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

《流浪者》:永远的印度电影名片

绯色_神仙

2016-06-06 看过
提示: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就电影来说,除了小部分的印度影迷,在当下年轻人的心中,印度电影是带有贬义倾向的奇葩的代名词,可对我父母这辈人来说,印度电影在他们心中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流浪者》无疑是当时最具代表的作品,时至今日,它依旧是无可厚非的印度电影名片。

《流浪者》于1954年出品,当时距离印度脱离殖民,实现自主、独立,仅仅过去七年,整个社会处于蓬勃的新旧交替之中,尤其是思想层面的蜕变。新的思潮在兴起,人们开始审视那些曾习以为常了几千年的旧思想,并对其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落后部分,开始进行批判。《流浪者》即是这种批判的产物。
 
拉贡纳特——出生论——种姓制度:
 
在上流社会颇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是一位坚定的出生论拥护者,他有一句名言: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这种极端的以出生背景给人下定论的逻辑,在现代看来是相当荒谬的,但对于当时的印度来说,却是一条可以堂而皇之公布于众的“真理”。这一切都源于在印度传承几千年的种姓制度。
 
<图片2>

种姓制度是一种源自印度教教义的社会体系。印度教的祭祀阶层(婆罗门)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所谓的血统纯净,创造了一个关于种姓诞生的故事:创造神梵天创造人类的时候,婆罗门种姓由他的口中诞生,刹帝利种姓由他的手臂诞生,吠舍种姓由他的大腿诞生,首陀罗种姓由他的脚出生。这个看似“无害”的神话故事,事实上包含着严重的等级概念,从口到脚,即是从上到下的排序,也就是一个人出生时,尊贵与否就已经由他的种姓所决定,而不是他的行为。所以,种姓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出生论。

种姓制度不但规定了各种姓的高低位置,甚至还规定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高种姓被允许从事高档职业,而低种姓全从事低档职业,也就是说,低种姓的人,不管如何努力,都只能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继承职业。于是你能理解,“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绝不是简单的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而是几千年种姓文化下,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儿子总会继承父亲的职业。贼的儿子,必然会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做贼。

随着时间的流逝,种姓制度建立的初衷已被渐渐淡忘,但它所具备的出生论本质被深刻地印在印度社会的思想中,慢慢演化成评判人的标准。

被误判而最终变坏的扎卡

拉贡纳特对扎卡的误判,是整个故事的起源。因为扎卡的祖父、父亲都是强盗,拉贡纳特就认定其是强盗,这桩冤案最终逼迫一个无辜的青年走上了人们“希望”他走上的强盗之路。法官,这个原本代表着公平、正义的象征,在种姓文化的影响下,居然成为了罪恶的推手!出生论的邪恶由此可见!

扎卡只是一个配角,却是影片中最大的悲剧人物,拉兹以主角光环最终得到重生,而扎卡将永远以一个恶人的名义死去。在当时的印度,扎卡的故事,可能更接近一个低种姓人民的人生,而拉兹的故事,则多了许多创作者的美好愿景。

影片对出生论的批判手法,非常具有印度特色。故事的最后,当拉贡纳特看着自己的儿子拉兹以偷窃、谋杀的罪名站在被告席上时,久久不能言语,而他所一贯秉持的出生论,也不攻自破。这种自食其果的惩罚,明显来自印度宗教文化中的因果报应。

拉贡纳特探望入狱的拉兹
拉兹望着生父热泪盈眶

拉兹——底层阶级——贱民:
 
拉兹虽然是大法官的儿子,但最终变成了一个小偷。他的故事,除了有力地驳斥了出生论,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拉兹命运的转折点,是在他母亲流落贫民窟,为了养家,积劳成疾后,失去劳动能力的那一刻,为了挽救母亲,拉兹生平第一次做了小偷。显然,贫穷是造成拉兹犯罪的根本原因,也因为穷,导致拉兹失学以及被坏人扎卡带入歧途,从一个儿童犯,变为一个成人惯偷,而贫穷也恰恰是拉兹所代表的底层人民,最突出的特征。从这个层面来说,一个人的行为还真与出生有着间接的联系,因为穷,底层人民有着更高概率的犯罪可能。

拉兹与母亲陷入生活窘境
拉兹第一次偷东西

在拉兹从天真儿童,堕落为成人惯偷的过程中,我们会一直不断的问,面对贫穷和生存的窘境,难道除了犯罪,没有第二条选择么?影片给我们的答案是:没有。不论是母亲失去劳动力面临饥饿时,还是因交不出学费被学校开除时,尚年幼的拉兹都没有可以求助的社会组织,当一个人不能合法求生时,那么他除了死就是犯罪,别无他法。

