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最高学位前进的前三个月|伦敦求学记2017

Regent Street [London]

(18:18 2017.12.26 UTC+0)

从九月下旬到伦敦求学的第三个月也已经结束,这一年也要即将翻篇,于是也要温故知新。

因为希望看完这次的推送你可以知道我过去已经做了什么,因此知道我未来可以做什么,所以分为两个部分:

  1. 目录:简单整理一下来英国这三个月的学业相关推送;

  2. 展望:分享最近脑内循环的几个脑洞考虑逐步来更新;

9月

a. 读博之路始于读哲学的英国大学给学生都上什么课?推荐什么书?

b. 想知道谁在研究英国地理教育?这里有三种方法。

10月

a.开始上课的第一天: 想远一点总是好的 | 伦敦求学记1

b.信息与文献检索的“学问”到底在哪 | 伦敦求学记2

c.与友人议给博士“上课”的形式与内容 | 伦敦求学记3

d.我有三种方法帮你定位适合你发表文章的那本期刊——定量?定性?入门?

e.飓风天顺带涨一波知识 | 伦敦求学记4

f.读书与思考之外还有行动 | 伦敦求学记5

g.换位思考真的有那么难吗?有啊~ | 伦敦求学记6

h.很少有博士能改变世界 | 伦敦求学记7

i.修订再版七次的《理解地球》都在理解些什么?| 周末思书

j.为什么投资人要资助你的研究 | 伦敦求学记8

k.学术| 检索不到你想要的英文文献 可能是因为根本就没找对数据库

l.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伦敦求学记9(2017.09.26-10.26)

m.嘿!下载了并不等于你读了| 伦敦求学记10

11月

a.Margaret Archer是谁?为什么她如此重要?

b.【期刊导览1】《高等教育中的地理(JGHE)》:谁在研究大学里的地理教育?

c.你怎么看待知识我还不知道,但Michael Young怎么看我又听了一遍。

d.迪士尼的公主们真的越来越自由了吗?

e.回看批判实在论(CR)第二课| 伦敦求学记11

f.英国人是如何思考一个问题的?| 参会随感1

g.导读 | 社会实在论大咖们一起写了本书,谈知识和教育

h.欲读博士,先修此课 | 伦敦求学记

i.它不是最权威的期刊,但绝对在最有趣的排行榜上遥遥领先,而我要用它来讲如何开展学(hua)术(shan)辩(lun)论(jian)

j.看麦克·扬谈论自己在IOE的这五十年学术生涯,然后呢?

k.把六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锁在一间屋子里一天会发生什么?

l.You never finish a PhD, you only start one 你永远读不完博士,你只是开始读一个博士

m.在英国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一场讨论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n.在英国大学参加一次公开的教育辩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2月

a.英国学者如何理解年轻人的科学抱负| 周末思书

b.如果....我们就是要让教学变成一个职业选择呢?

c.为什么要用英语写《中国教育新动向》| 周末思书

d.为什么“我很好奇”对读博那么重要 | 伦敦周一见1

e.Mentor与Coach之间的差别 | 咬文嚼字1

其实一排列出来就非常明显,我在十二月关于学术的推送越来越少了,甚至长篇的推送也开始减少,是因为我出去玩乐的时间增多了吗?其实我回想我十二月读的书刊、想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有点更多了。

那为什么这里减少了呢?原因是我之前两个月不断更新学术,痴心妄想地认为或许可以在这里发声,遇到和我一样关心教育议题、也在做研究的同龄人、同路人,但没有

我不是一个喜欢唱独角戏的人,所以我开始逐渐把这里转化成为了我的观察实验室,甚至可以说是第二个朋友圈,而没有再放更多关于学术的内容,因为在这里没有实现我能够开启学术交流的初心。

我做不到在这里更新阅读报告、看书心得,却根本没人交流。

或许是因为我没法在传达学术前沿精神,抓好翻译推介工作找到足够的动力推动本学科理论发展?【这段吐槽灵感源自:Sociological理论大缸(WeChat ID: sociological-theory)】

所以,我对2018年的GEO暂时有两个激进的想法:

  1. Everything for Everyone but not academic: 把这里作为第二个生活观察实验室(给陌生人看的伦敦生活,给家人朋友看的就放在朋友圈),毕竟我不是24小时都在学习,也会吃饭喝茶逛博物馆,不更新任何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内容,除非有约稿;

  2. Everything and academic for conversation: 逐步清除后台零留言的关注者,逐渐成为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交流平台,但这样对于关注者而言会比较要求多,需要定期互动维持活跃度,请认识我的人不用碍于情面关注(我不需要,你也没这个必要),但也没有必要条条欢呼鼓掌,其实挑刺、反对、批评更有意思。另外,要是一整周我的推送都对你毫无触动的话,好像也没有必要关注我了吧。

我认为人生时间很短,对感兴趣的事情需要敞亮的对话。

所以打算2018年做一点互动式的对话,期待看到有质量的留言,我知道自己坚持每天做话痨很多年看起来是有点厉害了,但我一直都觉得需要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所以拜托你如果看了GEO之后,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期待,是你发现自己用网络搜索解决不了的,是需要在一定空间(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的)畅所欲言才能实现的,欢迎留言告诉我。

如果觉得这样就没意思了,请一定取消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