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斋堂镇灵水村灵泉禅寺

门头沟区文物古迹——斋堂镇灵水村灵泉禅寺
资料:
《门头沟文物志》:
“灵泉禅寺
坐落于军响乡灵水村,原名瑞灵寺,明代时改为今名。佛教建筑。明《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水村。起自汉时。弘治年僧员海重修,庶吉士伦记。……以上离城二百里”……。”
寺坐北朝南,山门为砖石结构,歇山式,大脊筒瓦顶,有吻兽、垂兽及三小兽,双层砖檐,檐下四角吊有风铃,券门为石雕件拼砌而成,门额有“灵泉禅寺,大明嘉靖癸巳七月吉日重开山第一代住持圆恭敬立”等字,山门面宽4.10米,进深2.50米。山门前有影壁,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高约2米,宽10米,厚0.60米。山门两侧有旁门各一间,规模形制相同,歇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兽,垂兽,三小兽。进入山门,为天王殿,天王殿东北侧是关公殿,面阔三间8米,进深6米,硬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垂兽,排山勾滴,前出廊,梁枋上绘有旋子彩绘。关公殿北侧有和尚塔一座。天王殿后面是三世佛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7米,悬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垂兽,四小兽,博缝板下有悬鱼,有斗拱,拱眼壁绘佛教故事及佛像,有旋子彩绘。殿前有月台,长8米,宽6米。殿之两侧有旁门各一,为硬山筒瓦顶。三世佛殿东侧有配房三间,为硬山大脊,筒瓦板瓦合瓦,砖吻兽,室内有壁画。三世佛殿后面是三大士殿,共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梁枋有旋子彩绘。三世佛殿西侧有一院,为四合院。正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前出廊,有斗拱,额枋上有绦环板,面阔10.50米,进深8米。东西配殿各二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6.20米,进深4.20米。南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10.50米,进深6米。
灵泉禅寺原来规模宏大,明弘治年建造,明嘉靖十二年(1533)重修,现仅存山门及影壁和汉白玉质须弥碑座一个。”
《门头沟文物志》——《第一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58年):
“庙417 灵泉禅寺 明嘉靖十二年 军响乡灵水村”
《门头沟文物志》——《第二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84年):
“军响乡
……
9.古建 灵泉禅寺 明 灵水村”
《门头沟文物志》——《门头沟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97年):
“3-1-151 灵水村灵泉禅寺 清 军响乡灵水村”
《门头沟政区通览》:
“灵泉禅寺灵水村的灵泉禅寺,原名瑞灵寺,明代时改为今名,村民称“玉皇庙”、“大庙”,明《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灵)水村。起自汉时(25-220)。弘治年(1478-1505)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此寺是古籍记载的门头沟区境内最早的寺庙。”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
“灵泉禅寺 灵水村的灵泉禅寺,原名瑞灵寺,明代时改为今名,村民称“玉皇庙”、“大庙”,明《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灵)水村。起自汉时(25-220)。弘治年(1478-1505)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此寺是古籍记载的门头沟区境内最早的寺庙。
该寺祀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
寺位于娘娘庙北,坐北朝南,山门为砖石结构,歇山式,大脊筒瓦顶,有吻兽、垂兽及三小兽,双层砖檐,檐下四角吊有风铃,券门为石雕件拼砌而成,门额有“灵泉禅寺,大明嘉靖癸巳(1533)七月吉日重开山第一代住持圆恭立”等字,山门面宽4.1米,进深2.5米。山门前有影壁,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高约2米,宽10米,厚0.60米。山门两侧有旁门各一间,规模形制相同,歇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兽,垂兽,三小兽。