拉兹的堕落,是对社会忽视广大底层阶级的控诉。虽然,拉兹流落贫民窟,是扎卡的计谋,但随后扎卡有机会将拉兹培养成贼,则完全是因为他钻了社会对底层阶级忽视的空子,但凡有一个社会组织向拉兹伸出援助之手,扎卡的计谋都会泡汤。

最终,拉兹以谋杀、偷窃罪被带上法庭被告席,当轮到自我辩护的阶段时,他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驳,他说道,自己已经毫无置疑的是个坏人,即便被绞死也不可惜,随后他指着前来围观审判的贫民窟孩子们,慷慨激昂的问道,但是这些孩子该怎么办?因为他们每个人、每一刻都有沦落到自己这个地步的危险。

拉兹上法庭

拉兹流从一个天真儿童变成一个犯罪分子,是很多贫民窟孩子的真实人生写照,它告诉我们,贫民窟里多罪犯,并非贫民窟里的人天性邪恶,而是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在成为罪犯之前,他们都曾纯真过。

拉贡纳特的出生论虽然不对,但确实印证了贼的儿子常常真的去做了贼,而拉兹的故事在驳斥了出生论的同时,则探究了底层阶级高犯罪率的深层原因,如果这与出生无关,那只能是和环境有关了,贼的儿子为什么常常还是做了贼?不是因为他有一个做贼的父亲,而是因为整个社会没有给他不做贼的机会。

社会对底层阶级的漠视来源于种姓制度,当底层阶级被认为是低贱的,那么握有资源的上层又怎么会推出为他们解围的政策呢?在他们看来,底层阶级活该受罪,不是吗?

这种思维在印度社会最底层的贱民身上,体现的尤为显著。

被丽达得知小偷身份的拉兹黯然神伤

在梵天创造人类的故事中,贱民甚至没有被提及,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没有“出处”的群体。他们不可触碰到非贱民的身体,连影子也不能碰触到其他种姓的影子,外出时必须摇铃击木示警,并用扫帚,将自己走过的足迹抚平,以免玷污他人的足迹。显然他们被视为非人类,且遭到了非人的待遇。

贱民是贫民窟的主力军。因为种姓制度规定的职业,贱民只能做些掏粪、扫垃圾等低收入工作,穷是他们的基本标签,以他们的经济实力,也只能待在贫民窟。所以,当拉兹指向贫民窟孩子时,显然贱民是最主要的针对对象,我们也不难理解,当贱民连触碰他人身体都是禁忌时,谁会关心他们的死活呢?

种姓制度之罪,在于将荒谬的出生论渐渐变为事实:贱民在这种环境下,除了犯罪,别无选择,最终落实了别人给他们的耻辱代号——贱-民。
 
丽达——纯洁爱情——真理:
 
在这个令人悲伤又愤慨的故事里,丽达就像一个纯洁的天使,代表着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对于拉贡纳特来说,丽达就是反对种姓制度的标志。种姓制度禁止种姓间交往、通婚,而富有的丽达和贫穷的拉兹从小就成为了好朋友,长大后,更是发展为恋人。表面上,影片歌颂的是一段纯真的爱情,而实质上还是对反种姓制度的高度赞美。显然,拉贡纳特是传统种姓制度的捍卫者,丽达是新时代人人平等的拥护者。

儿时的拉兹和丽达是好朋友

对于拉兹来说,丽达则是信念的象征。当拉兹在扎卡的带领下,滑向罪恶深渊时,即便是望着丽达的照片,都能让他感到愧疚万分,他甚至在犯罪之前,需要将丽达的照片翻过去,才能安心行窃。从某种程度来说,拉兹对丽达的思念,就是他仍心存良知的表现。随后,与丽达的相遇,也最终将拉兹拉回了人生的正轨。与其说,是爱情拯救了拉兹,不如说是丽达所代表的信念,感召了拉兹的回归。

作了小偷的拉兹望着丽达的照片感到万分愧疚
拉兹行窃前将丽达的照片翻了过去

对丽达自己来说,她就是正义的化身。丽达在法庭要求法官从良心出发,轻判拉兹,法官回答:法律不承认良心。丽达动容的回道:既然法律不承认良心,那么良心也不承认法律。这个回答掷地有声,当法律都不能保障一个群体在社会中得到公平对待,合法谋生,而这个群体无奈犯罪后,法律却要一视同仁地、无差别审判他们,那么这个法律本身就有失公平,而无法得到良心的认可。丽达的回答,是对拉兹故事内在含义的高度概括,也是为贫民窟所有贱民的正义呐喊。

