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 | 怪你过分美丽,春光未曾乍泄
这是『思想周刊』的第八十四篇文章
王小波先生遗孀李银河女士一直致力于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研究,经过各界努力,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这也把中国同性恋群体更立体的摆在了社会面前。本人虽是异性恋,但追求理性、追求真理应是每个社会人的责任,人伦与道德阶梯应由我们每个人搭建。在当下“同志”问题仍是禁忌话题,由于传统文化和继承伦理的延续,中国人“性压抑”的历史也堪称世界最久,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是种罪恶行为和性取向疾病,无数家庭因此破碎、无数年轻人的未来因此断送,可见中国同性恋群体的处境极其艰难,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他们,关怀他们。
同性恋是个中性词,是性取向的名词,它相对于异性恋,二者在科学范围内都没有褒贬之义。在人类的历程里,由于宗教或者社会的种种缘由,同性恋是种不能被大众完全接受或者完全合法的存在。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当一个人的天然性取向将他的伴侣指向同性,并且亦有另一位同性由于天然的因素需要他的爱或自我的被爱,那么这实在是种幸福和美好,毫无罪恶而言,至于同性恋传播艾滋病或者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问题与同性恋群体本身实属风马牛不相及。这应该属于同性之间性关系的安全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人工的预防和注意来彻底避免,那么,剩下的只有爱侣的亲昵和关爱,实在找不出罪恶的理由。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是种畸形的性关系和变态的性别意识,这其中不乏很多学者和科研人员,这确实是个不幸,当然,这不幸不是指同性恋群体,而是指向这些背离科学与理智的人们。他们最不应该把异样的眼光投向同性恋者。
据我所知,西方国家对待同性恋问题处理的非常好,通过宣传同性恋的生理产生和普遍性来维护同性恋群体的权利和人生发展。很多地方甚至专门立法保障同性恋者结婚的自由和许多生活实际方面的便利和平等,并且通过科教去普及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细微不同和本质的一致,从而让大众从根本上去接纳同性恋者,令全社会去维护他们的诉求和发展需要。在这方面,我们处于尴尬的境遇,全社会没有给同性恋群体留一点喘息的空间和公之于众的理由,反而诋毁并且夹杂着恶意的诽谤之嫌,这便是不好的所在。中国对于性的话题始终有着朦胧的察觉和氛围,至于同性恋,更有妖魔化的感觉。难道性取向上的不同会导致道德上的差异么,我想,这么想的人才是另有企图。同性恋者在中国有很多,他们生存在诸多领域,并且很多人有着固定的恋人或者性伴侣,这叫人替他们高兴,甚至很多人亦有了结婚的打算,这虽然是中国同性恋问题的发展和进步,但总体的社会包容力度仍旧非常有限。
同性恋者天生有喜欢同性的性需求和性感知,这是生理的奥妙,这是普通的选择,而不是道德伦理方面的沦丧和变异。假如两个同性恋者有稳定的感情和对彼此相对的了解,那么这完全符合恋人的标准,如果非要谩骂这两个人是怪物,可能自身是有悖于社会人伦。
社会应该扮演引导的角色,把同性恋请下“罪恶”的谷底,用科学来描述这一社会现象和性现象,并且积极维护同性恋群体的诸多权利和生活渴望,并且作为社会的主题支持他们追逐情感,当然,这个过程我们有责任普及同性之间安全性行为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杜绝疾病也能保护全社会的健康。
中国同性恋群体很庞大,他们同样是善良的普通人,一样有性欲和想爱的冲动,并且有其他人由于自身天然的因素来响应这种爱慕,这仅仅与幸福有关,与永恒有关。但愿我们不再将是非的颠倒和感性的歧视强加到他们身上,让他们有足够社会空间生活并且得到真正的认可和接纳。作为异性恋,我们能体会爱的广度超越国界和地域,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济的威力可以改变旧时的社会制度,人类迅猛发展的社会认知亦能改变做为“人”的处境,让我们坦诚了解“同志”群体,消弭隔阂与偏见,用理智和包容保护他们,圆了我们爱无疆界的梦。
本人虽是异性恋直男,但明白在生命的眷顾里,所有人应有权利为爱作证,情感的界线从来不是性别,更不是我们对自身认知的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