进入山门为天王殿,天王殿东北侧是关公殿,面阔三间8米,进深6米,硬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垂兽,排山沟滴,前出廊,梁枋上绘有旋子彩绘。关公殿北侧有和尚塔一座。
天王殿后面是三世佛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7米,悬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垂兽,四小兽,博缝板下有悬鱼,有斗拱,拱眼壁绘佛教故事及佛像,有旋子彩绘。殿前有月台,长8米,宽6米。殿之两侧有旁门各一,为硬山筒瓦顶。三世佛殿东侧有配房三间,为硬山大脊,筒瓦板瓦合瓦,砖吻兽,房内有壁画。
三世佛殿后面是三大士殿,共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梁枋有旋子彩绘。三世佛殿西侧有一院,为四合院。正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前出廊,有斗拱,额枋上有绦环板,面阔10.5米,进深8米。东西配殿各二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6.2米,进深4.2米。南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10.5米,进深6米。
灵泉禅寺规模宏大,明弘治年间建造,明嘉靖十二年(1533)重修,现存山门及影壁和汉白玉质须弥碑座一个。”
《京西举人村——灵水》——《灵水村寺庙》:
“(一)、灵泉禅寺
军响乡灵水村的灵泉禅寺,原名瑞灵寺,明代时改为今名。明《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灵)水村。起自汉时(25-220)。弘治年(1478-1505)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此寺是古籍记载的门头沟区境内最早的寺庙。
寺坐北朝南,山门为砖石结构,歇山式,大脊筒瓦顶,有砖兽、垂兽及三小兽,双层砖檐,檐下四角吊有风铃,券门为石雕件拼砌而成,门额有“灵泉禅寺,大明嘉靖癸巳(1533)七月吉日重开山第一代住持圆恭立”等字,山门面宽4.1米,进深2.5米。山门前有影壁,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高约2米,宽10米,厚0.6米。山门两侧有旁门各一间,规模形制相同,歇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兽,垂兽,三小兽。进入山门,为天王殿,天王殿东北侧有和尚塔一座。天王殿后面是三世佛殿,有旋子彩绘。殿前的月台,长8米,宽6米。殿之两侧有旁门各一,为硬山筒瓦顶,三世佛殿东侧有配房三间,为硬山大脊,筒瓦板瓦合瓦,砖吻兽,房内有壁画。三世佛殿后面是三大士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梁枋有旋子彩绘。三世佛殿西侧有一院,为四合院。正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前出廊,有斗栱,额枋上有绦环板,面阔10.5米,进深8米。东西配殿各二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6.2米,进深4.2米。南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10.5米,进深6米。灵泉禅寺规模宏大,明弘治年,明嘉靖十二年(1533)重修,现存山门及影壁,汉白玉质须弥碑座一个。”
《京西举人村——灵水》——《多神多庙灵水村》:
“7、玉皇庙:位于娘娘庙北,村人称“大庙”, 祀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庙门额保存完好,题额“灵泉禅寺”,……。”
《皇都古镇斋堂》:
