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线】| 归途作品:闲话散步

散步,就是人类走步运动的一种方式。后来,有人说它是煅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一种有氧运动。无论运动方式还是有氧运动,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人类有什么作用或者贡献。平时,人们在生活中只管去运动,自由自在地散步。轻闲的时候出门走动走动,放松放松心情;有伴的时候一起说说闲话,拉拉家长里短;忙活的时候多半也是在马路边,边走边聊,舒缓一下情绪或者身心的压力。由于它过于简单,不拘形式,没有任何局限和约束;或者说它过于平淡,随时随地,无需任何要求和准备;或者说它过于普通大众化,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有想法,便可人人为之。但凡人类,从呀呀学步到寿终正寝,无时无刻,无所不能。会走动就会散步。所以谁也懒得去理会或者研究。
去年,我在美国探亲,因疫情而置留一年。为了排遣异域他乡语言不通带来的孤独,曾经重复这种运动,恰好把它与我的生命和生活蜜切联系在一起,受益匪浅。今天想起,仍然兴奋不已,便将其写了出来,分享这里与大家共勉。
(一)、散步是我们夫妻的一个约定
2020年,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划时代的一年。第一,它是我人生旅途第三次赴美探亲的生活纪实。我和老婆在北美地区的儿子家里,整整生活了三百四十二天。第二,它是我生命步入花甲之年的最后一次跳板。没有想到我的生命在地球上走过一个轮回的时刻,在美国划圆了这个圈。我在那里虚度六十岁的光阴。第三,元旦第二天我抱上了孙女,变成了一个美国人的爷爷。第四,我家三代人和亲家两口一起在美国过了中国年,并且共同生活了二百余天。第五,我们在异国他乡经历和体验了一场举世震惊的疫情事件。就是这个非凡的年份,为我们的散步注入了更深层、更厚重、更丰富、更生动、更有趣、更加鲜活的意义和内函。
此次美国之行,我和老婆是带着一份责任和使命去的。儿子结婚六年,媳妇初次妊辰临产。家里遇到这样的大事,无论如何都得全力以赴,热情洋溢,积极应对。期盼儿媳顺利生产,陪护宝妈"坐月子"这既是中国传统父母对子女的一份期许,也是一份责任和义务。陕北人的习俗更是这样,"家添人口屋添财,升迁加薪福开来。"这些都是一个家庭里天大的喜事。因此,我们双方父母满怀信心、义无反顾地燕落北美地区圣何塞市的儿女家。
儿子计划是:岳父母借女儿生产的 机会,探亲一个半月后返程回国工作。爷爷奶奶留守美国再陪伴儿孙生活半年后回国。这样大家既符合当前生活的实际,又可为宝妈迎得守护一个完整的"月子",确保母婴平安,又恰逢中国农历大年时间,亲人团圆,齐聚美国过春节。这无疑是一套完美的计划。我和老婆为了保证健康的体魄,充足的体力,更好的配合儿子,顺利服从和服务于这个计划,偷偷商量约定:在美期间不管是什么情况,必须坚持做到,每天运动一定的时间,在院子里边散步。最初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适量的运动。早晨起来,一个做饭,一个晨炼散步。午饭后轮流一下,或者一起出门走走逛逛。晚饭后一个眼神暗示,夫妻俩心知肚明。反正亲家两口都在,媳妇还没有生产,儿子去公司上班,生活也程序化般的简单。由于人多活少,媳妇儿十分的独立,每天散步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了。
(二)散步可以观赏到不一样的良辰美景
公历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六号,在国内的时候正是深冬季节,数久寒天。然而,二十七号我们来到美国加州的硅谷,这里的天气且没有冬季。生活在这里的人说,这块地方统称湾区,这个时间正好是雨季。这湾区的雨季,好似中国的初春时节,晴天的时候,天空是尉蓝色的,天上没有云彩,太阳很毒,如果没有太平洋西岸飘来的微微海风轻轻吹拂,那阳光是会灼伤人皮肤的。山上绿茵茵的草地,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它更像山上铺盖着一层绿色地毯,走近去看,发现四处还有啃青的牛羊。马路边和小区内外小道的空间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到处有花卉,参差交错的绽放着花朵,斗艳争芳。
