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卢文芳/年华似水忆乡情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卢文芳
小桥流水,让老屋有诗一般江南水乡的韵味,多少回梦回老屋。几块青石板,一条清流蜿转于白墙黛瓦间,在小院前徜徉而去。圆形的院门,多了几分古朴与雅致。院门一关,小院风雅别致。一大丛翠竹挨着小河围墙茁壮地向上生长,今日发几枝,明日发几枝,细竹赶集一样冲上蓝天美其所美,枝枝节节欲与天宫似比高,那碧绿的枝叶在春雨里朗笑,在夏天里勃发,在秋天里歌唱,在冬天里养精蓄锐。
春夏之交,含笑伴着和煦的风绽放花蕾,它的花苞小巧玲珑,躲在密集的叶丛里,花瓣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会夹杂一些紫色的条纹。它最喜在阳光下和夜间芳香四溢,让我忍不住端一个小凳子坐在它的花下沐浴芬芳,尽情吮吸着带着甜蜜味的迷人香味。
院子里的白玉兰树开花了。白玉兰是妩媚在江南水乡的花,它花繁而大,经久耐看,美观典雅,清香远溢,天生丽质,如云如雪,诗情画意。细细端详,千枝万蕊的玉兰花莹洁清丽,朵朵向上,如削玉万片,晶莹夺目,散发着阵阵清新、淡雅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微风里,白玉兰树斜斜的伸展着枝干,无叶无绿,只是朵朵优雅宁静的绽放。那白的有些温润的花瓣,隐隐的带着些香气,虽不浓郁却也清新自然。每天清晨,阳春下,我和婆婆便会来到三楼阳台摘伸展在阳台上的白玉兰花,花密密匝匝藏在大树叶里,有的在树枝高处,有的在树枝地处,有的藏在繁茂的树枝间,婆婆摘了几朵伸展在阳台上的花后,就站在我身旁看我忙碌,眼睛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树枝,寻觅着,每看到一朵藏在树间的玉兰花都会指着告诉我:“那里一朵”,“这里一朵””还有一朵”……每次一摘就是一大捧,之后放在大厅房间里,满屋子都是甜蜜味的花香。有时也会把三、五朵白玉兰花用线穿起来,戴在脖子上,又美又香。逢到花多心情好,还会摘很多白玉兰花带到学校,放在教室讲台上,整个教室都香气扑鼻。
夏天,白玉兰树下是乘凉的好地方。下班后我就会在树下的石板凳上看书、写字;儿子就在树下的空地上骑小自行车;连小狗也喜欢在树下躺着乘凉,时而闭上眼睛小憩,时而微睁着眼睛看看我和儿子,时而慢慢走到我身边用头蹭蹭我的腿。夏风一吹,白玉兰花雪片一般飘落下来,铺满地面,犹如花海。
每到秋冬,白玉兰树依旧长青,秋风一起,大大的叶子“簌簌”地响起。到过我家老屋的朋友都说这棵白玉兰树长得特别快也长得特别好,枝繁叶茂,主干粗壮挺拔。
白玉兰树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白玉兰树就像一个证人,见证了我所有的青春年华,也见证了这个家所经历的一切繁华与落寞。
只可惜,有一年下大雪,白玉兰树终究没能抵挡住雨雪的重荷,枝干压断,形象大变,再加上长辈们说树根会影响房子的地基,几经商量,就把高大的白玉兰树砍了。
站在没有白玉兰树的大院子,看着白玉兰树砍后的树桩,一种失落涌上心头。之后,我们总会时时忆起白玉兰树种种的好!时时忘不了白玉兰树那馥郁的芳香。
树终究还是没了。
而今,每当秋风响起,我就似乎听到了白玉兰树的“簌簌”的呼唤声,一切虽已成过往,但记忆从未走远。
偌大的院子,仅有花香是不够的,种几棵丝瓜藤也别有风味。春天一到,婆婆在院子墙边的土里种下几株丝瓜苗,春风春雨一滋润,不出几日丝瓜就冒出尖来,嫩嫩的,黄绿色,柔弱又清新,稚嫩又倔强。初夏,弯弯曲曲的小丝瓜蔓儿就爬上了红色油子绳。过了几天,蔓儿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像小朋友的小手掌,忍不住摸一下,叶上有毛茸茸的小刺,不扎手。到了七八月,蔓儿上开满了小花,亮黄亮黄,像大写的小喇叭,又像星星,在阳光下眨着眼。丝瓜是菜里花,黄得迷人,迎来了一群小蜜蜂,小蝴蝶,小瓢虫,忙碌着;叶,绿得清新,碧玉一般,让人怜爱。一路走来,最忙碌的是婆婆,从种下丝瓜苗的那刻起,她就像养育孩子一样呵护它们,施肥,浇水,除草,早晚或者空闲都会守在丝瓜藤前端详着,一个个小丝瓜就在她的眼睛里慢慢长大了。
丝瓜无声无息地生长,其生命力之强,虽然你看不见它的动静,听不见它的声音,它却以内在的魅力,在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丝瓜的每一片绿叶,每一个花朵,结出的每一个丝瓜,都按照着丝瓜的自己章法有序地生长。收获的季节,带着花的丝瓜,有的又直又粗,有的惊叹号般地垂着,阳光一照,露珠在叶间闪烁,风一吹,左右摇摆如晶莹的风铃。成熟的丝瓜是淡绿色的,鲜美清香,刮下去皮后可以红烧、清炒、还可以做汤,吃到嘴里感到细腻而柔软。
