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史话:对“土”的认识和土壤环境改造

推文第1442天
大家好!我们3O平台将陆续整理李根蟠老师的文作,以缅怀农业先行者,激励后人感恩勇行。

李根蟠

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编辑部主任、原主编,中国农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专业委员会原副会长。因病于2019年8月16日15时05分在北京逝世。

本文长度3932字,建议阅读10分钟

主要内容包括5方面:

1、土宜论和土脉论:中国最早的地理专著?我国最古的生态地植物学著作?我国传统农学的精粹?

2、从“耕-耰(yōu)-耨(nòu)”到“耕-耙-耢( lào)-压-锄”:黄河流域旱地耕作技术

3、从“火耕水耨”到“耕-耙-耖-耘-耥”:北方精耕细作旱作农业;南方精耕细作水田体系

4、惜粪如惜金、用粪如用药:肥料更多的则是来源于人类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

5、代田、区田及其他:间隔深松虚实并存的耕作方法和理论、抗旱丰产耕作法

【以下为正文】

与气候不同,土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

01

土宜论和土脉论

春秋战国时代,“土宜”(或“地宜”)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概念。所谓“土宜之法”包括多层意思:
一是在不同的土壤上种植不同的作物;
二是在不同种类的土地上发展不同的生产项目;
三是按全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发展农业,即注意农业的地区性。
从此以后,因地制宜就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江西浮梁:一位农夫正在浇灌西瓜

《尚书·禹贡》大禹平治水土后,把天下划为九州,九州的土壤类别、地势高下、植被物产各不相同,因而要交纳不同等级和内容的贡赋。
九州土壤共分10类:白壤、黑坟、白坟、斥、赤埴坟、涂泥、壤、坟垆、青黎、黄壤。其中壤、坟、埴、垆等指土壤质地,白、黑、赤、青、黄等指土壤色泽,色泽也反映了质地。
“壤”一般指发生在黄土上的土壤和由它演变成的冲积土,土性和美。如雍川(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部)的原生黄土称黄壤;冀州(山西和河北北部)土壤因含较多盐碱物呈白色,故称白壤;豫州(河南)黄河两岸的冲积土直接称壤。
“坟”是松隆而肥沃的土壤,一般指近期开垦的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壤,如兖州(河北东部、山东西北部)的黑坟;青州(山东东北部)丘陵坡地的土壤类此,但含较多盐碱物呈白色,故称白坟。该州广阔的海滨盐渍滩地称为“斥”。
长江中下游及其南境的荆州和扬州的黏质湿土则称“涂泥”“垆”是坚硬致密的土壤。“埴”是黏质土壤。《禹贡》这些记述大体符合我国土壤分布状况。

中国最早的地理专著是《禹贡》

先秦另一部土壤学著作是《管子·地员》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真理: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一定的土壤有一定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彼此依存,形成特有的生态系统,故被人们称为我国最古的生态地植物学著作。
植物与土地的密切相关,文中称之为“草土之道”,这正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宜论”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禹贡》和《地员》标志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已形成传统的土壤科学,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处于远远领先地位的。
中国古代土壤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把土壤看作可以变动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土脉论
如果说土宜论阐明了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土壤环境特点的道理,那么土脉论则为人们能动地改善土壤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至迟战国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土壤的肥力是可以变化的。《吕氏春秋·任地》:“地可使肥、亦可使棘(瘠)”。
《吕氏春秋˙任地》所提出的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十大问题,其中就有六个涉及到土壤改良。耕作是改良土壤的主要技术手段,因此,土壤耕作也就成为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功方向。
《吕氏春秋˙任地》提出:“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其中的力、柔、息、劳、棘、肥、急、缓等指的都是土壤的状况。
东汉王充《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这种可用“人功”补助“地力”之不足的观点实际上是当时的常识。
在地力可变论和地力人助论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地力常新壮”的主流理论。
南宋陈旉指出只要经常施肥,就能使土壤愈益精熟肥美,使地力经常保持新壮。这是我国传统农学的精粹之一。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依靠施肥改土和合理的耕作栽培,我国耕地种了几千年而总体上地力不衰,被外国人叹为奇迹。

02

从“耕-耰(yōu)-耨(nòu)”到“耕-耙-耢( lào)-压-锄”
通过耕作措施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黄河流域旱地耕作体系是一个典型,它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秋耕宜于深耕,因为即使翻出部分心土也有足够时间使其风化变熟,既能加厚土层,又能多蓄秋雨。春耕离播期太近,如果深耕,就难以得到秋耕的好处。
所以,《齐民要术》中有“秋耕欲深,春耕欲浅”的耕作原则。此外,秋耕还可以充分利用田间青草翻压作肥料。
“耕-耙-耢-压-锄”五个环节,构成黄河流域旱地耕作技术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在魏晋时期已告形成,并在《齐民要术》中获得了总结,以后的发展只是在这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由于有了这一精细而巧妙的耕作体系,黄河流域春旱的威胁获得了缓解

03

从“火耕水耨”到“耕-耙-耖-耘-耥”
最初的稻田,大概选择在天然的低洼积水地,但在原始时代这些地段很难清理。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低洼积水地经过鸟兽的觅食践踏,去掉草根,留下松软的泥泞,便是良好的耕地,于是有意识地利用来种稻。