黄昏前后散步,轻松舒适休闲,甚至是高枕无忧地漫步在那块云集着全世界高科技的土地上,直至傍晚,难免让人浮想连篇。有时候夜色悄然降临,眼前若明若暗,不时地看到绚丽多彩的晚霜,加上穿棱在弯弯曲曲人行道上的各色人种。偶尔还有晨炼时,脚下的露水和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远处车水马龙,近处鸟语花香。眺望天际,尉蓝尉蓝的天空沾连着一片又一片绿绿的草地。像个顽皮的小孩,你动它也动,如影随形。无论是下午,还是早晨,都会给我这位东方远来的七尺汉子,造成一种错觉,不知在天上还是人间,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东南西北,不知今日是何时何地在何年?害得我有时候竟然咬文嚼字,诗兴大发。
北美地区加利福尼亚州硅谷,湾区的圣何塞市北,儿子家小区院内。我常常在出门的时候暗自警告自己,散步归散步,千万不能越过"雷池"。儿子告诉我谨记门牌街道号码,不许走出小区半步。因为,语言不通,出了小区就好象"泥牛入海",很难找到自已的存在和归宿。疫情暴发后,更是这"毛病"。这里的政府也相应的出台了政策,一儿会禁足禁宵,一会儿"安全距离",带好口罩手套出行。无限美好的空间瞬间一下子变成了到处受限的人间"监狱"。这给我们的自由世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不是很爽。
但是,尽管非常时期,那怕是走马观花,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刺激和精彩。尉蓝色的天空下,高大挺拔的松柏树,葱葱郁郁,巍然耸立在小区的边墙内外;地面上的绿色草坪,尤如一块一块地毯,脚踩下去软软的感觉;花园般的小区空间,红花绿叶一簇簇,一排排,仍然显得人婀娜多姿;院墙上搭载着花红柳绿一些不知名字的花卉及滕蔓,还有金黄色的柚子和半黄半绿的桔皮,给人带来蒙蒙眬眬的感觉。我们一边走动,一边止步,不由自主的东张西望,尽情享受着太平洋西岸送来的轻轻海风,幻想着这里的田园风光和良辰美景,不是世外桃源盛似世外桃源……
这种散步的感觉,一开始让我心旷神怡,陷入梦境,于是勾起我们长期坚持下来的欲望。儿子说,这里的冬天恰好是雨季,春暖花开的时节,就是这样的美丽和惬意。
有些日子,我情不止禁地分享外面看到的景色和感觉,很快感染并带动了亲家。于是我们一大家子人,一齐出动,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两亲家和儿子搀扶着还挺着大肚子的媳妇,一排排蹒跚在小区内,谈笑风生,笑逐颜开。兴奋时且昂首阔步,迈向环绕着别墅间的弯曲小道。这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带着微风吹拂,在地面上轻轻掠过,宛若一曲悠扬的旋律,和整个院子里清新淡雅的自然环境溶为一体。简直就是人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自由美妙的组合,不光是我们自已,那怕是在院子里的所有遇见,每个人心里都会心旷神怡。这里留下了我们一幅幅幸福美满的生动画面;这里产生了一次次甜蜜生活的美好回味;这里构筑了一场场诗情画意般的生活盛宴。有人说,家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我在这里有过深刻的体验。那些同胞乡邻赞口不绝的神色,恰好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散步变成了我们夫妻相互陪伴的生活默契。
不久,媳妇生产了。家里一时忙的不亦乐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留恋那种散步的感觉。家务活增多了,散步的人数少了,我们夫妻俩散步的形式也慢慢地改变了。不再是从前的热烈和向往,而是适当插空去完成。忙时候一个人溜达溜达,闲的时候两个人一起走动走动。偶尔遇到不开心的事,夫妻吐槽,模拟"周公解梦"彼此鼓励,向好的方向破解一下,心情即刻轻松愉悦起来。无聊的时候走到小区花园的长条椅子上小坐片刻,晒晒太阳,闭目养神,听听周围的风声,看看地上的花草。这时候就会忘却人世间的所有烦恼,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和谐与恩赐,一切由它去吧!
