以控制,而且作战能力也得到提高,赢得了部分战事的胜利,收复了宕、叠、洮、岷、河、临(熙)六州的战役,是为熙河开边 ,初步扭转了军事不利的局面。

但宋神宗操之过急,在随后的五路攻夏和永乐城之战中均告失败,使得宋军的军事力量遭到重创,自己也因战事失利而过早去世。

宋神宗去世后,其长子继位,是为宋哲宗,其未亲政前,司马光等旧党掌权,放弃了先前开拓的一些领土;哲宗掌权后重启了西北战事,并获得了胜利,后世评价为: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然而宋哲宗之后便是宋徽宗了,徽宗时期宋军禁军六十万员额中,空饷至少三分之一。因此在《水浒传》的那个年代,其实是不存在东京八十万禁军的。而且禁军部队中仅有西军有战斗力,东京的禁军不过是仪仗队而已,随着西军精锐在援救东京、太原时大半沦丧,北宋也终究迎来了靖康耻的耻辱时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