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市场要“变天”?华为拿下支付牌照有何意图
第三方支付行业再迎一员“大将”。近日,天眼查显示,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讯联智付”)的大股东从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沃芮欧”)变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华为持股比例为100%。这意味着,通过收购讯联智付,华为正式进军支付行业。而在2016年,时任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部总裁的苏杰曾表示,华为遵循边界意识,不会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华为为何宁可“食言”也要拿下支付牌照?
事实上,除了华为,去年以来,包括拼多多、携程、字节跳动、快手在内的互联网企业均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支付牌照,布局支付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支付行业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布局支付行业对完成其生态闭环极其重要。而随着更多互联网公司的加入,C端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正发生明显变化,支付领域的竞争料进一步加剧。小小一张支付牌照,究竟能给互联网带来多大想象空间?
01
支付领域巨头云集
没有人能逃得过“真香”定律,包括华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不会做支付服务业务的华为,在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企业纷纷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支付牌照,布局支付市场的背景下,最终还是出手了。
据悉,华为收购的讯联智付,是一家在2013年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注册资本为两亿元,其所涉及业务范围为电子支付和互联网支付等等,这也意味着,华为将成为继小米之后,国内第二家拥有支付牌照的手机厂商。
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加快布局第三方支付领域,分别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支付牌照。2020年1月,拼多多通过间接收购的方式,获得支付牌照;同年8月,字节跳动通过关联公司完成了对合众易宝的并购,获得了互联网支付牌照,并先后申请了“抖音支付”“字节付”等商标;去年11月,同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也被传出通过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易联支付间接获得支付牌照的消息。
02
互联网巨头拿下“牌照”
意欲何为?
支付牌照,成了巨头的标配。为何它如此受欢迎? 今年2月,光大证券在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互联网头部企业抢夺支付牌照进入支付行业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是为了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完成闭环布局。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有助于企业减少使用第三方支付而产生的通道费用;其二,希望借助支付入口,在自身巨大的C端流量基础上,为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打好基础;其三,拥有支付牌照提高企业的合规能力。
“现代互联网生态是以账户体系为中心的。”业内专家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支付牌照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交易大数据不易外泄被其他公司掌握,信息安全更高,有利于强化竞争策略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用户优势,拓展利润相对丰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再有,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手续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了支付牌照后,也可将这部分成本在内部消化。
而更重要的是,支付牌照也是企业建立金融生态的基础。其他手机厂商已经抢先在华为之前布局,如小米于2019年拿下支付牌照后,逐步拿到了网络小贷、保险经纪、融资担保、消费金融、互联网银行等多张牌照。
支付牌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让企业开展金融类增值服务有了可能。华为手机用户群广泛,且此前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方面布局,叠加支付牌照,能够帮助企业在流量基础上,形成数据闭环,如果未来想要建立消费金融等生态,也就有了基础。
03
对微信、支付宝行业寡头
有何影响?
越来越多“新人”的加入无疑将使得行业荡起更多浪花。不过,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仍是这一市场的绝对主导。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全市场的54.4%和39.4%,也就是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3.80%,具有绝对市场优势。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业内指出,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或将加剧。目前越来越多的场景方希望自己能够控制支付业务,这可能会对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类行业寡头带来一定程度的削弱;同时,也会激发支付行业的创新热情,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整体而言,近年来支付行业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增速已有所放缓。特别是随着2016年监管暂停新牌照发放,行业进入了存量规范、清理、整合阶段。目前,移动支付已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支付方式,且细分领域已形成稳定寡头垄断格局。
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表示,华为拿下支付牌照会对微信、支付宝两者的份额产生影响,不过短期内几乎没有威胁。“一是商户和用户习惯已经养成,没有'大杀器’很难改变,二是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背后的产业链条越来越趋于稳定,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总之,华为虽然手机业务领先全国其他手机厂商,但是在移动支付方面,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不是拿下一家支付公司、拿下一张支付牌照就能追上来的。不过,随着各个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虽然撼动两大支付巨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掀起一阵波澜,那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