婆婆的厨艺很好,每每都会变着花样做丝瓜菜。丝瓜炒肉是她的拿手好菜:一个丝瓜切成菱形薄片,一两猪肉切成长条薄片后放料酒生抽烟拌匀,然后用芡粉拌匀,新鲜的红青辣椒切成细叶子一样的薄片,一根新鲜蒜苗切成长条,洗净锅,倒油待油八成热肉片下锅翻炒八成熟,倒入红青辣椒翻炒一下再倒入丝瓜,放盐,翻炒,最后装盘。这个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放水。如此这般,一盘色香味齐全的丝瓜炒肉就出炉了,这是婆婆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婆婆种的丝瓜吃起来又香又甜,营养也丰富,我们都爱吃,丝瓜不仅能吃,老的丝瓜,把外面一层皮剥开,用里面的茎络洗碗是最环保的洗碗工具,那年丝瓜大丰收,吃不完的丝瓜,婆婆还常常送给邻居吃。
充满诗意的小院温馨美好。但因为家里房子大院子大,安全起见,养一条小狗也是必要的。于是一条取名“阿宝”的小狗之后在我家院子安了家。只可惜,之后阿宝生下五条可爱的小狗崽后就被人毒死了,一条家狗的死让整个家留下很多哀叹。
五条小狗慢慢长大,随着五条小狗天天的叫声不断,这个家已经不可能容下五条狗了。家人说要把四条小狗卖了,只留一条最可爱的。我坚决不同意,我说卖了就是给别人吃,我不舍得,我要送别人,至少别人不会吃它还会疼爱它。左问右问送走了三条。但是还有一条身体最差,毛色最不漂亮的小狗没有送出去。于是我又去求我的一个同事,我希望同事收留它。同事居然同意了。可是小狗又特别不争气,到了新家总是不停地叫,许是小狗恋旧家吧。叫得女主人烦死了,养了几天,他们就彻底放弃了那条小狗,又送回了我家。
剩下的两只小狗常在小院里追逐玩耍,可爱极了。一天傍晚,家人饭后在院子里乘凉、看风景,就谈论说,一个家不要留两条狗,小时候看着可爱,长大了容易争食,打弄不断,之后决定留下那条肥壮的,卖了那条瘦弱的。过了几日,收狗的因有事一直没来,那日吃饭,婆婆便当着那条瘦弱的小狗的面自言自语地说:收狗的怎么还不来呀。我不知道到底狗能不能听懂人说话,从那以后,那条要卖的小狗就天天躲到三楼阳台上,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蜷缩着,整整一个礼拜不吃不喝,怎么唤它,它就是不吃。
夜深人静的时候,小狗凄婉的叫声和痛苦的呻吟声时不时在楼梯间回荡。我不忍心听下去,我和小狗一样伤心,人为何要养狗,又还要如此的伤害它呢?小狗一个星期不吃不喝之后,它虚弱得到了要死的境地。
一个黄昏,天色刚暗,雾霭沉沉,收狗人来了,婆婆把装在笼子里的狗拿出来,狗好像很清楚自己的命运一样,没有呻吟,只是木木地看着我们,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无奈,那种神情我至今难以忘怀。婆婆他们拿狗到外面桥上给收狗人时,我在院子里远远地看着小狗,我在那里偷偷流泪,我很可怜这条小狗,我不喜欢这种人和狗分离的心痛的场面。
物犹如此,人与人又何以堪。人生就像一趟时间列车,一生一世就好像是一次,乘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与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而今,我离开老屋已经快十年了,婆婆也过世几年了。院子里高大的白玉树因为太大砍了,含笑因招蚊子也砍了,枝枝蔓蔓的丝瓜也早已变成了枯枝败叶消香玉损了。此去经年,我与老屋里的一切渐行渐远,注定今生的缘分是有限的。 起风的日子,我好像又闻到了白玉兰的清香……
作者简介
卢文芳,女,江西遂川人,70后,现就职江西省遂川县瑶厦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第五届青年作家改稿班学员,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先后在《散文选刊》《华夏文学》《中华文学》《参花》《营山文学》《企业家日报》《井冈山报》《乡土》《精短小说》《西南商报》《吉安晚报》《鹭江银潮》《作家》《秦岭儒风》《井冈文学》等各级媒体发表过文学作品若干。出版20万字散文集《静水深流》,有10余篇作品获省市一、二、三等优秀作品奖 。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1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本刊订户稿件同等质量优先发表。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