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现3000年古遗址,挖出一把24厘米长的剑,专家:外形真洋气
真正的想要去了解古人的历史,单单通过查阅历史书籍是完全不够的,要知道史书也都是人写的,也有可能是胡诌的,就连历史学家奉为经典的司马迁的《史记》都有许多的错误,这一点在考古中已经多次证明了,所以最好的历史还是得从考古获得,从出土的文物去拨开历史的云雾了。
所以作为我们中国后人,还是得尊重考古工作者,可能在外界认为他们的行为非常不合适,毕竟是挖掘死人墓的,但是要知道作为考古工作者是从来不会主动去挖掘古墓,除非古墓找到了破坏或者说马上面临被破坏,只有这样才会选择主动去考古挖掘。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是一把来自3000年前的青铜剑,这把青铜器其实还是蛮小的,而且他有一个非常洋气的名气,它属于那种典型的鄂尔多斯式铜剑,鄂尔多斯式铜剑又被称为是“直刃匕首式剑”,这种类型的青铜剑是北方青铜文化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事情发生在1958年的临洮县城南,当时甘肃考古队在这边开始考古发掘,也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毕竟近代中国饱受战火的迫害,为此有大量的文物流失,为此文物也是备受国家的重视,当时其实许多的地区的考古队都在努力抢救一些古墓,而甘肃考古队就是如此。
幸运的是这次的考古发掘中,甘肃考古队在一小村里发现了一座古遗址,当时其实是先挖出了不少的青铜器和陶器,为此专家断定这附近肯定是有墓葬的存在,在随后的试挖当中,果真是发现了大面积的古遗址,也就是后来的寺洼遗址。
寺洼遗址的占地面积还是非常大的,长1500米,宽800米,这样规模的古遗址在当时可是很少见的,发现古遗址之后,考古专家开始调遣了大量的考古队来到这里,接下来就是针对寺洼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
而后挖出了许多的古文物,比如什么陶器、石器、青铜器等等,其中最让考古专家有兴趣的是那把通长24厘米的青铜剑,应该说是青铜短剑更为的贴切,这把青铜短剑也就是后来的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
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的造型确实是很洋气,整个剑身是扁平的,而中间还有隔档,柄首镂空,内置铜丸,只要轻轻的晃动下剑,就能发出清脆的声响。
第一次摸到这把柄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的时候,你会发现上面居然有一层粉锈,估计这个粉锈的作用是防止这把青铜剑生锈吧,虽然说达不到越王剑那种高度,但是这把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同样是寒气逼人,一看就是杀人利器。
后来这把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被专家定义为了国家一级文物,如今被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