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代词?NONONO
这两天在和读者的互动中,聊到了两件还算有意思的事,都和艺考有关。其一是一位读者问到了传媒大学播本的同学们毕业之后的去向如何,真正做到对口播音主持工作的有多少。我如实回答说并不多,没有直接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毕业生选择了企业文化管理、公关公司、媒体策划,以及出国深造,考公务员等去向。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就业面算不上很宽广,但对于本科期间注重自我修炼之人,倒也不用太担心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就是了。
另一件事是今天想分享的主体内容。
一位读者和我说起阅读我公众号一些文章的感受,觉得有时明明话到嘴边了,却仍不点透说明,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我在向他表示歉意的同时,也陈述了我的小小苦衷:那就是一部分涉及到我个人核心技巧的内容,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我会稍有保留,但也绝不是门窗紧闭,我更倾向于为读者指出方向与研究方法,如果是有心之人,稍作思忖,应该就能顿悟其中要领。从以往四百余期发文的读者反馈来看,这种“有心人”还是不少的,也都从中汲取到了自己的收获。
既然是考试,必定存在所谓技巧,只不过艺术科目的技巧更难量化更难成为体系,自然也就难以传承。或许我是属于其中的异类吧,因为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播音艺考的特殊性(比如科目的特殊——都是和说话有关和逻辑有关;比如考场的特殊——限时完成),因此虽然艺考评分是依靠人的主观感知,但也给某些考试技巧的应用留下了空间。
比如以下要说的“在无图式看图说话和现场报道中禁止使用方位代词”。
什么是方位代词——这里,那里,这边,那边,在我这里,就在那边...
为什么我会禁止我的学生们在课上使用方位代词?因为在你看图说话、现场报道的考场上,你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营造真实感。手头无图,你模拟有图,人不在现场,你好似在现场。那么,在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里,你如何让我能够清楚的“看到”那张图,那个村庄街道城市,那个制假造假的窝点大雪封路的高速路,你的“在图的这里我们能看到一条马路”“图那里有很多人”“我现在在早高峰现场发回现场报道,在那边是拥堵的车流,在这边是上学的学生们”,类似这样的表述,对于听者、观者来说是不是脑子里乱成一锅粥?哪里还有什么三维建构,哪里还有什么场景还原。甭管你说的再怎么流畅,在逻辑感上便是输了。
因此,在看图说话和现场报道的第一节课上,我便会要求学生彻底放下对方位代词的使用。
嗯,这就是技巧。
艺考这两年有了显著变化,随着考试人数的不断推高,考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留给考生的展示时间也越来越少。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分秒之间就要能够获得考官的认同,让他愿意给予你时间继续说下去,而认同的前提就是能让他看到你的专业潜力,否则,等待你的就是他毫不犹豫的打断你。在这种瞬息之间,不大量应用技巧是不可能的,哪来的时间去给你慢慢铺陈呢?真等着考官仁慈的待你说满三分钟,在最后一刻把包袱抖开?
这些核心内容经过这些年实战的检验,可以让考生在考场上迅速得到考官认同并摘得桂冠。而密布艺考诸项的若干个这样的技巧点,构成了我个人的艺考教学体系。每经过一年的考试,所有技巧也会被再一次的检视和完善。
生活需要有心人,学习、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