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湖塘灌墩余氏宗谱谱序

余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众多的古老姓氏。也是英贤荟萃,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据第四次全国人口谱查统计,当今余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四一,排名第五十一位。同时,在苗、回、壮、白、彝、羌、水、畲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余姓人口,在历史上也有“畲改余”、“铁改余”等支系融入,因而中华余氏是一个姓源广博、族系众多的多元一体化姓氏体系。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等姓氏书所载,余氏起源主要有二:

一是出自春秋时秦国大夫由余之后,因其助秦穆公拓地西戎,“服国十二”功业显赫,声名卓著,后世子孙遂以其名为氏,称“余氏”。

二是出自姒姓,为大禹之后,以春秋时越国支庶的封邑、名号为氏。据史书所记,越国为大禹后裔所建,其支庶子孙达数十支之多。《路史·国名记丙》称:“越,季扞国,姒姓,罕也……号元馀。”文中所说“罕”,即大禹三子,名无馀,因排行最小,故亦称“季扞”。大禹死后葬于会稽,建有宗祠祖庙,无馀受封于此,主持祭祀,建立越国,其后人遂以无馀之名为氏,称馀氏,是中华馀氏(余氏)最早的得姓受氏之源。

此外,在大禹后裔、越国宗支族属中尚有“欧馀氏”、“勾馀氏”、“顾余氏”等支派,均是以其封国、食邑为氏。如,欧馀氏即因越王无疆次子蹄,受封于欧馀山之阳,故以“欧馀”为氏;顾余氏也为大禹后裔,初封于顾(今河南许昌),称顾氏。在秦末楚、汉相争时,顾瑶助汉高祖平定江东,被封为东海王,其子期视封顾余侯,后人遂分为顾、余二氏。民国年间纂修的《泗水堂余氏宗谱》对此也有记载,称余氏“本夏禹之苗裔也,禹生三子,(长子)启承本姓(姒),次子窣为顾氏(顾余氏),三子罕为余氏。”

出自大禹后裔的这几支余(馀)氏族人,在历代文献典籍中,因书写上的繁、简之别,有时写作“余氏”,有时写作“馀氏”,实行汉字简化后,均写作余氏,但追根溯源,馀、余二氏实系同根、同源,同音通用,均为大禹后裔,是中华余氏的主流支派。

当然,在历代姓氏书和日常百家姓中,仍有“馀、余”二氏同时并存,分别书写,不得随意混用的情况。究其原因,乃因部分“馀”氏非大禹或由余之后,而是由“傅余氏”(始祖为商代名相傅悦)、“夫馀氏”(始祖为春秋时吴王夫馀)、“扶馀氏”(始祖为高丽王扶馀)简化为单姓馀氏而来,被列为中华姓氏中的稀有姓氏。故而《中华名人辞典》收录的历代余氏名人达一百三十四例,馀姓名人则仅有四例。“馀、余”二姓这种分书、并存不得混用的现象,在当今现实中仍然存在,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阙略,其各自的发祥渊源和传承世系难以一一确考,在寻根认祖、撰修族谱时应慎重对待,“有信传信,有疑传疑”,不要武断推定,随意混用。

常州灌墩余氏,据老谱所载为大禹后裔,奉大禹第三子罕(无余)为得姓始祖,以元代名臣余阙为开派之祖。

余阙(1303~1358),字天心,一字廷心,祖籍甘肃武威,系唐古特部族(唐兀族),父名沙刺藏卜,因官于合肥,遂家于庐州东厢青阳山庄(今属合肥市肥东)故余阙亦号“青阳先生”。《余阙本传》及无锡等地的族谱中均有明确记载。有的人据此断言余阙出自新疆或中亚少数民族,部分余氏族谱对此也有所避讳。

然而据笔者所知,余阙也系大禹后裔。据宋代罗泌《路史·国名记丙·夏后世后》及今人何光岳《夏源流史》记述,夏王朝灭亡后,其支庶子孙分衍为数十个支派,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有一支由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山西、河南等地向西北迁徙,在甘肃大夏河流域聚族而居,形成“大夏”部族,是大禹后裔在北方的一个重要支裔。历经秦汉魏晋、隋唐五代的朝代更替和民族交融,处于西北边陲的这支大禹后裔与当地部族、民族相互交融,其族属称谓也屡有变更,“唐古特族”或“唐兀族”,即隋唐以来至宋元时期对这一部族的译音称谓。明清以后,这一称谓消失,成为当今汉族中的成员之一。因而对余阙族属的称谓、认同,仅是历史发展的一抹印记。

