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氏太极拳的传统教法和传统练法(二)
在传统武术界,学艺者一般分为学生、弟子和入室弟子三种。学生即为初学者或仅为健身治病对拳术无进取之心者,弟子是被老师认可且递过拜师贴、摆过拜师宴、磕过三个以上响头的学艺者,入室弟子则是经常在老师家里被老师关起门来传授且能传承师父衣钵的弟子。同样一套拳甚至同一个式子,这三种学艺者之间得到的内容和练法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入室弟子间也有差异,这主要是老师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教法所致,在外界看来这就叫保守,在行内这就叫因材施教。杨氏太极拳的传习也不例外。
传统杨氏太极拳传习的主要内容有:盘架、单挽推手、四正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刀、枪、剑、粘杆和散手。一般学生主要学习盘架和推手,时间长一点的会学习部分器械套路。弟子一般除了盘架和推手外,会加练一些功法,如站桩、扎杆和八段锦,进一步会学习刀枪剑、大捋和散手等套路,入室弟子主要传授的就是围绕应用的功法和手法,包括各种抓拿截闭的手法和应用,踩、寸、踢、分、蹬、摆和套的脚法应用,空手对白刃的五行撇身锤法还有进一步的十二流注点穴手法,以及粘杆和散手的自由对接应用等等。如果用书法来比喻练习传统杨氏太极拳的话,学生学习的就是描红,一笔一划合乎规矩,姿势开展圆活,大松大柔。弟子学习的就是由楷书到行书的过程,架子要求低矮四平,姿势由开展而趋紧凑圆活,外在松柔而内含刚意。入室弟子学习的就是草书,强调变化和应用,合于规矩又超出规矩以随心所欲为妙。外界只知杨氏太极拳松柔圆活合乎养生,而不知其棉里藏钢出手见红的内在为拳之本,皆因为杨家遵循古训因材施教,宁可失传而勿滥传之故。可惜的是,杨氏太极拳在百年流传中,学生遍及世界,弟子参差不齐,而入室弟子更是凤毛麟角,许多技艺已经失传只留在了前辈们的记忆里。
请加关注,后一节会根据老师及前辈们的讲述,谈谈我所知道的杨氏太极拳盘架的演变以揭示目前养生杨氏太极拳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