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 惜春心绪由今起

CHUN FEN

2018.03.21

是日诗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春|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前,天气尚还有些湿寒。春分后,就到了阳气氤氲,一派花满枝头的日子了。

人们常说,春分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一团细雾将天地温柔包裹。春分的夜里,等待了一个冬天的花苞随着细雨次第绽放。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一层淡薄的白色胭脂施在了杏花浅红的面容上,清逸曼妙,惹人迷醉。春分起,路边湖畔、房前屋后都是这种颜色,在它的映衬下,春雨、雾气也有了一番温柔的意味,心情也随之柔软了起来。

春分三候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古人将“五天”分为“一候”,“三候”即为一个节气。

一候,元鸟至丨天气回暖,燕子从南方归来。

二候,雷乃发生丨春天破土而出,以一声惊雷示人。

三候,始电丨天空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润物细无声。

惜|春

晴日无多雨日多,春藏花底暗消磨。

一年尚有几春色,花若飘零春奈何。

春天总在微妙的变化中悄然而逝,早春分不清冬春,暮春分不清春夏。春天就这样飘忽于冷与热的夹缝中,叫人难以看清春的面貌,待你看清时,春天也就到了尾声。

九十日春无几日,不堪风雨竞吹花。

舞英逐水向何处,泛泛斜溪伴晚霞。

正如宋人梅尧臣诗中所言,春天一共就九十天,尚有大半是在风雨中度过。后半段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然而来得及好好喜欢上一场,已是舞英逐水,落花遍地,春天也从指缝中悄悄溜走了。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美好的事物或许都与短暂结伴而生,比如昙花一现,比如过眼云烟,比如春天。在28岁的苏东坡看来,黄莺初啼、雨贵如油的春天正是这样美好而短暂的存在。莫要推辞,勿需等待,「有花堪折直须折」才是对春天的喜爱。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春天的悄然离去总是让人手忙脚乱,古人们往往都在春分这日有所感悟,惜春伤春之情也油然而起。《春江花月夜》这般的千古名篇正是张若虚在春分时节写下。花落纷纷,思妇唱晚,闲潭落花,落月西斜,字里行间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惜春心绪。

春天以转瞬即逝教会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春天每年都会再来,而人生不逢下轮。如期赴约下一个春天,正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