有一次,我们散步走到小区西侧的一条小路旁,老婆想让我给她掏掏耳朵。但是我们都不拿掏耳勺,怎么办?我急中生智,顺便折了一枚象火柴棒一样粗细的柴禾,并把一头磨光,屏住呼吸,就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给老婆掏起耳朵来。因为异国他乡没有一个认识的人,语言也不好交流,我们彼此轮番上演着一幕相互亲昵的动作,那怕是放飞一下,表达自我爱昧的心情,也不怕人笑话。这种自由自在自娱自乐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得的心情,无限惬意的时光简直太爽了。事毕,老婆又把那个自制的掏耳棒,悄悄藏在旁边的草丛里。之后,我们每天路过那里,便想回头看看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好似那里隐藏着我俩心里一个巨大的秘密,留恋往返。每周固定时间,我俩悄悄过来掏一次耳朵,挠挠痒痒,真是十分的舒服。坚持数日,直到儿子搬家,我们准备离开那个小区的时候,我俩还专门去了一次,寻找那种感觉,做了最后的告别。于是到这里散步,变成了我和她的向往。
  (四)、散步形式的多样化,变成我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散步的时候,仔细观察小区内散步的人群,多数是中国留学生的家长。虽然都是在散步,但是散步形式各异。由于同类,同胞,共同经历。都是来探亲或照孙的类同情况,共同的遭遇,同时被疫情所困。所以大家都成了"乡当"。彼此之间的遇见,也变得更加友好亲切了许多。很快大家都熟悉起来,便拉起了家长。
东北的老范,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他告诉了我许多的事情。他每天至少在小区内走动五千步以上。虽然带着耳机,放着随身听,但是,他是以走动的步数计步。多走点可以,少走一步也不行,这种严格自律的习惯不是靠谁督促完成的,而是靠自己身体健康的需求来完成的。所以身体硬朗的哩。连这次他已有四次到美国的经历了。这次他和老婆跟着女儿来到外孙女家里过春节,因疫情迟半年回国。国内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吉林某大学校长,一个是留日博士回国创办企业。他们"家里都是大学生",年轻时干了三十年乡长,一直在基层领导岗位,后来退休陪老伴去世界各地转转散心。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无边;安徽小孙,说小也不小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的人了,大概就是因为她走的快,身材窈窕干练,大家才称呼她小孙的吧。也是照孙子来的。她散步的形式是计时间,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一次走不够改个时间段再走。早晚时间不等。她的回国时间也是改签三次了,还没有最后敲定,一天心神不安,走走谈谈,心情会爽一些。老伴儿也跟着一起来,平时在儿子家里主厨,不爱走动;我俩恰恰爱运动,但我们是走圈,走小区的大圈,每圈两千多米,最少三圈,多则五圈,每圈十二三分钟不等。一次走完约一小时左右。有时候遇到乡当聊聊天就超时了,但无关紧要。时间长了小区内二三百户中国留学生的家长都快认识完了。大家彼此珍惜十分友善。我们先后认识了北京大杨、西安老徐、老张、安徽沈姐,浙江顾小红、山东韩寒,四川老张、北航教授老周、老关夫妻、台湾杨姐、又又奶奶、全全婆婆、爱诺爷爷、………我们还建了一个"中国老乡群",互通信息,热情交流。三月初,我和老婆在阳台花盆里育出了几十株西红柿苗子,有一天,我发群里看有没有人需要栽植。不料,头天就有四五家希望栽植,有的还不会栽植,想让我帮他,我们把地址留好,一一送苗上门,义务植好,还教给他们培土剪枝技术,事后督促浇水打掐,好似嫁出去了女儿一样宠爱和关心照顾。每次散步路过他们的门前,还要搭讪问长问短,亲戚般的友爱互助。老婆一激动,还写了一篇《疫情期间的邻里关系》,活生生的生活素材,记叙了我们那段时间的状态,照亮了我们的异域生活。
(五)、散步内容拓展变成了交友平台,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新活力。
有几次,我和老婆散步的时候发现走道旁边的草丛里竟然有蒲公英,苦菜,路边有许多的黄花菜。我们试探着釆摘下来,拿回家用水煮好,凉拌着吃。最先孩子们不习惯,觉得我们无论采摘还是食用,有失大雅,害怕野菜不真,有没有危险因素等等。我们反复讲解野菜和人体健康相关知识,并且鼓励他们一起食用,很快他们就适应并接受了我们的做法,既不担心也不反对我们了。于是我们坚持每周一次专门釆摘院子里的各种野菜,隔三差五都有野菜上桌调配的美味佳肴,既经济又实惠,还煅炼了身体,调解了我们的生活状态,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哦。后来,小区里的伙伴们看到我们,也加入了这项运动,有的不懂咨询我们,用它干嘛,我们说可以降三高,他们更加开心和好奇,而且十分的感谢我们,教给他们生活的常识和知识。也有专家教授们,不同寻常讲解这几种野菜的成份和功效,对人体的营养,价值成份,食用方法等。我们在散步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更加融合了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记得,我们两年前来这个地方的时候,下午出门散步,就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我儿子家门右侧一百米处,有一个小公园。每天下午四五点都会有一群外国人聚集在这里烧烤,唱歌,跳舞。约六点钟左右散去。七八点钟又来一批中国留学生老人。男性少,女性多,带着孩子们一起,边玩边乐。更多的是老人们议论儿女、媳妇、女婿、孙子的各种不适,以及这里环境多么不好等等,语言不通,朋友少,生活不习惯,各种各样的声音,偶尔听到一些积极的声音时,也常常被她们的吐槽声淹没。可是这次就不同了,由于不能聚集,遇见人都要保持安全距离,又在我们的带动下,大家很少分享消极的东西。特别是当她们看到我们一家人一起陪伴散步的时候,常常投来异样的眼光。时间长了,她们也不好说三倒四的分享了,除了通常打问一下疫情的进展情况外,也不集聚,多是微信传播正能量,自己再写一些文章转发一些重要生活信息等等,彻底扭转了过去散步便是吐槽的常态,这无疑也是一种进步或者改变。让我们的散步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变成了一种优质优雅的生活。