▲牛踩田

“牛踩田”。原始的水田耕作是耜耕与“踏耕”(牛踩田)的结合,这一阶段大概是既不施肥,也不除草的。……在这种耕作方式下,人们已利用草莱的灰烬作天然肥料,并进行中耕除草。
▲牛踩脱粒
火耕也具有灭草莱、杀虫卵、增土温,改善长期渍水田块的土壤性状等作用。
自战国至汉魏,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已经形成,刀耕火种近于绝迹。
我国黄河流域,东汉时已有“别稻”的记载,但那是为了除草方便,把稻苗拔起,除草后栽回本田,并无专门的秧田。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北方精耕细作旱作农业虽在全国居于先进地位,但就水稻生产而言,南方不一定比北方落后,某些方面甚至比北方先进。这些稻作技术是后来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组成部分。
唐宋时代臻于成熟的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多熟种植比北方旱作有更大更快的发展,而育秧移栽是实行多熟种植的技术关键之一,这种技术唐代已普及于南方各地。
育秧移栽对稻田的耕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大田土块细碎,而且要求水土和匀,形成平软的泥层。
水田中耕很受重视,传统方法是手耘足耘,把乱草压踩在泥中。
陈旉《农书》记载江南水稻耘田采取“旋干旋耘”的办法,耘过的田要在中间和四旁开又大又深的沟,把水放干,至田面坼裂为止,然后再灌水。这样做,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氧化,“胜于用粪”。这种办法至今仍在采用。
水稻与“春稼”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创造的。陈旉说这种办法可以“熟土壤而肥沃之”,有利于明年种稻。

04

惜粪如惜金、用粪如用药
我国农业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是以恢复和培肥地力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地力的恢复,在撂荒制下,完全依赖自然的过程;
休闲制下,已有人工干预的措施,如在休闲地上(shān)除草木,并用水淹或火烧,使之增加土壤肥力;
连种制下,则主要依靠人工施肥。
施肥受到比较普遍的重视,显然是连种制开始代替休闲制的战国时代。
电视剧《老农民》堆肥
为了多施肥料,人们千方百计地开辟肥源,我国历史上肥料种类不断增加。
到了明清时代,有人以农书中记载的肥料作了统计,计有粪肥10种,饼肥11种,渣肥12种,骨肥6种,土肥5种,泥肥7种,灰肥3种,绿肥24种,稿秸肥4种,无机肥11种,杂肥40余种,总计130余种。
这些多种多样的肥料,从其来源的演变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部分直接取自自然界,例如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就割取青草、树叶等烧灰作肥;以后又广泛利用草皮泥、河泥、塘泥等,水生萍藻也以收集之列。
肥料更多的则是来源于人类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诸如人畜粪溺、垃圾脏水、老坑土、旧墙土,作物的秸秆、糠秕、老叶、残茬,动物的毛皮骨羽等,统统可以充当肥料。
肥料古称“粪”。“粪”的本义是“弃除”,后来人们把包括人畜粪溺在内的弃除物用作农作物的肥料,“粪”就逐渐成为肥料的专称了。由上述两类衍生出的肥料中,最重要的是绿肥和饼肥
人工栽培的绿肥是由天然肥发展而来的。《齐民要术》认为绿豆、小豆、芝麻等种作绿肥,其肥效与蚕矢(屎)熟粪相同。
榨油后的枯饼、酿造后的渣糟,也属“废弃物”的范围,但又超越于一般的农家肥。饼肥成为化肥传入以前最为优质高效的商品肥料。普遍使用饼肥是明清农业的特点之一。
此外,我国传统农家肥虽以有机肥为主,但无机肥也有使用,种类有石灰、草木灰、骨灰、硫黄、砒、黑矾、卤水、蚌蛤蚬壳灰等,宋明以后使用更为广泛。
肥料要经沤制加工,促其发酵腐熟,以提高肥效,古称“酿造”。
施肥方式和技术也很讲究,有种肥、基肥和追肥。

05

代田、区田及其他

代田法是汉武帝时赵过所提倡推行的。
其方法是,把六尺宽的沟开成三沟三垄,种子种在沟中,出苗后锄垄土壅苗,渐至垄平,这样可以防风抗旱。垄和沟的位置年年轮换,也就是耕地中利用部分和间歇部分轮番交替,代田法由此而得名。
代田法渊源于先秦的畎亩法,都采用垄作的形式。所不同的是,畎亩法主要为了防洪排涝,把庄稼种在垄上;代田法主要是为了防风抗旱。
在采用现代机械的条件下,鉴于全面耕翻和多次耕翻能源消耗大,对土壤结构有不利影响,现代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提倡免耕法,但免耕法也有它的弊病。
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我国传统垄作少耕的基础上,创造了间隔深松虚实并存的耕作方法和理论,既优于机械化平作耕翻法,亦优于美国式的免耕法,已引起国际土壤耕作学界的充分重视和高度赞扬。
这也是在现代条件下对我国旱地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传统的继承、发扬和升华。
第二,区田法。西汉末年氾胜之提倡推广的抗旱丰产耕作法

本文节选自《李根蟠:农业科技史话》

责编:3O有机行者·滔小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