“灵泉禅寺:灵泉禅寺位于灵水村,原名瑞灵寺,明代时改为今名。据明《宛署杂记》记载:“灵泉寺,在灵水村,起自汉时。弘治年僧员海重修,庶吉士伦记,以上离城六百里。……。灵泉禅寺坐北朝南,原规模宏大。山门为砖石结构,歇山式,大脊,有吻兽,垂兽有三小垂兽,筒瓦顶。双层砖雕椽檐,仿木结构,鸡嗉檐,冰盘座,檐四角吊有风铃。石砌拱券门,券上有石额,额刻:“灵泉禅寺”,另刻有小字:“大明嘉靖癸巳(1533)七月吉日重开山第一代住持圆恭立。”山门面宽4.1m,进深2.5m,高约3.5m,磨砖对缝,刻雕细腻,仿木砌筑,建造精良。山门两侧有旁门各一,形制无二,规格略小。山门外有一影壁,硬山清水脊,板瓦筒瓦合瓦,宽达10m,厚有0.6m,同样很精致。进入山门为天王殿,面阔三间8m,进深一间6m,硬山大脊,筒瓦覆顶,砖吻垂兽,排山勾滴,前出廊,立架梁,梁枋上施旋子彩绘。天王殿东北侧是关公殿,关公殿北侧立和尚塔一座,此塔即灵水八景之一的“北塔凌云”。天王殿后为三世佛殿,面阔三间12m,进深7m,悬山式,正脊,砖鸱吻,垂脊有垂兽,四小兽。檐下一斗二升蚂蚱头斗拱,平身科二攒,栱眼壁绘佛教故事等彩画。彻上明造,五架梁,带角背,荷叶隔架科斗拱,平身科二攒,脊瓜柱上有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殿梁枋等皆施以旋子彩绘,殿墙壁上绘彩色壁画。殿前有月台,宽8m,深6m,五级踏步,有垂带。殿两侧有旁门各一座,均硬山式。殿东侧与和尚塔之间有东配房三间,面阔7.4m,进深5.8 m,硬山,大脊,合瓦顶,有吻兽。墙壁满绘彩画,笔法生动、形态传神。三世佛殿后为三大士殿,面阔三间8m,进深6m,小式硬山,清水脊,简瓦顶,彻上明造,五架梁,梁枋施旋子彩画。在三世佛殿西还有一座跨院,为四合院,正殿三间,面阔10.5m,进深8m,硬山清水脊,板瓦筒瓦合瓦,彻上明造,五架梁,带角背,有前廊,檐下荷叶隔架科斗拱承托,额枋上有绦环板,倒座房三间,面阔10.5m,进深6m,硬山清水脊,合瓦顶,五架梁。东、西配房各两间,面阔6.2 m,进深4.2 m,小式硬山清水脊,合瓦顶,五架梁。……。
灵泉禅寺创建年代较早,中途有颓坏,鼎盛时期在明代,弘治年间重建,嘉靖十二年(1533)重修,当时十分兴盛。从现存的山门、影壁、古树、旧址上不难看出,灵泉禅寺曾经辉煌,佛照乡邻,禅游四方。”
《北京斋堂古村落群》:
“灵泉禅寺
村西莲花山下的灵泉禅寺建于汉代,灵泉禅寺是灵水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寺庙,也是有文字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原名瑞灵寺,明代改为今名。据明《宛署杂记》记载,灵泉禅寺,在凌(灵)水村建自汉,1485-1505重修。灵泉禅寺原来规模宏大,现仅存山门、影壁和汉白玉须弥座碑座一个。
明嘉靖十二年(1533)禅寺重修,山门额上修有重修日志。灵泉禅寺山门青砖仿木结构,歇山式大脊、筒瓦顶,有吻兽、垂兽,四角悬风铃,石刻件拼砌发券门洞,门额有“灵泉禅寺”石刻,山门两侧青砖砌筑旁一座。……。”
《斋堂川》:
“创建于汉代的灵水村灵泉寺
灵水村灵泉禅寺为佛教寺庙,原名瑞灵寺,明代改名灵泉禅寺,又称灵泉寺。据明《宛署杂记》称:“灵泉寺,在凌水村,起自汉时。”如果此说无误,那此庙可称是斋堂川、乃至京西创建最早的寺庙之一,因为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才传入中国。
灵泉寺坐北朝南,山门为砖石结构,歇山式,大脊筒瓦顶,有吻兽、垂兽及三小兽,双层砖檐,檐下四角吊有风铃,券门为石雕件拼砌而成,门额有“灵泉禅寺,大明嘉靖癸巳七月吉日重开山第一代住持圆恭立”等字,山门面宽4.1米,进深2.5米。山门前有影壁,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两侧有旁门各一间,规模形制相同。进入山门,为天王殿,天王殿东北侧是关公殿,面阔三间8米,进深6米,硬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垂兽,排山勾滴,前出廊,梁枋上绘有旋子彩绘。关公殿北侧有和尚塔一座。天王殿后面是三世佛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7米,悬山大脊,筒瓦顶,砖吻,垂兽,四小兽,博缝板下有悬鱼,斗拱,拱眼壁绘佛教故事及佛像,有旋子彩绘。殿前有月台,长8米,宽6米。殿之两侧有旁门各一,为硬山筒瓦顶。三世佛殿东侧有配房三间,为硬山大脊,筒瓦板瓦合瓦,砖吻兽,室内有壁画。三世佛殿后面是三大士殿,共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梁枋有旋子彩绘。三世佛殿西侧有一院,为四合院。正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前出廊,有斗拱,额枋上有绦环板,面阔10.5米,进深8米。东西配殿各二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6.2米,进深4.2米。南殿三间,硬山清水脊,筒瓦板瓦合瓦,面阔10.5米,进深6米。……。”
《京西古道》(上):
“灵水,古称凌水、冷水,……。仅古寺庙而言,就有十数处之多。主要有灵泉禅寺(原名瑞灵寺)……。”
《北京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10109941170000130 灵泉禅寺遗址 明 斋堂镇”
20180815所拍:

