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一本不一样的中国朝代史~

_

说起中国历史,煌煌万言不可胜记,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咱们中国经历了起起伏伏,最终聚合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你我从小学时都会背的一首朝代歌,历史与我们相伴着,无论你在意与否。在历史的长河中,过往的人与事,在眼前浮现,汇于脑海,沉于心底,最后化为了精神力量——这也就是我一直喜欢历史的原因。

在这个被禁锢的假期中,看到亲王这样的书,打发打发时间是非常好的。初次遇到马亲王的这本书,在没翻开之前,我猜想可能是巧用故事来叙述历史。但是当我打开电子书的那一刻,亲王在序言中讲述了该书的缘起,我心中又燃起一股好奇。亲王在序言中说了啥呢?

亲王说,那一年他在新西兰读书,那时图书馆的中文书不多,有次随手找到了一本《史记》,就在这本史记里他无意多看了一眼刘邦斩白蛇的故事。据他自己说,人在穷极无聊的时候,思维可能会很敏锐,看事物的角度也与平时不同。我在想,人的思维很奇特,亲王说的这种情况或许是真的,也可能就是闲的。于是乎呢,亲王他从一个小小的疑问开始,从斩白蛇到赤帝,从赤帝又查到了顾颉刚的疑古论,从顾颉刚又顺藤摸瓜找到了刘歆,接着三统论、五德终始论、天人感应说一路查下去,竟然从汉初的小典故牵扯出纵贯中国历史的大主题——王朝“德性”的流转。

亲王这本书的名字,咋一看起来有些非主流,但看进去后语言诙谐幽默,很是有趣还长知识。在他诙谐的描述中,一直很高冷的词儿——五行、五德也有了一丝丝的温度。这本书,在“不靠谱”的书名下隐藏着另一番有趣的历史现象,一个很是“高深莫测”的德性理论。这里的“德性”不是我们今天口语中的那个德性。今天我们口语里的“德性”的“性”读轻声,而这里的“德性”两个字不能读轻声,二者皆有一定的内涵,合在一起表示“道德的属性”。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五德”即五种品德。按照邹老教授(邹衍,哈哈)的观点,五行是上天造成万物的属性,五德是上天赋予人间的基本品德,任何朝代,也都必然偏重于某一种品德。正如五行有生有克,五德也有生有克。据邹老先生总结,每个朝代更替也都是德性变更的结果。邹老先生唯一没确指的是五德到底具体是哪五种品德,他只是按照五行把五德定义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德会循环,若细翻历史,还有一样东西,即祥瑞、祥物还有谶谣。

在现代人看来,这些几乎被视为封建迷信,但古代君王却尤为看重。为什么?因为王朝德性变更牵扯到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政权的合法性。政权的合法性,是历朝历代皇帝都看重的,其中政权的德性归属便是核心。比如隋文帝杨坚取代了北周建立了隋朝,由于是继承了北周的德性(“木德”),所以他坚持认为隋朝的德性就是“火德”(木生火)。

五德有终始,有循环,每个王朝,不管中原人还是游牧贵族,都来玩这套理论。以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历史似乎就是一出出悲喜交加的舞台剧。每曾想看完这书,脑海中神奇地浮现出了一条朝代更替史。在这条更替史链条中,每个节点上,一本正经地按照五德来推算者有之,荒唐更换者有之。其实说白了,那套理论,不管是邹衍的五德相克还是刘歆的五德相生,亦或是融合二者混合型,都是拿来糊弄糊弄底层百姓的,后来玩得多了玩累了就扔一边了。无奈的是,民间已经被浸染多年,早已经深信不疑,这套说法可谓深入到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时想想,很吊诡的是,越是荒唐的东西,越是有人信。按道理来说,既然是糟粕,就该抛弃。无奈的是,这样的东西总是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奇观了。

读亲王这本书,我最大收获是懂了那一堆名词,基本明白了五德相生与相克的变换关系。有时候从某种角度上,我就在想,我们的历史啊,就好像是被这帮文人“闲士”在推动着往前走。假如历史少了他们的参与,估计精彩度都会下降,这或许也是咱中国历史的一奇吧。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

因为有你的关注

而变得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