据《余阙本传》和族谱记载,余阙是一位精通儒家经典的饱学之士,三十岁时(元元统二年)进士及第,授泗州同知,入翰林院,累官监察御史、浙江廉访使,至正十二年(1352)出任淮州宣抚副使,分守安庆。时值元朝末年,兵戎四起,余阙出守安庆六载,大小血战二百余次。至正十八年冬,陈友谅部攻破安庆,余阙以身殉职,自刭于清水塘中,妻、妾子女十余人同日投井而死,一门忠烈,令人感佩,朝廷下诏褒奖,敕赠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谥曰“文忠”。明初,敕封豳(邠)国公,谥号“忠宣”,立祠祭祀,大学士宋濂为之立传。

余阙次子德富年方十岁,由老仆携往江南求学,卜居于常州东南乡卞庄,遂为常州卞庄余氏始祖,三子德旺、四子德昌亦随老仆避居于锡山青城浮舟村,为锡山余氏之祖(锡山余氏族谱,称其开派始祖为余阙之子诚绪),卞庄余氏传至六世诚信公时,迁居湖塘灌墩,生子三人,长子贞实,居于灌墩,次子贞瑢居于下庄,三子贞珏,归返卞庄。此后子孙繁衍,遍及常州城乡,英贤代出,为常州名门望族。

古人云:“盛世修志,族旺续谱”。今值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灌墩余氏后裔余元中、余林焕、余立群诸君倡导续修《余氏宗谱》,由余元中任主任,余林焕任主编,余立群任常务主任,举族影从。常州市谱牒研究会会长朱炳国先生也予积极支持,大力协助,共襄善举,玉成其事。朱会长系余老友,相识多年,嘱余为之作序。余虽从事谱有年,但才识浅陋,难当其事,然而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故勉为其难,缀拾成文,以志庆贺。

(0)

相关推荐

  • 淳安余氏:大墅儒洪(万顷)(一)

    儒洪余氏 存谱 1.<遂安儒洪余氏族谱>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余拱宸主修,余遇唐纂修.1922年祥岚堂木活字本,十六册.书名据书衣.版心题,谱序题儒洪余氏族谱.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 ...

  • 淳安余氏:松林(宋京)(万璧公二)

    松林余氏存谱 1.<遂安萝蔓余氏族谱> (赤川口)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余世楷等纂修.清道光三年(1823)余世美堂木活字本,三册.存卷首,卷一至四.七.八.卷末.书名据版心.目录 ...

  • 淳安余氏:下洲(万荣公一)

    下洲余氏存谱 1.<遂安萝蔓世家下洲余氏族谱> (清)余诰主修,余明宣等编修.清道光二年至三年(1822-1823)尚忠堂木活字本,二 册.存卷一.五.书名据卷端题,版心题下洲余氏宗谱. ...

  • 许氏宗谱谱序(转载)

    东晋  许询 吾许系出高阳,高阳系出神农.神农,少典之子,少典出于大典,大典出于伏羲,羲,风姓,燧人子也.有华胥之洲,神母游雷泽其上,有娠,生伏羲,是为人祖.有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始因地以志姓.许, ...

  • 场面真气派!江西上饶市上饶县余氏宗谱接谱现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余",先点上面蓝字余氏全球群,再点关注,每天免费阅读.

  • 下邳曲江余氏宗谱

    下邳曲江余氏宗谱 历代源流世系显达序 大明崇正四岁次辛未冬月之朔日 襄公三十六世元孙石旵文党遵古腾书 夫天下者必本诸国,夫人家者必本诸宗谱,国史录其忠良,家谱记其源绪,而谱者之源不曰同宗则曰同亲也,是 ...

  • 余氏宗谱: 十卷:[望江]

    余氏宗谱: 十卷:[望江] 作者余德炎等纂修 版本民国12年(1923),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 望江 堂号尊孟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余志明 摘要始迁祖志明,明初自江右金家冈迁皖望江,三世皆居于 ...

  • 《中华余氏总谱》卷四 谱派、堂名篇

    (二)余氏部分地区沿用谱派 安徽潜山霍山四贤堂谱派 荣导仁文元 百子玉可好 大光宗一道 常期远万世 庆昌隆礼义 承先德经书 绍集成振家 惟令嗣忠孝 永传名显达 自叶吉恒升 启用关时会 敷功定尔能 安徽 ...

  • 安徽繁昌余氏宗谱

    以族谱按:我安徽之余氏出自雷州海康县擎雷山长矛余氏之后,先祖夏禹王第三子余侯愇罕者封塗山以塗有余遂以为姓. 又考出自秦之由余公,其子晋以王父字为姓故氏余.初居雷州后迁歙州再迁婺源. 以族谱按:我安徽繁 ...

  • 余氏宗谱卷之一

    一.六安余学铭15556433018

  • 金华朝阳余氏宗谱 [7卷]第7本

    金华朝阳余氏宗谱 [7卷]第7本 姓氏: 余 堂号: 暂无相关信息 编修: 余宝松,余寿堂,余茂生,余兆权 编修时间: 2017-11-27 页数: 71 散居地: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始祖: 余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