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真的很重要吗?
中高考真的很重要吗?
李广生
“中高考真的很重要吗?”教育界内部几乎所有的校长和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和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家长和学生所给的答案是高度一致的,而且是肯定的。若是进一步追问,“重要到何种程度?”,则会出现两种声音。一是“中高考虽然很重要,但并非教育的全部”,一是“中高考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输了中高考则意味着输了全部”。两种声音博弈的结果显而易见,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
199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教育界开启一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较量。二十年过去了,应试教育遭到全面围攻,从课程改革到评价改革,从“减负”到“双减”,剑锋均指向应试教育,但它并未走到穷途末路,反而表现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原因何在?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应试教育把一种逻辑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观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很少有人再认为考试和分数是教育的全部或终极目标,但应试的思维方式依然不动声色的左右着人们。这种思维方式我称之为应试的逻辑。它具有强大的惯性,裹挟着人们绕开或是踢开观念形成的阻碍沿着一条既定的路走下去。观念与逻辑的对抗中,观念貌似强大但外强中干,很容易被击倒或被忽视;而逻辑貌似弱小,却有无孔不入的本领。很多人想问题做事情并非是基于观念而是遵从逻辑,哪怕是背离了观念的逻辑或是不成逻辑的逻辑。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分裂的人,他们一边反对应试教育一边支持应试教育,一边痛恨应试教育一边拥抱应试教育。正因为如此,应试教育才得以久攻不下。
这些年,一直有专家在为考试辩护,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强调考试的重要性。他们的言说有理有据,但人们忽视了这样一种逻辑:考试合理但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合理。在一次研讨会上,我和一位大学教授发生争执。他说,反对应试教育但不能淡化考试,更不能轻视知识,那样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我说,我们没有在同一层面上讨论问题,你说的是教育技术,我说的教育方向,教育技术要服务并服从与教育方向,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解决应试教育关键在考试,这便是很多人遵循的逻辑,中高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受这个逻辑的影响,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做出很多探索。很明显,这是用应试的逻辑反对应试,就像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一样,很有可能加剧应试教育。中高考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越改人们越焦虑、压力越大,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中高考改革提出要“考学生12年(高考)和9年(中考)的积累”,这一点被人们敏锐的捕捉住,因此开展针对小学教师的培训,让小学校长和教师了解中高考改革的动向。认真反思这一现象,我们一定能够发现其中隐含着这样一种逻辑:小学为初中服务,初中目的是中考;初中为高中服务,高中目的是高考。因此建立起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全链条的指向考试的教育,这不就是应试的逻辑吗?
中高考固然要“考学生12年(高考)和9年(中考)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考出面向未来30年、50年的素养和能力,这才是根本。应试的逻辑是只顾眼前的思维方式,反对应试教育根本在于破除这种短视的、功利的思路,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
去年,中央颁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此我抱以厚望。如果在“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三方面实现突破,教育的局面将大有改观。但需要警惕的是不要再陷入应试逻辑的陷阱。
中高考真的很重要吗?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在给出答案之前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