20180726所拍:

20170807所拍:

20160807所拍:

20131026所拍:

20121002所拍:

20120122所拍:

(0)

相关推荐

  • 话说香岩寺

    香岩寺,又名香岩长寿寺,地处淅川县城南40公里的仓房镇境,原有两禅院,下寺已被丹江库水淹没,现仅存上寺.香岩寺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曾有僧众数百人, ...

  • 北京灵岳寺的前世今生

    灵岳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元年(1239年).至正年间.清康熙22年(1683年).雍正11年(1733年)四次重修,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海上仙都太姥山(上)

    周末两天行程安排是向往已久的太姥山,因为各自有事,今天同游的只有小乖的小表姐小芳--她曾在念中学的时候去过一趟,自告奋勇地要给我们当导游.一早起来太阳已经相当晃眼了,预示着这是一个个赤晴的夏日.简单收 ...

  • 简单粗糙元代建筑风格——永乐宫

    永乐宫内分三道轴线,在500米的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排列着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除山门为清代建筑外,其余四座均为元代原物.它们在建筑结构和形制上,不仅继使用了宋代"营造法式&qu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琉璃渠坐落于永定河畔,是我国著名的琉璃之乡.从元代起,朝廷即在此设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又迁至此地,后修水渠至此,村子因此而得名.琉璃渠村作为琉璃之乡而声名远扬,素有"中国皇家琉璃之乡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

    三家店古有"京西第一村"之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曾走过这里.目前在这1480米的古街上保存着7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家店遗有百处老店,煤栈和白衣观音庵,铁锚寺,山西会馆,龙王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镇岔道村

    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 年)筑岔道砖城,民逾千户,街市繁华.岔道城有常驻守备1 名,把总3名,兵丁788 名.城内有驿卒12名.明人王士翘<西关志>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岔道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人(户主及子女)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坟处,后因山洪暴发,将整个村庄摧毁.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外出幸免遇难.为延续韩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而成婚,并在现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

    黄岭西村紧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由于地处偏僻,房屋错落有致,百年没有大的人为破坏,植被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民居建于沟涧两侧,与古桥相连.村内街巷由大小不等的山石铺就,沿石路一览村中小桥流水,古朴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南窖乡水峪村

    因种种原因,好长时间未写博文了,今天整理材料,又看到第一次去南窖水峪村的的日誌,正好前面介绍了南窖村和北安村,同时第一次去水峪村也是这个季节,所以把日誌和照片凑在一起上传了吧: 从云岗坐951路公交车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

    雁翅镇苇子水村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村子民居分布在九龙八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有5座基本完好.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河上架有13座桥,其中5座水泥桥,8座石桥.随河沟宽窄变化,桥身的长短随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焦庄户村现已成为了红色旅游的重要之地.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包含三个部分:地道部分,地上村落部分和纪念馆.地道部分保留有650多米长,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有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争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天津市——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

    西井峪村,位于天津蓟县城区以北,在中上元古界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内,这里四面环山,绿树蔽舍,花果飘香,景色宜人,尤为独特的是这里因石而生.因石而居.因石而乐的古朴遗风,积淀出耐人寻味.如诗如画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