我们上成人学校,学英语了,回家散步记单词。碰到老乡了,分享分享育儿经。张家会说了,李家会走了,赵家加副食了,王家训睡了,高家自助吃饭,听起来深受感动,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路过栽了西红柿苗的那几家,顺便指导下栽培技术,我们成了群里朋友家种植疏菜的义务培训员。临回国的那段时间,儿子搬到新家,我常常推车带着孙女,在周围的街道散步,每次遇到中国人便有很多的话题。有一次,路过一个从越南过来的中国人家,他正在院子里剪树上的柿子。我们抬头聊天,离开时他从树上剪了一枝熟透了的柿子无偿赠送给我们吃,由此可见,海外游子的一片赤诚之心。人过留名, 雁过留声,人生百态,包罗万象。在这里,我们每天出去散步,都会遇到各种令人感动的事儿。所以,散步便成了疫情期间,我们在国外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六)散步中看到一种力量,我的灵魂深处受到洗礼和震撼。
2020年二月底,中国武汉暴发疫情后,四月五月间,西方国家陆续疫情扩张蔓延,严重的地方,直接影响和危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散步虽然重要有益,但是固然没有生命重要。之后在院子里散步,大家都会十分的谨慎起来。小区内人少了,丢失快递、包裹的现象和不安定因素接踵而来。
最初,我们随儿子散步走动时,常常会看到有些家户门口放口罩,手套,消毒纸巾,衣物等,十分费解。儿子解释说,这是小区同胞的捐赠方式,你可以随便拿去使用。后来又听到儿子说,还有专门捐款捐物的机构和捐赠海内海外重灾区的活动,他也捐了不少的东西。这些行为,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我听后十分感动,海外赤子的家国情怀和仁爱大义,竞然如此的平凡。
不日,小区业主自发成立了志愿者护院队,我随儿子勇跃报名参与其中,做自己力能所及的事情。其中所见所闻无不令人感动。他们开着自已的车,消耗着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不分昼夜冷暖,义务巡逻,维护小区治安秩序安全。看到车库开着就打电话,发微信联系业主,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居住,直到户住回音为至。小区不是很大,反复转圈,不时发出各种安全信号,在政治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他们誓死捍卫着国家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行动神圣而庄严;他们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保持着中华儿女的优良品质,勇敢地面对疫情,挺直腰杆站在时代潮头,毫不畏阻,不见迴避和退缩;出门的防控都是行为带动,自觉自愿排队,守护着各种地方法规和规范,从不违犯,为的是要顾及自己和国家的颜面。因为,这里居住的人不仅仅是中国公民,还有一半以上的外国人夹在一起。
我们回国后,国内有些朋友很好奇的问,"美国疫情那么严重,你们是怎么活过来的?"我感到十分的谅讶。因为,当今时代国内还是有人缺乏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准确的说是对美国国情的深层了解。有些人是被某些社会现象或者国界朦闭了双眼,疫情是不分国界的。国家的体制不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中国人改变不了美国人,但是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我亲眼看到他们个个奋勇向前,人人大义凛然,他们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主动担当,扬长避短,择优发展,都是好样的。他们不仅能够做好自已,而且还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许多的老外都向他们树起大拇指。
尽管如此,我还是十分地感谢身边这些亲人的担心和关注。其实,哪里人都一样,生命是一样的珍贵。该防的防,该控的控,该干什么还要干什么呀。宇宙之大,山河亦然,人性相通。无论什么事情,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散步,我们不但了解到更多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找到了许多防控疫情的办法和措施。疫情相对也没有那么可怕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的见识。生活在这里的人群,大家都在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努力地助人和自助。没有人理会那些阴暗和肮脏的角落。这种人生的境界的确是让人感动和震撼。人间自有真情在,那里黄土不养人。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爱和感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本栏目编辑:宋蔷
作者简介:归途,原名,刘台阳,男,汉族,陕⻄延川⼈,1961年7⽉29⽇出⽣,⼤专⽂化。曾经是教师 转⾏政,历任乡镇领导职务,现已离岗。喜欢⽂学创作,在当地刊物和宗谱中刊发过⼀些⽂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