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升到团长有多难?战火中选拔,八路军的团长比国军强多少?
在电视剧《亮剑》当中,李云龙身为独立团团长,与日军不断周旋,十分厉害。看完这部电视剧后,相信大家都很疑惑,在当时一个团长究竟有多大的能力,真的像剧中李云龙那般厉害吗?一个普通士兵要想一步步地当上团长,那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呢?
在《亮剑》中,李云龙、丁伟和孔捷组成铁三角,就可以和日军打得如火如荼,那么当时八路军和国军的团长作战水平孰强孰弱?
一、抗战时期的“团长”
抛开影视剧,我们回归到历史本身,要想清楚地了解上述的那些疑问,首先我们得了解在抗战时期,一个“团长”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古代兵书《尉缭子》中有一句话
“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
这句话点明了军官在一支部队中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军官的培养,并且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军官晋升制度。
而在中国的军官制度中,无论在哪一时期,团长都属于中级指挥官,虽然听起来远不如“师长”、“旅长”、“军长”那么有重量,但是团一级单位已经是抗战时期的主要作战单位。在当时,要想当上一名团长,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所需要具备的能力非同一般。
以八路军为例,在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当时的红军主力部队组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而刚刚成立的八路军只有16个团,这16个团的首任团长个个都非同小可。其中特务团团长韦杰在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685团团长杨得志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686团团长李天佑,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剩下的13个团长中,有4个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6个在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还有两个壮烈牺牲。
从这些“团长”们后续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他们究竟具备了多么强悍的能力,所以说要在抗战时期,当上一名团长,没点真本事肯定时不行的。而且这些团长之所以能成为八路军的首任团长,在抗战之前也是战功赫赫。
例如杨得志团长在抗战之前,便已经是红2师师长。而他在担任红1团团长期间,曾经奉命坚守阵地三昼夜,以一个团的兵力打退了国民党军队三个师的进攻。并且在长征期间,正是他指挥红1团强渡乌江,组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通了道路,为党中央的顺利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说,别小看抗战时期的一个团长,这些团长一般都是从红军时期就已经参加革命,个个都身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一路走过来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着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他们的能力足以指挥几个师。那么既然抗战时期的一个团长这么厉害,一个普通士兵要想达到这一级别是不是很难?
二、精英教育的国军团长
实际上,不同部队的普通士兵晋升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其实是分为三个体系的,分别是八路军,国民党军队,地方系部队。
首先,我们来说说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一直以来都讲究的是精英教育,也就是他们的军官必须是从军官学校毕业出来的,但是军官学校的选拔条件并不低。在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普通士兵,要想被选拔进军官学校,首先他得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年龄在18岁到22岁之间,并且要具备优良的身体素质
这些要求放在今天来看,并不是很高,但是那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那么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上过学的年代。所以说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这一要求,就将绝大多数上不起学的穷苦子弟拒之门外。而在进入军官学校之后,在第一年,他们还得进行军事训练和文化补习,如果不合格的就将被退学,只有考核合格的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从军官学校毕业之后,这些人就可以担任排长,如果没在战场上牺牲,一般六到八年的时间便可以晋升为一名团长,但是实际上这些毕业生的大多数都没能拥有八年的时间。
以黄埔军校第十期为例,这批毕业生在1936年8月毕业分配到各个基层部队,到1937年底时,便已经牺牲大半。还有黄埔军校昆明分校第十一期的毕业生,因为抗战的到来提前毕业,其中分配到58军的117人,在三次长沙会战后,就阵亡了60余人。要想成为国军团长,必须经过军官教育以及部队历练,那么要想成为八路军团长又得经历什么呢?
三、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八路军团长
与国民党军队的军官教育不同,八路军中并没有要求军官必须具备很高的文化水平,这一点无疑让很多底层的农工子弟有了晋升的机会,因此在八路军中高级将领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步步从基层战士成长起来的。而且相比较国民党军队晋升为团长所需要的漫长时间,在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成长为一名团长的时间都比较短。
在《亮剑》当中,李云龙是1928年左右参加革命,而在1934年长征时期,他就已经是红军171团的团长,从一名普通士兵到一名团长只用了短短六年时间。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在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便已经当上了红28团的团长,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为何八路军的团长这么“容易”就能当上,其实时间短并不意味着容易。这些团长们之所以能这么快当上团长,与我军“身先士卒”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在战争年代,红军所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难,往往每一场战斗都关系到整支部队的生死存亡,一场仗打下来,往往是团长牺牲了,营长上,营长牺牲了,连长上,连长牺牲了,班长再顶上。
为什么在那一时期,我军的将领晋升速度都很快,那是因为我军中下级指挥员的伤亡率十分的高。所以能在八路军当一名团长,往往需要经历过无数次战斗,无数次战至最后一人的恶战。而在抗战时期,实际上要想当上一名八路军的团长,最少也得是原先红军的一个师长才可以当上,毕竟只有16个团的兵力,所以说在《亮剑》剧中,李云龙等三人能够与日军打得有来有往,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大多已经是打过很多次硬仗,指挥作战经验并不比日军将领差。
如果说国军团长是“学院派”,那么八路军团长就是“实战派”,在抗战时期,国军团长在正面战场上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理论能力可能要比八路军团长稍微强一点,但是两者真要真刀真枪地干起来,还是身经百战的八路军团长要更胜一筹。
文/乐宇
参考资料:
1、《南京国 民政府时期军官制度述评》,魏大庆
2、《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团长丁思林》,任凌峰、赵建平、常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