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改变了,孩子依然没改,这不还是没用吗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今天的话题不仅涉及家庭教育,也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会阅读家庭教育的文章,也有的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家长们都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要想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因为我们能够真正控制的只有自己 。
也就是说,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需要首先做出向好的改变。
于是,家长们开始反思自己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是自己控制欲太强,太强势了?还是没有原则边界,对孩子太溺爱了?是自己榜样的作用没发挥好?还是没有给孩子独立承担的机会?等等。
反思之后,我们开始行动了,我们在孩子面前开始读书,让孩子看到榜样的力量;我们不再那么控制孩子了,让孩子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我们适当示弱,给孩子创造磨练自我的机会等等。
但是,有些做出改变的家长们却发现,一切并不像书中、文章中或培训中说的那样,孩子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改变:不愿读书的孩子依然爱打游戏;让孩子自己选择,他还是贪图玩乐;家长放开手脚给孩子机会去锻炼一下,他们却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于是,我们开始怀疑——我改变了,孩子不改,还是没用啊!
我估计有人会告诉家长,孩子的改变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并且,家长还会听到那句很文艺的话——我们只要静待花开。
只是,花期早已经过去了,期待中的花儿依然没开放。
怎么办?
心理学上有一个“流浪猫效应”:说的是一位善良的女士,在街上遇到一只流浪猫,看它可怜,于是就带回家喂养。过了几天,又遇到一只野猫,于是又带回了家。就这样,第三只、第四只……
很快,她的家里成了猫的天堂,她的地狱。她一边费劲心力养着这些猫,一边又心生怨恨、怨气冲天。这些猫把她的生活都毁了,她没有了自己本该有的生活,失去了生活中应有的快乐。
可是,要扔下这些野猫,她又于心不忍。她就在这种善良造成的痛苦中挣扎度日,彻底沦为了猫奴。
老实说,我看到这个流浪猫效应,很自然地就会想起许多家长目前和子女的状况,我们一边被孩子的各种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一边又不得不为孩子操心着一切,很多家长沦为了孩奴。
说这个“流浪猫效应”,与我们上面说的问题有什么关联呢?
其实,我是想告诉那些已经开始改变或还没改变的家长们,无论孩子的现状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也是流浪猫效应提醒我们的本意:
一个人,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意(比如家长的为孩子好),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都应该边界清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即使这个人是你的子女至亲,我们都需要警惕自己的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突破边界的结果就是损害了彼此的关系,让我们陷入难以自拔的沼泽之中。
这里的边界是指什么?
父母子女之间也好,亲朋好友之间也罢,我们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应该承认和尊重彼此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性,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然而,有些人作为父母,恨不能代替孩子承担他们所有的痛苦,或者,倾尽心力替孩子承担所有那些急难险重的事情。我们忘记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即使“为母则刚”,即使“父爱如山”,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是我们的能力不够。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无限度地为孩子承担一切。
所以,把“流浪猫效应”和“父母改变、子女没有改变”联系起来,我想说的是:
无论怎样,无论孩子有没有改变,无论孩子是暂时未变好,还是“过了花期也没开放”,家长们始终都要明白,边界就在那里,我们只能承认和遵守。
如果我们沉不住气,非要打破边界,或者,如果我们又要爱心泛滥,就像收留流浪猫的女士一样,变成了孩奴,那么,孩子可能真的就会彻底失去了改变的可能。
在有边界的基础上,做我们的能力允许下能够做的;在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前提下,去选择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也许,过了花期未开放的孩子,本来就不适合开花,他的人生另有安排,只需要你相信这一点。
父母与孩子的边界也许很难把握,但是,一切都可以在磨合中寻找到最佳距离,就像两只刺猬的互相取暖,家长和孩子也需要“既不至于因为太近而互相伤害,也不能因为太远而感觉不到彼此的温暖”。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点个在看,与大家共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