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鞋簸子和铬铁|李远谘
鞋簸子和铬铁
——清明前夕忆慈母
● 李远谘
牛年清明前夕二月一十六日,我和老伴带着老二和儿媳、女儿和女婿、一共六人两车轻车简从,到老家李家坪猛虎山上祖父和祖母,父亲和母亲的坟上插清。
在妹妹的家里,我猛一抬头:一个熟悉的鞋簸子扑入我的眼帘。这不是婆婆生前用过,以后遗传给妈妈的鞋簸子吗?
历经沧桑的鞋簸子,一根小小的篾片也没断,是农村篾匠师傅将竹子破成薄片,精心编织而成。根根薄竹片相扣,虽然失去了当年青翠的绿色,现呈浅赭色。圆圆的,簸心大约40多厘米,可谓一件精致的工艺品。老一辈妇女用来装针织品、剪刀、针线之类。
睹物思亲,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思如泉涌。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机拍了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妹妹,反映极快:"哥哥,我家还珍藏妈妈用过的铬铁!"她麻利地把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铁器从屋里找了出来。
铬铁,有个大约一尺长的铁竿,下方有一个成立体三角形的几何体。虽然沾满了斑斑绿绣,但保存得十分完好。裁缝师傅裁剪衣服时,把它的三角体放到火里烧热,然后隔一层旧布,把衣服中需要熨平的地方熨平。
哥妹俩像考古工作者一样,发现了一件文物一样,滔滔不绝地向孩子们讲起了"铬铁和鞋簸子"的故事:
当年,母亲和刚满月的妹妹寄居在空荡的《李氏宗祠》里 。祠堂上方的神龛下横七竖八陈放几口棺木,风一吹呼呼作响,令人阴森恐怖。
是两位慈祥富有人性的农民王典恒夫妇,给母亲指明一条生路:"朱先生,你不是会作衣服吗?何不去打散工?一来日子过去了,二来还会有工钱……"
家中还有一杆老尺、一把剪刀。这两样物品加上一杆铬铁,从此妈妈以它们为友,接活到家中,开始为左邻右舍大人小孩作衣服。
一些作缝纫的针线、顶针、小布料等物品,就放在鞋簸子里。
心灵手巧的妈妈,裁剪又过细,作的衣服款式又新颖,工钱又不高,作的衣服老人小孩穿了都合体。
因此,请她上门打散工的人越来越多。在老家李家坪家家户户,几乎都穿上了她作的衣服。
那时,农户都不讲付钱,而是把米抵工钱。遇到活没干完时,她还打夜工。善良的农民,往往弄宵夜:阴米子煮荷包蛋。
讲孝心的妈妈,不好意思对主人说:"我家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婆婆。夜我就不消了,请您们把给我,我给老人带回去!"
日积月累,家中的米缸开始有米了!妈妈用它,宁肯自己吃菜饭,节衣缩食,从牙齿缝里挤出粮食,悄悄接济比自己还困难的妯娌和侄媳。
妈妈凭自己一双灵巧的手,同农民换工:她帮人家作衣服,对方帮我家耕田插秧……
妈妈凭自己一双灵巧的手,还同木匠永凤伯换来一口装衣服大柜和谷柜。
当我在比箭小学读书时,她还为老师们洗衣服,换来零钱添补家用。
远语姐出嫁前,住在我家赶作鞋子和鞋垫。妈妈用外公寄来一段六尺粉红色起小黑点的布料,连夜为远语作了一件十分得体的嫁衣。
晚上,她背靠青砖墙,在一盏浑浊的木籽油夜以继日地为人编织毛衣。在四川大学教书的外公、外婆给我们寄了一斤多紫红色的毛线,她不知给我织了多少遍。它正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心底善良的她,不论严寒酷暑,不计报酬为左邻右舍照看小孩。
她以超常的勇气,单薄的身体,勤劳的双手,担起了赡养婆母尽活孝的重担,含辛茹苦将我和妹妹抚育成人。
饥饿和贫穷没有压垮她 ,她用一根尺、一把剪刀、一杆铬铁,从一个五谷不分的教书先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铬铁等物成了我老李家的传家宝,妹妹没有丢弃,出嫁后一直珍藏至今。
因此,她获得族人和父老乡亲们的敬重。在她八十八 岁寿终就寝之日莹归猛虎山时,四面八方前来送香火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
在我挑灯夜战之时,恰逢德高望重的伯母熊传坤老安人逝世29周年,李氏子孙纷纷凭借微信这个平台,以表缅怀之情。在慈母逝世25周年前几天,信手拈来侄儿李华云一段话作为本文结语:
"太婆,二婆,三婆(我奶奶),么婆,还有王家桥的姑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的特点:和蔼慈祥、勤劳能干。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患难与共,生死同命,血脉亲情超出常人。我为李氏优良家风深感骄傲!三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表明,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家风不可替代,不可复制。英雄自有来路,我相信,由李氏家风熏陶出来的子弟一定会重现祖上荣光!"
七十七岁的不孝儿泪书牛年2月17日夜9点8分
(作者系松滋市杨林寺镇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