丽达在法庭为拉兹辩护

不论是对种姓制度反对的新理念,还是对犯罪行为反对的旧观点,丽达这个人物在片中承担的绝不仅仅是和男主角谈个恋爱,制造浪漫,她和拉兹的这段纯洁爱情,扛起了新时代下,社会对真理的价值诠释。

丽达和拉兹

一代中国人的回忆:
 
印度独立以后,宪法明文规定废除种姓制度,但实际上,落实起来,举步维艰,因为传统势力太过强大,就像拉贡纳特最后自认的那样:法律无法判我的罪。它印证了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凌驾于法律的事实。可见落后的思维,不是依靠纸面上的法律就能真正消除的,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思想上清除。因此《流浪者》以抨击种姓制度为母题,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一种特殊文化,对于外人来说,是非常难懂、难理解的,尤其是很难深刻体会这种制度的罪恶性。影片非常聪明的没有直接抛出种姓制度,而是选择了更能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所能接受的社会现象进行抨击:种姓制度中的核心实质——出生论以及底层阶级的困苦,这使影片获得了非常大的受众面,包括中国。
 
对于当时刚刚经历了阶级斗争与革命的中国人民来说,这种对出生论的直面批判和对底层阶级的同情,简直是来的太及时了,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了。

曾经红火一阵的录音带

当然,除了影片深刻主题产生的共鸣,印度电影特有的艺术魅力也是吸引中国观众的关键因素。片中富有印度民族乐特色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至今令人难忘,而华丽的舞蹈更是展露出印度这个古老文明古国的底蕴和活力。当拉兹挣扎在扎卡的胁迫和丽达的召唤中时,出现了影片最为惊叹的一段歌舞表演,巨大的梵天头像耸入云间,合上的双眼像是在谴责拉兹的堕落,随后象征信念的丽达出现了,她帮助拉兹爬上云端,并在宏伟的湿婆雕像前起舞......整个舞蹈充满了异域风情以及强烈的宗教寓意,这是印度文化的传统底蕴。而在表现拉兹开始变成惯偷时,印度巨星拉兹·卡普尔在一系列快进的镜头中,用夸张滑稽的表情与动作,将一个最终无奈犯罪的可怜流浪汉刻画的惟妙惟肖,这是典型的卓别林式喜剧表演——笑中有泪,这种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则展现了印度文化的活力。可见,不仅仅是思想,即便是电影艺术的呈现上,本片也做到了保留优秀传统,吸纳先进新形式。这些无疑都给当时的中国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拉兹面对梵天头像
人们在湿婆雕塑下跳舞

在当时那个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外部世界的中国来说,《流浪者》这部优秀印度电影的出现,犹如平地一声雷响,成为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回忆。

前两天,我在自己的房间里观看《流浪者》,当影片放到《丽达之歌》时,我那年近70的老父亲,不知何时扒在了我的房门口,他激动的说道:“啊!那不是丽达之歌吗?!”随即兴奋的哼了起来......呵呵,他平时记性可没这么好!
 
永远的印度电影名片:
 
一度活跃的中印文化交流,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后,戛然而止,虽然战争持续没多久,但却在两国人民心中投下了一片阴影,随后,印度电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待到网络兴起,已经是几十年后了。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经济繁荣,也让中国社会对西方国家呈现出疯狂的崇拜,于是,当印度电影借由网络,再次回到中国人们面前时,中国人已经失去了客观的审美立场。当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5》中扒飞机被称作是刺激,而萨尔曼·汗在《代号猛虎行动》中扒飞机被称作开挂时,就是最好的例证!

《碟中谍5》
《代号猛虎行动》

不少印度电影迷认为是中国人的优越感造成了对印度电影的偏见。错!我倒是希望中国人能多少有点优越感呢,这样我们也不至于在西方文化入侵时,把自己的文化丢的所剩无几了!中国人对印度电影的偏见恰恰是由于自卑,他们不自觉的将自己代入西方人的审美,来看待印度电影,而众所周知,西方人对发展中国家一向是歧视的,中国社会在对西方国家的疯狂崇拜中,不但接受了西方人的文化,也接受了西方人的歧视,就是这么回事情。
 
曾被《流浪者》严厉批判的出生论,现在变成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真实写照,大多数人只要听到一部电影是来自印度,就马上想到开挂、歌舞,随即就是不想看......作为一个积极宣传印度电影几年的印度影迷,我真的感到累觉不爱啊!
 
中国人对印度电影的好印象,被集体定格在了《流浪者》,它也就此成为了永远的印度电影名片。当一个国家,想起另一个国家的好电影时,只能想到几十年前的一部作品,对这部电影来说可能是一种荣誉,但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就是一种尴尬了!

这两年,这种情况稍有改观,不少人开始知道《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等为数不多的几部优秀印度影片,我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