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热炉镁质炉衬的砌筑及出铁口的修砌

镁质炉衬的砌筑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镁质炉衬剖面图

1-炉壳;2-炉壳内石棉板;3-弹性层;

4-炉底黏土层;5-炉底镁砖层;6-炉墙镁砖层;

7-炉墙黏土砖层;8-炉膛;9-出铁口通道;10-出铁流槽

在炉壳内铺一层石棉板,要铺平夯实。石棉板上面铺一层80~100mm厚的黏土砖粒作弹性层。弹性层上平砲第一层黏土砖,要求砌成公差不超过±5mm,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砌下一层。第二层仍然平砌,砌完要测水平度。共砌五层(平砌二层、侧砌三层),全部干砌,砖缝要小,要求砌平,每砌一层砖,用加热干燥过的黏土粉充填砖缝并填满。生黏土粉与熟黏土粉配比为1:1。砌砖时,每层砖缝应错开30°~45°。砌炉底黏土砖的同时,放炉壳石棉板,留出弹性层的空间位置(150mm左右),每砌完三层砖填充一次黏土砖粒。

黏土砖以上侧砌10层镁砖,砌砖缝要小(小于2mm),充填被加热的细粉为镁砂粉与黏土粉,其比例为4:1。当炉底砖层砌筑高度达到西出铁口下缘时,平砌一层镁砖。砖缝方向与出铁口中心线平行,并从西出铁口伸出,东出铁口打渣。此后侧砲三层、平砌一层镁砖,砖缝与东出铁口中心线平行,并从东出铁口伸出,西出铁口打渣。侧砌第二层砖从西出铁口伸出,东出铁口打渣。其余两层同前。

每层砖缝错开120°。每层砖砌完后填充干燥细粉料,配比同前。每砌完1~2层,周围填充黏土砖粒,要求同前。

炉壳内侧出铁口附近不留弹性层,从出铁口方孔边界向外(上、下、左、右)400mm处留缝隙,宽65mm,充填卤水镁砂,打结牢固。卤水事先熬好,镁砂中配20%镁砂粉。

炉墙厚度为900_,即镁砖层为740_、弹性层为150mm、绝热层(石棉板)为10mm。第一层镁砖平砌且不留出铁口,为死铁层,按人字形砌法,交错接缝处避开高温易漏部位。砌砖、填充镁砂粉同炉底。炉墙第二层砖留出铁口,两侧高度相同。

出铁口截面尺寸为115x100mm,内侧用砖块堵牢,外侧用白黏泥封住,中间填充干镁砂。炉墙共砌十七层,其中十一层镁砖、六层黏土砖。厚度为65+115x10+115x4+65x2=1805mm。每层砌筑成四个人字形,从第四层开始向炉壳方向收缩成阶梯形,上部收缩较大。砌最上面三层砖,靠炉壳只铺石棉板,不留弹性层,以黏土粉填充。

出铁口流槽的砌筑方法是:在流槽铁板内平铺一层石棉板,上面侧砌三层、平砌一层镁砖,即厚115x3+65=410mm,平砌缝隙要小。流槽镁砖两侧缝隙及流槽表面打结卤水、镁砂,填实捣固,表面做成沟槽状。

旧炉衬的拆除及砌筑

以中碳锰铁炉衬的旧炉衬拆除与修砌为例。

旧炉衬在修砌前首先拆除旧砖,拆到砖层完整时为止,清扫干净即可砌筑。应采用合格的镁砖筑炉。

中碳锰铁炉衬的砌筑方法如图2所示,其新炉衬砌筑方法与碳素铬铁新炉衬(即镁砖炉衬)砌筑方法相同。

图2  中碳锰铁炉衬剖面图

1-炉壳;2-炉底;3-弹性层;4-炉底黏土层;

5-炉底镁砖层;6-炉墙镁砖层;7-炉墙轻质砖层;

8-出铁口;9-出铁流槽;10-炉盖

炉底砖层采用立砌或侧砌的人字形砌筑方法。砖层间立缝应错开30°或45°。到达出铁口流槽时,砖层走向与一侧流槽中心线平行并伸出,另一侧出铁口处打渣。出铁流槽砌筑方法同碳铬矿热炉。

砖层表面要平整(公差为±3mm),缝隙要尽量小(公差为±2mm)。炉墙弹性层宽度为150~200mm,每砌完一层砖,应立即用黏土粒填满。砖缝用加热干燥的细粉填满夯实。粉料配比为:铬矿粉:镁砂粉:黏土粉=5:4:1。

炉墙第三层砖以上,向炉壳方向收缩成阶梯形。最上面五层可用拆炉旧镁砖砌筑。最上面三层砖外侧不留弹性层。

铺炉底保护层时,每相电极下面(0.5m处)砌一层镁砖。

出铁口的修砌

对于炭质炉衬的出铁口,在使用中要受到氧化,有时侵蚀严重,当损坏到一定程度时要进行热修。在热修前将出铁口封实,用电极棒烤火,尽量烧深,消除残渣和冷铁合金;先下铁管,沿该处炉壳砌筑黏土砖堵墙达到一定高度;然后灌入破碎好的电极糊(标准糊,粒度小于100mm)。

出铁口流槽炭砖由于氧化侵蚀而变短、变薄,应根据情况进行更换。

碳素铬铁出铁口不用修补。每当炉墙变薄、出铁口变大时,可通过调整炉渣配比、提高炉渣熔点来使炉墙增厚。碳铬矿热炉出铁口流槽平时经常铺镁砂,以便于清理残揸和加强维护;损坏时,用卤水和镁砂修补,损坏严重时应重新修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